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讖步(讖步)
指以讖術對天象災變的推算。步,推步。新唐書·后妃傳上·則天武皇后:“乃冶銅匭為一室,署東曰‘延恩’,受干賞自言;南曰‘招諫’,受時政失得;西曰‘申冤’,受抑枉所欲言;北曰‘通玄’,受讖步祕策?!?/div>
《國語辭典》:節(jié)度(節(jié)度)  拼音:jié dù
1.節(jié)氣?!妒酚?。卷二七。天官書》:「分陰陽,建四時,均五行,移節(jié)度,定諸紀,皆系于斗?!?br />2.法度?!度龂?。卷二九。魏書。方技傳。華佗傳》:「心解分劑,不復稱量,煮熱便飲,語其節(jié)度,舍去輒愈?!?br />3.指揮、調度?!逗鬂h書。卷四七。班超傳》:「帝知超忠,……令邑詣超受節(jié)度?!?br />4.職官名。三國吳所設,掌管軍糧。
5.節(jié)度使的簡稱。參見「節(jié)度使」條。
《國語辭典》:節(jié)度使(節(jié)度使)  拼音:jié dù shǐ
職官名。唐代所設,掌管一道或數(shù)州的軍民要政,當時事權甚重。宋以為虛銜,元廢。簡稱為「節(jié)度」、「節(jié)使」。
《國語辭典》:五行  拼音:wǔ xíng
1.水、火、木、金、土五種物質。中國古代視為構成萬物的基本元素。五者相生相剋,使宇宙萬物運行變化,形成各種現(xiàn)象?!抖Y記。禮運》:「播五行于四時?!固???追f達。正義:「播謂播散五行金、木、水、火、土之氣于春夏秋冬之時也?!埂犊鬃蛹艺Z。卷六。五帝》:「天有五行,水、火、金、木、土,分時化育,以成萬物?!?br />2.舊時以人的八字配合五行生剋推算命運。后借指命運。明。劉兌《金童玉女嬌紅記》:「也是我五行注定,八字安排?!埂冻蹩膛陌阁@奇》卷一:「誰不愿黃金屋?誰不愿千鐘粟?算五行不是這般題目?!?br />3.仁、義、禮、智、信?!盾髯印7鞘印罚骸赴竿f造說,謂之五行?!固?。楊倞。注:「五行,五常,仁、義、禮、智、信是也?!?/div>
《國語辭典》:歷數(shù)(曆數(shù))  拼音:lì shù
1.天運、氣數(shù)?!段倪x。孫楚。為石仲容與孫皓書》:「昔炎精幽昧,歷數(shù)將終。」也作「歷數(shù)」。
2.歷法?!缎绿茣?。卷一九九。儒學傳中。馬懷素傳》:「博學,尤通氏族、歷數(shù)、醫(yī)方?!埂毒劳ㄑ浴>硭摹?。旌陽宮鐵樹鎮(zhèn)妖》:「有一人姓王名朔,亦善通五行歷數(shù)之書?!挂沧鳌笟v數(shù)」。
《國語辭典》:歷數(shù)(歷數(shù))  拼音:lì shù
1.天道、天運,指星象運行的軌道及周期。古人以此觀盛衰興亡的氣數(shù)?!稌?jīng)。大禹謨》:「予懋乃德,嘉乃丕績,天之歷數(shù)在汝躬,汝終陟元后?!挂沧鳌笟v數(shù)」。
2.歷法。《書經(jīng)。洪范》:「五曰歷數(shù)?!固???追f達。正義:「算日月行道所歷,計氣朔早晚之數(shù),所以為一歲之歷?!挂沧鳌笟v數(shù)」。
《國語辭典》:五星  拼音:wǔ xīng
1.古人稱太白、歲星、辰星、熒惑、鎮(zhèn)星為「五星」。即太陽系中距地球較近的金、木、水、火、土五行星。
2.古代相士以人的生辰所值五星位置推算命運,故以五星代稱命運。元。無名氏《凍蘇秦》第一折:「偏則是我五星,直恁般時乖運蹇不通亨?!埂段饔斡洝返谒亩兀骸赶壬悠骄欤c我推算五星。」
《國語辭典》:履端  拼音:lǚ duān
1.推算日歷的起點。《左傳。文公元年》:「先王之正時也,履端于始,舉正于中,歸馀于終?!?br />2.正月、元旦。北周。庾信哀江南賦〉:「天子履端廢朝,單于長圍高宴。」
3.皇帝即位之初改元。《晉書。卷二。景帝紀》:「履端初政,宜崇玄樸。」
4.泛指一切事物的開端。南朝梁。劉協(xié)《文心雕龍。詮賦》:「夫京殿苑獵,述行序志,并體國經(jīng)野,義尚光大,既履端于倡序,亦歸馀于總亂?!?/div>
《漢語大詞典》:推排
(1).排斥;排擠。 漢 王充 論衡·書虛:“ 孔子 生時推排不容,故嘆曰:‘鳳鳥不至, 河 不出圖,吾已矣夫!’生時無祐,死反有報乎?”晉書·董京傳:“或見推排駡辱,曾無怒色。” 郁達夫 《無題》詩:“前賢不解藏人善,門戶推排孰起初?”
(2).擁擠。漢書·朱買臣傳:“拜為太守, 買臣 衣故衣,懷其印綬,步歸郡邸……坐中驚駭,白守丞,相推排陳列中庭拜謁?!?br />(3).搬動。后漢書·方術傳上·王喬:“后天下玉棺於堂前,吏人推排,終不動搖?!?span id="tmjfbvs" class="book">《宋書·少帝紀》:“及 懿后 崩背,重加天罰,親與左右執(zhí)紼歌呼,推排梓宮,抃掌笑謔,殿省備聞?!?章炳麟 新方言·釋言:“今 江 南 運河 而東至於 浙江 ,謂推排重物曰勃?!?br />(4).謂隨著歲月推移。 南朝 齊 王僧虔 《戒子書》:“吾在世,雖乏德業(yè),要復推排人閒數(shù)十許年,故是一舊物。” 南朝 陳 徐陵 《諫仁山深法師罷道書》:“迷人知返,去道不遙,幸速推排,急登正路?!?清 唐孫華 《辛巳除夕》詩:“自憐塵世推排久,擥鏡休嫌白髮生?!?br />(5).相比。 唐 方干 《賊退后贈劉將軍》詩:“非唯 吳起 與 穰苴 ,今古推排盡不如。” 清 姚椿 《題〈劍南集〉后五首柬書田》詩之四:“ 陸 楊 名字共推排,雅俗如何好共儕?”
(6).排列;排列推算。 宋 陸游 《春社有感》詩:“耆年凋落還堪嘆,社飲推排冠一鄉(xiāng)。”朱子語類卷六五:“若他也恁地逐一推排,便不是 伏羲 天然意思。” 清 袁枚 新齊諧·算命先生:“喜為人算命,寫八字與之,其推排悉合世上五行之説,亦不甚驗也?!?br />(7). 宋 、 金 、 元 時三年一度核實厘正賦役的法制。宋史·食貨志上六:“至於推排,則因其貲產(chǎn)之進退為之升降,三歲而一行之。然當時之弊,或以小民粗有米粟,僅存室廬,凡耕耨刀斧之器,雞豚犬彘之畜,纖微細瑣皆得而籍之。吏視賂之多寡,為物力之低昂?!?span id="8sohmid" class="book">《宋史·奸臣傳四·賈似道》:“后又行推排法, 江 南之地,尺寸皆有稅,而民力弊矣。”金史·張大節(jié)傳:“推排 東京路 戶籍,人服其平。”《元典章·圣政二·均賦役》:“驗其物力,從公推排?!?/div>
《國語辭典》:章程  拼音:zhāng chéng
機關或團體條列的辦事規(guī)則?!段倪x。顏延之。三月三日曲水詩序》:「章程明密,品式周備?!埂段拿餍∈贰返诙换兀骸敢岔毱瀑M幾文,請些人來訂訂章程,編編教科書?!?/div>
《國語辭典》:章程  拼音:zhāng cheng
辦法。如:「他連吃飯,都沒個準章程?!?/div>
《漢語大詞典》:章程書(章程書)
書體的一種。即八分書。 南朝 宋 羊欣 《古來能書人名》:“ 鐘 書有三體:一曰銘石之書,最妙者也。二曰章程書,傳秘書教小學者也。三曰行押書,相聞者也。”亦省稱“ 章程 ”。 宋 曾慥 類說·書法苑:“ 鐘繇 有三體……二曰章程,謂八分書?!?/div>
《漢語大詞典》:相蕩(相盪)
見“ 相盪 ”。
亦作“ 相蕩 ”。
(1).相推移;來回運動。易·繫辭上:“是故剛柔相摩,八卦相盪?!?韓康伯 注:“相推盪也,言運化之推移?!?span id="npmiavl" class="book">《禮記·樂記》:“陰陽相摩,天地相蕩。” 鄭玄 注:“蕩,猶動也?!?br />(2).相推算。 宋 沈括 夢溪筆談·象數(shù)一:“乘除相盪,無所附益,泯然冥會者,真數(shù)也?!?/div>
《國語辭典》:歷象(曆象)  拼音:lì xiàng
1.日、月、星辰運行的天象。唐。玄宗〈春晚宴兩相及禮官麗正殿學士探得風字〉詩:「陰陽調歷象,禮樂報玄穹?!?br />2.以歷數(shù)、天象為對象來推算和觀測。《書經(jīng)。堯典》:「乃命羲、和,欽若昊天,歷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時?!?/div>
《國語辭典》:上溯  拼音:shàng sù
1.逆流而上?!段倪x。曹植。洛神賦》:「冀靈體之復形,御輕舟而上溯?!?br />2.往前推究。指依目前往過去的時間推算。清。昭梿《嘯亭續(xù)錄。卷三。滿洲跳神儀合于禘祭》:「禘禮上溯遠祖,旁及毀廟,與今滿州所祀者,殊多相似?!?/div>
《國語辭典》:推步  拼音:tuī bù
用儀器或算術來考測天象?!逗鬂h書。卷三○上。楊厚傳》:「統(tǒng)感父遺言,服闋,辭家從犍為周循學習先法,又就同郡鄭伯山受河洛書及天文推步之術?!?/div>
《漢語大詞典》:五運(五運)
(1).古代據(jù)五行生克說推算出的王朝興替的氣運。東觀漢記·光武紀:“自帝即位,按圖讖,推五運, 漢 為火德, 周 蒼 漢 赤,木生火,赤代 蒼 ?!?a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舊五代史·梁書·太祖紀》:“是以三正互用,五運相生,前朝道消,中原政散,瞻烏莫定,失鹿難追。” 宋 歐陽修 《正統(tǒng)論上》:“帝王之興必乘五運者,繆妄之説也?!?br />(2).金、木、水、火、土五行的運行。《素問·天元紀大論》:“五運相襲而皆治之,終朞之日,周而復始。” 張隱庵 集注:“言五運之氣,遞相沿襲,而一歲皆為之主治?!眳⒁姟?五運六氣 ”。
《漢語大詞典》:五運六氣(五運六氣)
中醫(yī)學名詞。古代醫(yī)家根據(jù)金、木、水、火、土五行的運行和陰、陽、風、雨、晦、明(《素問·至真要大論》以風、熱、濕、火、燥、寒為六氣。)六氣的流轉(即所謂“氣運”),以推斷氣候變化與疾病發(fā)生的關系。 宋 沈括 夢溪筆談·象數(shù)一:“醫(yī)家有五運六氣之術,大則候天地之變,寒、暑、風、雨、水、旱、螟、蝗,率皆有法;小則人之眾疾,亦隨氣運盛衰,今人不知所用,而膠於定法,故其術皆不驗?!?span id="lwmkd7h" class="book">《明史·方伎傳·周述學》:“自歷以外,圖書、皇極、律呂、山經(jīng)……五運六氣、海道鍼經(jīng),莫不各有成書,凡一千餘卷?!?/div>
《漢語大詞典》:平氣(平氣)
(1).平和之氣。管子·侈靡:“沮平氣之陽,若如辭靜?!?尹知章 注:“言欲沮敗平和之陽氣,默至而無形聲如辭言之靜者。”一說,謂正氣。 郭沫若 等集校:“‘平氣’謂正氣。正氣方興,在上者每思有以‘沮’之?!?br />(2).謂使心平氣和。莊子·庚桑楚:“欲靜則平氣,欲神則順心?!?郭象 注:“平氣則靜?!?br />(3).又稱“恒氣”。推算節(jié)氣的一種方法。即把一個回歸年平分為二十四等分,對應二十四個節(jié)氣,節(jié)氣之間平均即得十五天多。我國古歷除 清 代頒行者外,都采用平氣。
《國語辭典》:歷元(曆元)  拼音:lì yuán
歷法周期的起點。中國歷法并非以日、月、五星實際運行的軌道位置來制定,而是以舊有的經(jīng)驗去推得一些周期,再利用這些周期的最小公倍數(shù)推算出一共同的起點,稱為「歷元」?!端螘?。卷一二。律歷志中》:「明帝永平中,待詔楊岑、張盛、景防等典治歷,但改易加時弦望,未能綜校歷元也?!挂卜Q為「歷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