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蓋藏(蓋藏)  拼音:gài cáng
掩蓋儲存?!抖Y記。月令》:「天氣上騰,地氣下降。天地不通,閉塞而成冬。命百官,謹蓋藏?!?/div>
《國語辭典》:周遮  拼音:zhōu zhē
1.遮掩。唐。元稹和李校書新題樂府。胡旋女〉:「傾天側地用君力,抑塞周遮恐君見?!?br />2.話多的樣子。唐。白居易 老戒詩:「矍鑠誇身健,周遮說話長?!埂读凝S志異。卷二。嬰寧》:「飯熟已久,有何長言,周遮乃爾?」
3.周遭、周圍。宋。呂渭老選冠子。風約晴云〉詞:「訴一春心事,燕子周遮來了?!?/div>
《國語辭典》:泯沒(泯沒)  拼音:mǐn mò
形跡消滅?!缎挛宕贰>砣?。一行傳。序》:「吾又以謂必有負材能,修節(jié)義,而沉淪于下,泯沒而無聞者?!挂沧鳌搞郎纭?。
《漢語大詞典》:掩覆
(1).遮蔽。紅樓夢第四九回:“原來這 蘆雪庭 蓋在一個傍山臨水河灘之上……四面皆是蘆葦掩覆。” 郭沫若 《我的童年》第一篇一:“潭的南沿是巖壁的高岸,有些地方有幾株很茂盛的榕樹掩覆著。”
(2).埋葬。《東周列國志》第三二回:“﹝ 晏娥兒 ﹞乃解衣以覆 桓公 之尸,復肩負窗槅二扇以蓋之,權當掩覆之意?!?br />(3).掩蓋;掩飾。三國志·魏志·曹袞傳:“其微過細故,當掩覆之?!?span id="7jrz7n6" class="book">《舊唐書·德宗紀上》:“朕志在推誠,事皆掩覆,禮遇轉厚,委任益隆?!?span id="gqnwucg" class="book">《元典章·刑部十·諸贓三》:“取錢物之人懼罪,因而隱諱;其與錢之人懼罪,亦不肯説,而相互掩覆,人莫能知,難於敗露。”
(4).躲藏。 明 王守仁 《傳習錄》卷中:“彼視學舍如囹獄而不肯入,視師長如寇仇而不欲見,窺避掩覆,以遂其嬉游。”
(5).傾覆,倒塌。
《漢語大詞典》:庇覆
(1).掩蓋;覆蓋。國語·魯語下“ 周恭王 能庇 昭 穆 之闕而為‘恭’” 三國 吳 韋昭 注:“ 昭王 南征而不反, 穆王 欲肆其心,皆有闕失。言 恭王 能庇覆之,故為‘恭’也?!?宋 趙彥衛(wèi) 《云麓漫鈔》卷一:“竊謂心居中虛,治五官,心當屬土;肺在上,為華蓋,庇覆五臟,當屬火?!?br />(2).猶保護。 宋 蘇軾 《既醉備五福論》:“天下知其所以富貴安逸者,凡以庇覆我也?!?冰心 《六一姐》:“三年之別, 六一姐 居然是一個大姑娘了,她練達人情的話,居然能庇覆我。”
《國語辭典》:遮蔽  拼音:zhē bì
掩蔽、掩飾、阻擋。如:「遮蔽光線」、「遮蔽視線」?!度龂萘x》第二回:「遂皆以金珠玩好結搆何進弟何苗、并其母舞陽君,令早晚入何太后處,善言遮蔽。」《初刻拍案驚奇》卷二○:「蕭狀元終日在此來往,吾等見了,坐立不安,可為吾等筑一堵短壁兒,在堂子前遮蔽遮蔽。」
《國語辭典》:遮掩  拼音:zhē yǎn
1.遮蔽。如:「在兩旁成排的路樹遮掩下,此段路已成了名副其實的林蔭大道。」
2.掩飾、隱瞞?!都t樓夢》第一九回:「襲人笑道:『何嘗哭,才迷了眼揉的?!灰虼吮阏谘谶^了。」《文明小史》第六回:「稟帖上,又說柳知府許多壞話。說他如何疲軟,等到鬧出事來,還替他們遮掩,無非避重就輕,為自己開脫處分地步?!?/div>
《國語辭典》:遮護(遮護)  拼音:zhē hù
1.阻擋。《永樂大典戲文三種。小孫屠。第三出》:「愛花心,須仗托,闌桿遮護?!挂沧鳌刚跀r」。
2.庇護?!队罉反蟮鋺蛭娜N。張協狀元。第三三出》:「怕它張協相拋棄,望圣手遮護奴到京。」《水滸傳》第四二回:「我今番走了死路,望陰靈遮護則個!神明庇佑!」
《國語辭典》:淹沒(淹沒)  拼音:yān mò
1.被水遮蓋。如:「大水淹沒稻田?!?br />2.蹧踐埋沒。如:「淹沒人才」。
3.消失。清。趙翼《甌北詩話。卷五。蘇東坡詩》:「其本系隨年之先后,編訂成編;顧元、明以來,久已淹沒?!?/div>
《國語辭典》:遮蓋(遮蓋)  拼音:zhē gài
1.遮擋掩蔽。如:「烏云遮蓋了太陽,看來要下雨了?!埂剁R花緣》第一四回:「他雖用綾遮蓋,以掩眾人耳目,那知卻是掩耳盜鈴。」
2.隱瞞、掩飾?!冻蹩膛陌阁@奇》卷一四:「此是楊化的驢,有人認得。我收在家里,必有人問起,難以遮蓋。」《儒林外史》第一四回:「若不是我替你遮蓋,怕老爺不會打折你的狗腿!」
《漢語大詞典》:遮映
亦作“ 遮暎 ”。
(1).掩蓋;遮蔽。 宋 孟元老 東京夢華錄·清明節(jié):“轎子即以楊柳雜花裝簇頂上,四垂遮映?!?元 張養(yǎng)浩 《朝天曲·錦屏》曲:“故把清風,遮映搖動,水和山俱有聲?!?span id="vv3nlox" class="book">《平山冷燕》第十三回:“尋到其地,只見基址雖存,而屋宇俱已頽敗,惟有一帶寒山高低遮映,幾株殘柳前后依依?!?br />(2).掩飾;隱瞞。 明 湯顯祖 《牡丹亭·詰病》:“打你這牢承,嘴骨稜的胡遮映?!?宋 陳亮 《水龍吟·松》詞:“羞將高古,為渠遮暎,魚鹽調度?!?/div>
《漢語大詞典》:蔽隱(蔽隱)
(1).掩蓋。戰(zhàn)國策·秦策三:“明主蒞正……不能者不敢當其職焉,能者亦不得蔽隱?!?a href='Query.aspx?type=poem&id=419' target='_blank'>《楚辭·九章·惜往日》:“獨鄣壅而蔽隱兮,使貞臣為無由?!?br />(2).隱藏;遮掩。南史·劉義宗傳:“坐門生 杜德靈 放橫打人,入 義宗 第蔽隱,免官?!?宋 葉適 《沈氏萱竹堂記》:“ 沈君 體仁 ,始治園觀,廣池以接清流,累土以抗峻峰,繚其四旁,互為蔽隱?!?/div>
《漢語大詞典》:蔽固
亦作“ 蔽錮 ”。
(1).迂拙固執(zhí)。后漢書·儒林傳下·謝該:“時尚書令 韓歆 上疏,欲為《左氏》立博士, 范升 與 歆 爭之未決……后群儒蔽固者數廷爭之。” 明 王守仁 《傳習錄》卷下:“至於困知勉行者,蔽錮已深,雖要依此良知去孝,又為私欲所阻?!?br />(2).掩蓋;隱匿。 宋 歐陽修 《相度銅利牒》:“鑛銅側近居民,懼見官中興置爐冶,各相蔽固,并稱無銅?!?span id="ns26ve7" class="book">《朱子語類》卷一一七:“蓋天理在人,亙萬古而不冺,恁甚如何蔽錮……無時不自私意中發(fā)出?!?/div>
《漢語大詞典》:遮隱(遮隱)
掩蓋;隱藏。 明 高濂 《玉簪記·相寬》:“再三囑付相遮隱,此話牢拴方寸,你好把愁腸安頓。”《禪真逸史》第二一回:“ 龍大略 道:‘人名樹影,兀誰遮隱得過?’” 老舍 《駱駝祥子》二:“為是有些遮隱,他頂好還順著山走?!?/div>
分類:掩蓋隱藏
《漢語大詞典》:埋翳
掩埋;掩蓋。 唐 李白 《相和歌辭·門有車馬客行》:“北風揚胡沙,埋翳 周 與 秦 ?!?/div>
分類:掩埋掩蓋
《國語辭典》:蓋抹(蓋抹)  拼音:gài mǒ
遮掩、隱藏。元。王實甫《西廂記。第四本。楔子》:「著一片志誠心蓋抹了漫天謊?!埂缎咽酪鼍墏鳌返谌嘶兀骸赶壬榭妓?,自家又會支吾,狄周又與他蓋抹,從未敗露?!?/div>
分類:涂改掩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