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為考慮容錯,系統(tǒng)已按“管 → 筦管”轉(zhuǎn)換方式進行查詢。
共505,分34頁顯示  上一頁  4  5  6  7  8  10  11  12  13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管人
收掌
司文
收支
典樂
司言
守國
公路
庶府
治田
當御
法寺
候人
典謁
女師
《漢語大詞典》:管人
古代掌管客館的官員。管,通“ 館 ”。儀禮·聘禮:“管人為客三日具沐,五日具浴?!?鄭玄 注:“管人,掌客館者也?!?俞樾 群經(jīng)平議·儀禮:“管與館古通用。儀禮·士喪禮‘管人汲’注曰:‘管人,有司主館舍者。’是其證也。儀禮釋文曰:‘管如字, 劉 又音官?!w官為館舍之本字,作館者后出字,作管者叚借字也。”
《漢語大詞典》:收掌
(1).收存掌管。 宋 曾鞏 《請給中書舍人印及合與不合通簽中書外省事》:“印合係散騎常侍收掌。”《元典章·朝綱一·政紀》:“今后行省別置匠官勘合文簿,發(fā)付工部收掌?!?清 黃六鴻 《?;萑珪どW任·酬答書札》:“其內(nèi)衙收掌書札之人,置簿掛號亦同。”
(2). 清 代職官名。科舉考試時,掌管試卷的分發(fā)和收取。《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第四二回:“一個已經(jīng)分定了房的,憑空又撤了,換了一個收掌?!?/div>
《漢語大詞典》:司文
(1).官署名。猶今之禮賓司。通典·職官八:“ 大唐 龍朔 二年,改鴻臚為司文, 咸亨 初復舊, 光宅 初改為司賓, 神龍 初復舊?!?br />(2).司文郎的省稱。 唐 元稹 《觀兵部馬射賦》:“司文者聞之而驚曰:‘爾其自礪于爾躬,吾將獻爾于王所?!眳⒁姟?司文郎 ”。
(3).掌管文教。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司文郎:“ 宣圣 命作《性道論》,視之色喜,謂可司文?!?/div>
《漢語大詞典》:司文郎
(1). 唐 代職官名。司文局的副職。新唐書·百官志二:“ 武德 四年,改著作曹曰局。 龍朔 二年,曰司文局;郎曰郎中,佐郎曰司文郎?!?br />(2).借指地方掌管文教的官員。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司文郎:“ 梓潼 府中缺一司文郎,暫令聾僮署篆,文運所以顛倒。萬一倖得此秩,當使圣教昌明?!?/div>
《國語辭典》:收支  拼音:shōu zhī
1.錢物的收入與支出。如:「收支平衡」。
2.掌管財物收入與支出的人?!段拿餍∈贰返谝黄呋兀骸感陆旨媪耸罩б幌^況極佳。」
《漢語大詞典》:典樂(典樂)
官名。掌管朝廷的音樂事務。《書·舜典》:“帝曰: 夔 ,命汝典樂,教胄子?!?span id="u22du7y" class="book">《孔子家語·五帝德》:“﹝ 帝堯 ﹞富而不驕,貴而能降, 伯夷 典禮, 夔 龍 典樂?!?漢 荀悅 《漢紀·惠帝紀》:“ 夔 作典樂,和神人?!?/div>
《漢語大詞典》:司言
(1).謂擔任中書舍人。 唐 之中書舍人掌管詔令、侍從、宣旨、接納上奏文表等事,故云。 唐 劉禹錫 《代裴相祭李司空文》:“ 度 忝司言,公持化權?!?唐 錢起 《和范郎中宿直中書曉玩清池贈南省同僚兩垣遺補》詩:“司言兼逸趣,鼓興接知音?!?br />(2).宮中女官名。負責傳宣圣旨。 宋 周密 武林舊事·冊皇后儀:“內(nèi)命婦各就位,皇后首飾褘衣,內(nèi)侍引司言,司言引尚宮,尚宮引皇后出閤?!?span id="gupetkd" class="book">《明史·職官志三》:“女官。六局。尚宮局,領司四:司記、司言、司簿、司闈?!痹ⅲ骸胺擦罟?jié)外命婦朝賀中宮,司言傳旨?!?/div>
《漢語大詞典》:守國(守國)
(1).守衛(wèi)都城。引申為保衛(wèi)國家。周禮·考工記·廬人:“故攻國之兵欲短,守國之兵欲長……守國之人寡,食飲飽,行地不遠,且不涉山林之阻,是故兵欲短。”管子·山權數(shù):“ 桓公 問於 管子 曰:‘權棅之數(shù),吾已得之矣,守國之固奈何?’”
(2).掌管國政;治理國家。管子·牧民:“守國之度,在飾四維?!?漢 劉向 列女傳·楚老萊妻:“王復曰:‘守國之孤愿變先生之志?!?老萊子 曰:‘諾?!?宋 蘇軾 《富鄭公神道碑》:“朕為祖宗守國,必不敢以其地與人?!?清 顧炎武 《菰中隨筆》:“蓋 金 之 宣 哀 二宗,猶知守國,非 天祚 荒淫之比?!?/div>
《國語辭典》:公路  拼音:gōng lù
國道、省道、縣道、鄉(xiāng)道及專用公路等供車輛通行的道路。
《漢語大詞典》:公行
公然行動,公然進行。左傳·襄公三十一年:“盜賊公行,而天癘不戒?!?span id="wicvkgx" class="book">《資治通鑒·晉孝武帝太元十四年》:“左右近習,爭弄權柄,交通請託,賄賂公行?!?span id="qzpibxr" class="book">《醒世恒言·李汧公窮邸遇俠客》:“如今果是 楊國忠 為相,賄賂公行,不知埋沒了多少高才絶學?!?br />(1).古官名。掌管君主出行的兵車行列事。《詩·魏風·汾沮洳》:“美如英,殊異乎公行?!?毛 傳:“公行,從公之行也。” 鄭玄 箋:“從公之行者,主君兵車之行列?!?span id="1fyncyp" class="book">《左傳·宣公二年》:“及 成公 即位,乃宦卿之適而為之田,以為公族。又宦其餘子,亦為餘子;其庶子為公行。 晉 於是有公族、餘子、公行?!?杜預 注:“庶子,妾子也。掌率公戎行?!眳⒁姟?公路 ”。
(2).鴉片戰(zhàn)爭前 廣州 十三行商人的行會組織。 清 康熙 五九年(1720年)創(chuàng)設,次年解散,后屢設屢廢。設立目的在于共同承擔官府差科,消除內(nèi)部競爭,規(guī)定進出口貨市價,分配各行業(yè)務,約束外商活動,經(jīng)辦中外交涉事項和解決同業(yè)困難。《南京條約》簽訂后,公行取消。
(3).復姓。 戰(zhàn)國 齊 有 公行子 。見《青州府志》
《漢語大詞典》:庶府
(1).指朝廷諸掌管府藏之吏。書·立政:“虎賁、綴衣、趣馬、小尹、左右攜僕、百司庶府。” 周秉鈞 易解:“司,有司;府,主府藏之吏;百與庶,言其多也?!?span id="mtf9nzq" class="book">《隋書·經(jīng)籍志二》:“百司庶府,各藏其事,太史之職,又總而掌之?!?br />(2).指政府各部門。 宋 王安石 《上仁宗皇帝言事書》:“公卿既得其人,因使推其類以聚於朝廷,則百司庶府,無不得其人也?!?宋 陸游 老學庵筆記卷四:“ 建炎 初,大駕駐蹕 南京 、 揚州 ,而 東京 置留守司,則百司庶府為二:其一曰‘在京某司’,其一曰‘行在某司’。”
《漢語大詞典》:治田
(1).古人掌管農(nóng)業(yè)事務的官員。治,通“ 司 ”。荀子·王制:“相高下,視肥墝,序五種,省農(nóng)功,謹蓄藏,以時順脩,使農(nóng)夫樸力而寡能,治田之事也。” 于省吾 《雙劍誃諸子新證·荀子二》:“治田即司田?!?br />(2).種田。漢書·食貨志上:“治田勤謹則畮益三升,不謹則損亦如之?!?/div>
《漢語大詞典》:當御(當禦)
(1).以次侍寢。禮記·曲禮下:“大夫、士去國……婦人不當御?!?陳澔 集說:“御,侍御寢宿也。”
(2).猶值班。左傳·襄公二十六年:“ 秦伯 之弟 鍼 如 晉 修成, 叔向 命召行人 子員 。行人 子朱 曰:‘ 朱 也當御?!?楊伯峻 注:“當御猶今之值班?!?span id="tw7ujdz" class="book">《文選·張衡〈西京賦〉》:“內(nèi)有常侍謁者,奉命當御。” 李善 注:“奉傳詔命,而遞當進也?!?br />(3).掌管統(tǒng)治。文選·陳琳〈為袁紹檄豫州文〉:“遣 操 使繕脩郊廟,翊衛(wèi)幼主, 操 便放志,專行脅遷,當御省禁,卑侮王室?!?張銑 注:“當御謂萬事自當理之,不令上知也。”
抵擋。后漢書·虞詡傳:“如使豪雄相聚,席卷而東,雖 賁 育 為卒, 太公 為將,猶恐不足當御?!?/div>
《漢語大詞典》:法寺
大理寺的別稱。泛指掌管刑獄的官署。 唐 陸贄 《奏請不簿錄竇參莊宅狀》:“須先鞠犯狀,審得實情,憲司察寃,法寺論罪,會府覆奏,掖垣參詳,如是悉無異詞,然后謂之獄成?!?宋 龔鼎臣 東原錄:“法官壞法律者三十年矣。向之入法寺者皆外官,不為上位所薦舉,無田改官?!?span id="3ma4fy4" class="book">《宋史·職官志十二》:“朕每覽法寺奏款,外官占田多踰往制。”
《國語辭典》:候人  拼音:hòu rén
《詩經(jīng)。曹風》的篇名。共四章。根據(jù)〈詩序〉:「候人,刺近小人也?!故渍露錇椤副撕蛉速猓胃昱c祋。」
《漢語大詞典》:典謁(典謁)
(1).掌管賓客請見的傳達和接待事務。《禮記·曲禮下》:“問士之子,長,曰能典謁矣;幼,曰未能典謁也。” 孔穎達 疏:“謁,請也。士之子,年數(shù)長,則言能主賓客告請之事;幼,則言未能也。” 明 梅鼎祚 《昆侖奴》第一折:“這幾日病起入朝,方纔歸府。牙門官,有客見訪,好生典謁?!?br />(2).掌管賓客請見事務的小官。韓非子·亡徵:“后妻賤而婢妾貴,太子卑而庶子尊,相室輕而典謁重,如此則內(nèi)外乖,內(nèi)外乖者,可亡也。” 陳奇猷 集釋引 太田方 曰:“典謁,主賓客請謁之事者?!?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海敘不遇:“ 劉魯風 , 江西 投謁所知,頗為典謁所沮?!?清 趙翼 《郡城菊事甚盛》詩:“到門不復煩典謁,直入嚇煞雙鬟鴉。”
《國語辭典》:女師(女師)  拼音:nǚ shī
1.古代掌管教養(yǎng)貴族女子的女教師。《詩經(jīng)。周南。葛覃》:「言告師氏?!?jié)h。毛亨。傳:「師,女師也。古者女師教以婦德、婦言、婦容、婦功?!埂督鹗?。卷一三○。列女列傳。阿鄰妻沙里質(zhì)》:「古者女子生十年有女師,漸長有麻枲絲繭之事,有祭祀助奠之事?!?br />2.女子的楷模?!读簳?。卷七?;屎罅袀鳌L谕趸屎蟆罚骸负笥锥崦魇绲?,叔父暕見之曰:『吾家女師也。』」
3.指尼姑。《醒世恒言。卷一五。赫大卿遺恨鴛鴦絳》:「卻說非空庵原有兩個房頭,東院乃是空照,西院的是靜真,也是個風流女師。」《野叟曝言》第一一回:「原來兩位女師之病,都為余相公而起。小僧如在睡夢,一毫不知?!?/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