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遏惡揚善(遏惡揚善)  拼音:è è yáng shàn
掩藏他人缺點和過失而褒揚其好處?!兑捉洝4笥?。象曰》:「君子以遏惡揚善,順天休命?!谷龂?。阮籍 通易論:「是以君子一類求同,遏惡揚善,以致其大?!?/div>
《國語辭典》:諱疾忌醫(yī)(諱疾忌醫(yī))  拼音:huì jí jì yī
名醫(yī)扁鵲三見蔡桓公,皆看出桓公有病,且一次比一次嚴重,但桓公卻不承認,也不肯就醫(yī),終至喪生。見《韓非子。喻老》。后比喻掩飾過失而不愿聽人規(guī)勸。如:「有缺點就要改進,切莫諱疾忌醫(yī)?!?/div>
《漢語大詞典》:諱掩(諱掩)
回避掩飾。 魯迅 《墳·摩羅詩力說》:“人事亦然,衣食家室邦國之爭,形現(xiàn)既昭,已不可諱掩?!?/div>
分類:回避掩飾
《漢語大詞典》:補過飾非(補過飾非)
掩飾過錯。 清 袁枚 隨園詩話卷十六:“文士筆墨,為人補過飾非,往往如是。”
《漢語大詞典》:闇蔽
(1).愚昧蔽塞。舊題 春秋 孔子 《猗蘭操》:“時人闇蔽,不知賢者。年紀邁逝,一身將老?!?span id="8qfgadx" class="book">《三國志·吳志·步騭傳》:“受性闇蔽,不達道數(shù)?!?span id="tcyubol" class="book">《隋書·天文志中》:“闇蔽不明,有所傷害?!?梁啟超 《上陳寶箴論湖南應辦之事書》:“但使於政學之本原,略有所聞, 中 外之情形,無所闇蔽,可以廣風氣,消阻力,如斯而已?!?br />(2).掩飾,欺蒙。 晉 葛洪 抱樸子·審舉:“今孝廉必試經無脫謬,而秀才必對策無失指,則亦不得闇蔽也。”
《國語辭典》:擋箭牌(擋箭牌)  拼音:dǎng jiàn pái
1.遮擋飛箭的盾牌。也稱為「遮箭牌」。
2.比喻借辭推托或掩飾的藉口、理由。如:「每次叫他幫忙做家事,他就以考試作為擋箭牌。」
《國語辭典》:打掩護(打掩護)  拼音:dǎ yǎn hù
軍事上指為掩護主力部隊完成任務,而從旁側或正面攻打敵軍。比喻遮掩、掩飾。
《漢語大詞典》:打臉掛須(打臉掛鬚)
畫花臉,掛胡須。謂化裝以掩飾本來面目。 謝覺哉 《整驕傲的方子》:“強盜‘打臉掛須’,驕傲的人‘裝腔作勢’,都為的是嚇唬人?!?/div>
《漢語大詞典》:謙飾(謙飾)
謂因謙遜而掩飾真情。云笈七籤卷九七:“君今語,不得有謙飾之詞?!?/div>
《漢語大詞典》:曲諱(曲諱)
(1).蓄意隱瞞。 明 沈德符 野獲編補遺·玩具·秦璽始末:“若 楊桓 曲諱 后唐 潞王 焚璽之事,遂直以 宋 元符 所獻者當之,傅會以實其事?!?br />(2).指曲意加以掩飾。 李大釗 《民彝與政治》:“吾人追究作俑之罪,春秋之義,責備賢者,雖以 子輿氏 闡明民政之功,而亦不能為之曲諱矣?!?/div>
《漢語大詞典》:曲飾(曲飾)
曲加掩飾。 金 王若虛 《諸史辨惑上》:“《隋史》 高熲 平 陳 , 晉王 廣 欲納 張麗華 。 熲 曰:‘ 武王 滅 殷 ,戮 妲己 ,今平 陳國 ,不宜取 麗華 ?!鞌刂?。王甚不悅。《通鑑》所載其語尤詳。而陳書、南史乃謂 晉王 命斬之。此必當時秉筆者曲飾主闕,而 姚思廉 、 李延壽 猥承其誤耳。跡 煬帝 所為,當以《隋史》為正。”
分類:掩飾
《漢語大詞典》:捏飾(捏飾)
亦作“揑飾”。 掩飾。 清 江藩 《漢學師承記·王蘭泉先生》:“回至 荊州 , 方家淵 堤工尚未修補,乃具奏 方理 草率揑飾,落其職?!?/div>
分類:掩飾
《漢語大詞典》:鈹掩(鈹掩)
掩蓋,掩飾。 清 徐鼒 《小腆紀年附考》卷十三:“公髮種種矣,與髠何異?但稍加鈹掩眾目,即可婉曲報聞耳。”
分類:掩蓋掩飾
《漢語大詞典》:順過飾非(順過飾非)
謂徇私遷就而掩飾錯誤。宋史·律歷志十五:“ 忠輔 於粗窺大衍之旨,創(chuàng)立日法,撰演新歷,不敢以言者,誠懼太史順過飾非。”
《漢語大詞典》:飾亂(飾亂)
掩飾禍亂。國語·周語下:“民有怨亂,猶不可遏,而況神乎!王將防鬭川以飾宮,是飾亂而佐鬭也,其無乃章禍且遇傷乎?”
分類:掩飾禍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