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31詞典 1分類詞匯 30
《國語辭典》:接談(接談)  拼音:jiē tán
與人接洽、交談。如:「接談之下,才知道他識見廣博。」
《漢語大詞典》:賜見(賜見)
(1).請尊長接見的敬辭。儀禮·士相見禮:“賓對曰:‘某不足以辱命,請終賜見?!?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狐諧:“ 孫 曰:‘既不賜見,我輩留勿去?!?br />(2).指帝王接見臣下。魏書·太祖紀(jì):“帝初拓中原,留心慰納,諸士大夫詣軍門者,無少長,皆引入賜見,存問周悉,人得自盡,茍有微能,咸蒙敘用?!?/div>
《漢語大詞典》:謁禁(謁禁)
禁止接見請托者之條令。 宋 吳處厚 青箱雜記卷二:“ 皇祐 、 嘉祐 中,未有謁禁,士人多馳騖請託,而法官尤甚?!?宋 趙升 朝野類要·雜制:“百司門首謁禁者,不許接客也。若大理寺官,則又加禁謁及亦不許出謁也。” 清 俞樾 茶香室叢鈔·禁謁:“按此條似謁禁、禁謁有別。謁禁者,人來謁見則有禁。禁謁者,禁其謁人也。今京官官都察院,輒署門曰:‘文武官員,私宅免見。’似謁禁之遺制。”
《國語辭典》:代見(代見)  拼音:dài jiàn
1.代表接見。如:「因部長要務(wù)纏身,故由秘書長代見訪問團。」
2.喜歡?!?a target='_blank'>紅樓夢》第二一回:「難道圖你受用,一回叫他知道了,又不代見我。」
分類:喜歡接見
《漢語大詞典》:入合(入閤)
(1).進入房室。閤,我國舊時的一種樓房。后漢書·黨錮傳·巴肅:“縣令見 肅 ,入閤解印授與俱去?!?span id="lhnxsu7" class="book">《新唐書·裴寂傳》:“視朝必引與同坐,入閤則延臥內(nèi)?!?br />(2).指進入中央官署做官。 唐 韓愈 《唐故江南西道觀察使贈左散騎常侍太原王公神道碑銘》:“ 德宗 初,怏怏無奈,久而嘉之,其后入閤。”
(3). 唐 代皇帝于朔望日在便殿接見群臣,稱“入閤”。新五代史·雜傳·李琪:“天子日御便殿見羣臣,曰‘常參’。朔望薦食諸陵寢,有思慕之心,不能臨前殿,則御便殿見羣臣,曰‘入閤’。” 宋 宋敏求 春明退朝錄卷中:“ 唐 日御 宣政 ,設(shè)殿中細仗兵部旗旛等於廷,朝官退,皆賜食。自 開元 后,朔望,宗廟上牙槃食。 明皇 意欲避正殿,遂御 紫宸殿 ,喚仗入閤門,遂有入閤之名,在 唐 時,殊不為盛禮?!?span id="x9qwce9" class="book">《續(xù)資治通鑒·宋仁宗寶元二年》:“ 唐 制,每遇坐朝日,即為入閤?!?/div>
《漢語大詞典》:氈堂(氈堂)
指古代北方少數(shù)民族君主接見使者的大氈帳。 宋 梅堯臣 《送呂沖之司諫使北》詩:“羊酪調(diào)羹尊 漢 使,氈堂舉酒見閼氏。”
《國語辭典》:倨見(倨見)  拼音:jù jiàn
以高傲的態(tài)度接見。明。凌濛初《紅拂記。楔子》:「公為帝室重臣,須以收羅豪杰為心,不宜倨見賓客?!?/div>
《漢語大詞典》:角仗
宋 時接見外國使者時的殿廷儀仗。宋史·儀衛(wèi)志一:“凡正旦、冬至及五月一日大朝會,大慶、冊、受賀、受朝,則設(shè)大仗;月朔視朝,則設(shè)半仗;外國使來,則設(shè)角仗?!?/div>
《漢語大詞典》:轅期(轅期)
清 代總督、巡撫在每月一定的日子里接見屬員,這個日子叫做轅期。《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第八七回:“次日是轅期, 茍才 照例上轅?!?/div>
《漢語大詞典》:晝?nèi)杖樱〞內(nèi)杖樱?/div>
一日之間三次接見。形容深受寵愛禮遇。易·晉:“ 康侯 用錫馬蕃庶,晝?nèi)杖印!?孔穎達 疏:“晝?nèi)杖诱撸苑俏┟少n蕃多,又被親寵頻數(shù),一晝之間,三度接見也?!?明 汪道昆 《高唐夢》:“載筆摛詞,當(dāng)筵授簡,叨陪晝?nèi)杖?。”亦省作?晝接 ”。 宋 王禹偁 《三黜賦》:“慕 康侯 之晝接兮,茍無所施徒錫爾而胡為?” 明 梅鼎祚 《玉合記·聞上》:“恭喜喬遷,兼承晝接,才薄望輕,恐無此事?!?span id="hdlntv7" class="book">《清史稿·禮志十》:“駐 英 使臣 薛福成 奏陳:‘……頃聞駐京公使,以未蒙晝接,不無私議。’”
《國語辭典》:坐冷板凳  拼音:zuò lěng bǎn dèng
1.譏笑塾師或候補官員職務(wù)清閒。常指擔(dān)任待遇較差的閒職。
2.比喻不受重視或遭到冷落。如:「他在球場上表現(xiàn)不佳,教練讓他坐冷板凳?!?/div>
《國語辭典》:議事廳(議事廳)  拼音:yì shì tīng
接見賓客、討論公事的地方。
《漢語大詞典》:伏合(伏閤)
據(jù)新五代史·李琪傳載, 唐 朝 大明宮 中的 紫宸殿 稱閤,是天子于朔望日接見群臣的便殿(一說為前殿,見 宋 王溥 唐會要·大明宮)。后因以“伏閤”指朝臣俯伏閤下向天子奏事。舊唐書·崔仁師傳:“會有伏閤上訴者, 仁師 不奏, 太宗 以 仁師 罔上,遂配 龔州 。” 宋 無名氏 儒林公議卷上:“時 孔道輔 為御史中丞, 范仲淹 居諫職,知不可以偏言奪,乃相舉牽臺諫合入,伏閤拜疏?!?/div>
《漢語大詞典》:牌期
舊時督撫接見僚屬、聽取意見的日期。《官場現(xiàn)形記》第三回:“他一時也不敢投信,候準(zhǔn)牌期,跟著同班一大幫,走進二堂?!?/div>
《國語辭典》:門不停賓(門不停賓)  拼音:mén bù tíng bīn
凡賓客求見則待之以禮,不會拒于門外,或謂來往賓客絡(luò)繹不絕。比喻禮遇賢能。《晉書。卷四二。王渾傳》:「時吳人新附,頗懷畏懼。渾撫循羈旅,虛懷綏納,座無空席,門不停賓。于是江東之士莫不悅附?!贡饼R。顏之推《顏氏家訓(xùn)。風(fēng)操》:「晉文公以沐辭豎頭須,致有圖反之誚。門不停賓,古所貴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