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凌制(淩制)
謂凌駕其上而控制之。 宋 吳坰 五總志:“先是,本府牙軍八千人驕甚,盡謀殺之。雖豁心素,而紀綱無有,漸為 梁祖 凌制?!?
分類:凌駕控制
《漢語大詞典》:驅執(zhí)(驅執(zhí))
驅使控制。 金 元好問 續(xù)夷堅志·蕭卞異政:“馳至 新寺灘 ,叢薄間見一虎帖耳瞑目,徐行而立,若有鬼神驅執(zhí)者?!?/div>
分類:驅使控制
《國語辭典》:橋頭堡(橋頭堡)  拼音:qiáo tóu bǎo
1.軍事上指攻擊部隊的先頭部隊,在河川或隘路的彼岸所設之陣地,可用以掩護主力的渡河或進出隘路,或用為爾后作戰(zhàn)的基地者。
2.泛指進攻時的據點。
《漢語大詞典》:鉗固(鉗固)
嚴密地控制、把持。新唐書·逆臣傳·安祿山:“帝春秋高,嬖艷鉗固, 李林甫 、 楊國忠 更持權,綱紀大亂?!?/div>
《漢語大詞典》:羈軛(羈軛)
亦作“ 羈厄 ”。 束縛;控制。 孫中山 《臨時大總統(tǒng)宣告各友邦書》:“吾人鑒于天賦人權之萬難放棄,神圣義務之不容不盡,是用訴之武力,冀脫吾人及世世子孫于萬重羈軛?!?孫中山 《建國方略·知行總論》:“ 美國 之革命,以三百萬人據 大西洋 沿岸十三洲之地,與 英國 苦戰(zhàn)八年,乃得脫 英 之羈厄而獨立。”
分類:束縛控制
《漢語大詞典》:緘制(緘制)
封鎖控制。三國志·魏志·鍾會傳:“ 會 所向摧弊,前無彊敵,緘制眾城,罔羅迸逸。 蜀 之豪帥,面縛歸命,謀無遺策,舉無廢功。”
分類:封鎖控制
《漢語大詞典》:戡天
勝天;控制自然界。 郭沫若 《奴隸制時代·〈侈靡篇〉的研究》:“特別是戡天的思想,即是控制自然界使為人類服務的那種主張,這是荀子·天論篇的特色,也是在《侈靡篇》中貫穿著的一道紅線。” 郭沫若 《長春集·喜雪》詩:“戡天贏得天爭助,萬里銀濤樂 舜 堯 ?!?/div>
《漢語大詞典》:匡御
匡正控制。 前蜀 杜光庭 《太子為皇帝醮太一及點金錄燈詞》:“伏聞玄化肇分,二儀搆象,融結定陰陽之位,神明司匡御之權?!?/div>
分類:匡正控制
《漢語大詞典》:原子反應堆
在其中引發(fā)并控制裂變材料的鏈式反應的裝置。亦稱“原子爐,原子堆,核反應堆,反應堆”
《漢語大詞典》:馭制(馭制)
駕馭控制。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辛亥革命·漢幟·驅滿酋必先殺漢奸論》:“驅使 漢 人之技不曉者,則為之導以沿用 秦 之法律, 唐 之科舉, 宋 之理學, 明 以來之官制賦稅一切,而使之愚弄馭制此家奴有餘矣?!?/div>
分類:駕馭控制
《國語辭典》:欲擒故縱(欲擒故縱)  拼音:yù qín gù zòng
想要擒住或控制對方,卻故意先放松,讓對方松弛戒備,使更容易就范?!抖昴慷弥脂F狀》第七十回:「大人這里還不要就答應他,放出一個欲擒故縱的手段,然后許其成事,方不失了大人這邊的門面?!?/div>
《漢語大詞典》:铚權(銍權)
謂用武力壓服與用計謀控制對方。 漢 賈誼 新書·勢卑:“夫 胡 人于古小諸侯之所銍權而服也。奚宜敢悍若此?”
《國語辭典》:制高點(制高點)  拼音:zhì gāo diǎn
能夠鳥瞰并控制四周地形、狀況的高地。如:「此次行動中,警方掌握了許多制高點,利用優(yōu)勢,順利緝捕兇嫌?!?/div>
《漢語大詞典》:制鈕(制鈕)
即開關。接通和截斷電路或控制流體流量的裝置。 許地山 《在費總理底客廳里》:“主人送客出門時,順手把電扇底制鈕轉了。”
《漢語大詞典》:責任能力
辨認自己行為的性質和社會意義,控制自己行為的能力。有這種能力的人應對自己的犯罪行為負刑事責任,故稱責任能力。達到責任年齡,精神和智力正常的人都有責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