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505詞典 1分類詞匯 504
為考慮容錯,系統(tǒng)已按“管 → 筦管”轉(zhuǎn)換方式進行查詢。
共504,分34頁顯示  上一頁  1  2  3  4  5  7  8  9  10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機密
司天
知事
戶曹
操持
都司
候吏
玉府
校官
永巷
關(guān)市
盟府
書家
樂人
西省
《國語辭典》:機密(機密)  拼音:jī mì
1.掌理機要大事的部門、職務(wù)?!逗鬂h書。卷三六。鄭興傳》:「宜侍帷幄,典職機密。」?jié)h。蔡邕巴郡太守謝表〉:「超自群吏,入登機密。」
2.重要而秘密的事?!冻蹩膛陌阁@奇》卷七:「內(nèi)有機密,請陛下自開,勿使他人知之?!?br />3.謹慎隱密?!都t樓夢》第四四回:「賈璉也因吃多了酒,進來高了興,未曾作的機密?!?br />4.舊時管理縣衙機密房的人?!端疂G傳》第二三回:「小弟在清河縣,因酒后醉了,與本處機密相爭,一時間怒起,只一拳打得那廝昏沉。」
《漢語大詞典》:司天
(1).掌管有關(guān)天象的事務(wù)。國語·楚語下:“ 顓頊 受之,乃命南正 重 司天以屬神。” 韋昭 注:“司,主也。”明史·職官志三:“﹝ 洪武 ﹞三年改司天監(jiān)為欽天監(jiān)。四年詔監(jiān)官職專司天,非特旨不得陞調(diào)。”
(2).負責(zé)觀察天象等自然現(xiàn)象以占斷吉兇的人。 唐 于尹躬 《南至日太史登臺書云物》詩:“司天為歲備,持簡出人羣。” 宋 沈括 《夢溪續(xù)筆談》:“ 王元之 知 黃州 日,有兩虎入郡城夜鬭,一虎死,食其半。又群雞夜鳴,司天占之曰:長吏災(zāi)?!?清 趙翼 《靜觀》詩之三:“吾將問司天,推測倘有術(shù)。”
(3).運氣說術(shù)語。與“在泉”相對。意為掌握天上的氣候變化。司天定居于客氣第三步氣位,統(tǒng)主上半年氣候變化的總趨向。在泉象征在下,定居于客氣第六步氣位,值管下半年氣候變化的總趨向。古代醫(yī)家運用“司天”、“在泉”來預(yù)測每年的歲氣變化并推斷所患疾病。《素問·五常政大論》:“少陽司天,火氣下臨,肺氣上從,白起金用,草木眚?!?span id="4vhmh6p" class="book">《醒世恒言·李道人獨步云門》:“你等熟讀《本草》,先知了藥性,纔好用藥。上者要看本年是甚司天,就與他分個溫涼。二者要看害病的是那地方人,或近山或近水,就與他分個燥濕?!?span id="czqkbwp" class="book">《醫(yī)宗金鑒·運氣要訣·主氣歌》“顯明之右君位知”注:“正南客氣,司天之位也,司天之右,天之右間位也。”參見“ 五運六氣 ”。
《漢語大詞典》:五運六氣(五運六氣)
中醫(yī)學(xué)名詞。古代醫(yī)家根據(jù)金、木、水、火、土五行的運行和陰、陽、風(fēng)、雨、晦、明(《素問·至真要大論》以風(fēng)、熱、濕、火、燥、寒為六氣。)六氣的流轉(zhuǎn)(即所謂“氣運”),以推斷氣候變化與疾病發(fā)生的關(guān)系。 宋 沈括 夢溪筆談·象數(shù)一:“醫(yī)家有五運六氣之術(shù),大則候天地之變,寒、暑、風(fēng)、雨、水、旱、螟、蝗,率皆有法;小則人之眾疾,亦隨氣運盛衰,今人不知所用,而膠於定法,故其術(shù)皆不驗?!?span id="ss1h8pg" class="book">《明史·方伎傳·周述學(xué)》:“自歷以外,圖書、皇極、律呂、山經(jīng)……五運六氣、海道鍼經(jīng),莫不各有成書,凡一千餘卷。”
《國語辭典》:知事  拼音:zhī shì
1.曉事、懂事?!盾髯印4舐浴罚骸钢鞯乐?,臣道知事?!埂抖膛陌阁@奇》卷二○:「商小姐見兄弟小時母子伶仃,而今長大知事,也自歡喜他?!?br />2.職官名。民國初年稱一縣的長官為「縣知事」。今改稱為「縣長」。
《漢語大詞典》:戶曹
掌管民戶、祠祀、農(nóng)桑等的官署。 后漢 、 三國 魏 以下有戶曹掾。 北齊 與功曹同為參軍。 隋 有戶曹參軍。 唐 諸府稱戶曹。在州曰司戶。戶曹掌管籍賬、婚姻、田宅、雜徭、道路等事。后漢書·百官志一:“戶曹主民戶、祠祀、農(nóng)桑?!?宋 高承 事物紀原·撫字長民·戶曹:“ 漢 公府有戶曹掾,主民戶祀農(nóng)桑,州郡為史, 北齊 與功倉曹同為參軍, 唐 諸府曰戶曹,餘州曰司戶?!庇?清 代戶部司員亦稱戶曹。參閱文獻通考·職官十七。
《國語辭典》:操持  拼音:cāo chí
1.握持。《漢書。卷五四。蘇建傳》:「杖漢節(jié)牧羊,臥起操持,節(jié)旄盡落?!埂短綇V記。卷三四七。曾季衡》:「此物雖非珍異,但貴其名如意,愿長在玉手操持耳?!?br />2.運用、操作?!侗笔?。卷六三。蘇綽傳》:「但能操持農(nóng)器者,皆令就田,墾發(fā)以時,勿失其所?!固?。杜甫奉贈鮮于京兆二十韻〉:「脫略磻溪釣,操持郢匠斤。」
3.執(zhí)掌、管理?!豆茏?。版法解》:「凡法事者,操持不可不正,操持不正,則聽治不公。」《紅樓夢》第一六回:「賈璉遂問別后家中的諸事,又謝鳳姐的操持勞務(wù)?!?br />4.操守。唐。杜甫〈東津送韋諷攝閬州錄事〉詩:「推薦非承之,操持必去嫌。」唐。韓愈答崔立之書〉:「顛頓狼狽,失其所操持。」
《漢語大詞典》:都司
綠旗兵中的營級武官,正四品
指都指揮使司,掌管一方軍政的官署。例如:以欽依都司掌徼巡。——·邵長蘅《青門剩稿》
《漢語大詞典》:候吏
(1).即候人。古代掌管整治道路稽查姦盜,或迎送賓客的官員。韓非子·外儲說左下:“臣居 齊 薦三人,一人得近王,一人為縣令,一人為候吏。及臣得罪……候吏者追臣至境上,不及不止?!?br />(2).多指驛吏。 唐 劉禹錫 《秋日送客至潛水驛》詩:“候吏立沙際,田家連竹溪?!?/div>
《漢語大詞典》:玉府
(1).周禮官署名。掌管天子之金玉玩好、兵器等。周禮·天官·玉府:“玉府:掌王之金玉玩好兵器,凡良貨賄之藏。共王之服玉、佩玉、珠玉。王齊則共食玉?!?賈公彥 疏:“玉府以玉為主,玉外所有美物,亦兼掌之?!?br />(2).泛指收藏寶物的府庫。文獻通考·征榷一:“凡屠者歛其皮角筋骨入於玉府?!?br />(3).指道觀、仙府、仙宮。 唐 武平一 《奉和幸白鹿觀應(yīng)制》詩:“玉府凌三曜,金壇駐六龍?!?明 葉憲祖 《鸞鎞記·秉操》:“我本玉府仙姝,豈偶凡夫俗子?!?清 洪升 《長生殿·聞樂》:“早離卻玉府清嚴,一任珮搖風(fēng)影,衣動霞光,小步紅云墊?!?br />(4).道家的藏書之所。后亦泛指書庫。 南朝 梁 蕭統(tǒng) 《謝敕賚看講啟》:“莫測天文,徒觀玉府?!?br />(5).指高潔的襟懷。 唐 杜甫 《暮春送馬大卿公恩命追赴闕下》詩:“玉府標孤映,霜蹄去不疑。” 仇兆鰲 注:“此備言其道術(shù)過人。玉府,比其操潔;霜蹄,比其才敏?!?/div>
《國語辭典》:校官  拼音:xiào guān
1.職官名。舊時掌管學(xué)校的官員?!稘h書。卷七六。韓延壽傳》:「延壽于是令文學(xué)校官諸生皮弁執(zhí)俎豆,為吏民行喪嫁娶禮?!?br />2.陸??哲姽僦?,在將官之下,尉官之上,分上校、中校、少校三級。
《漢語大詞典》:校事
三國 時 魏 、 吳 所置掌偵察刺探官民情事的官名。是皇帝或執(zhí)政的耳目。 吳 也稱校官。三國志·魏志·程曉傳:“ 曉 嘉平 中為黃門侍郎。時校事放橫, 曉 上疏……於是遂罷校事官?!?span id="akxqhbt" class="book">《三國志·吳志·陸凱傳》:“夫校事,吏民之仇也?!?清 俞正燮 癸巳存稿·校事:“ 魏 吳 有校事官,似 北魏 之候官, 明 之厰衛(wèi)。”
《國語辭典》:永巷  拼音:yǒng xiàng
長巷。或?qū)V笇m中用來幽閉有罪宮女的地方。唐。李華〈長門怨〉詩:「每憶椒房寵,那堪永巷陰。」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二八出:「橫揣俺天涯夫婿,永巷日如年?!?/div>
《漢語大詞典》:永巷宮人
宮婢。后漢書·皇后紀上·賈貴人:“及太后崩,乃策書加貴人王赤綬,安車一駟,永巷宮人二百。” 李賢 注:“永巷,宮中署名也,后改為掖庭。永巷宮人,即宮婢也?!?/div>
《漢語大詞典》:關(guān)市(關(guān)市)
(1).位于交通要道的市集。周禮·天官·大宰:“七曰關(guān)市之賦。” 賈公彥 疏:“王畿四面皆有關(guān)門,及王之市廛二處。” 宋 蘇轍 《御試制策》:“凡今百姓所為,一物以上,莫不有稅。茶、鹽、酒、鐵、關(guān)市之征,古之所無者,莫不并行?!?郭沫若 《十批判書·古代研究的自我批判》:“然而涓涓之水,后來成了江河,和私田不能不取賦一樣,關(guān)市也就不能不征稅了?!?br />(2). 漢 代專指設(shè)在邊境上的互市市場。魏書·臨淮王譚傳:“ 漢 與胡通,亦立關(guān)市?!?曹禺 《王昭君》第二幕:“昨夜 匈奴 騎兵,突然襲擊,放兵搶劫 漢 朝商隊,將貨物一掃而空,又乘風(fēng)縱火,將關(guān)市燒毀?!?br />(3).指關(guān)市的征稅。逸周書·大聚:“泉深而魚鱉歸之,草木茂而鳥獸歸之,稱賢使能、官有材而士歸之,關(guān)市平商賈歸之。”新唐書·崔融傳:“時有司議關(guān)市,行人盡征之。” 宋 王安石 《酬王詹叔奉使江東訪茶法利害見寄》詩:“已云困關(guān)市,且復(fù)搔林藪。”
(4).指邊境上的通商。史記·匈奴列傳:“ 孝景帝 復(fù)與 匈奴 和親,通關(guān)市,給遺 匈奴 ,遣公主,如故約?!?span id="uarjwsh" class="book">《資治通鑒·漢高后四年》:“有司請禁關(guān)市鐵器?!?胡三省 注:“ 漢 於邊關(guān)與蠻夷通市,謂之關(guān)市?!?曹禺 《王昭君》第二幕:“﹝他﹞堅決主張與 漢 和親,與 漢 朝通關(guān)市,研究 漢 朝的文治,歸順 漢 朝?!?br />(5).指掌管關(guān)市的官吏。韓非子·內(nèi)儲說上:“關(guān)市乃大恐,而以 嗣公 為明察?!?span id="sqjarix" class="book">《資治通鑒·周赧王三十二年》:“﹝ 衞嗣君 ﹞又使人過關(guān)市,賂之以金,既而召關(guān)市,問有客過與汝金,汝回遣之;關(guān)市大恐?!?胡三省 注:“此蓋賂掌關(guān)市之官。周禮:司關(guān)掌國貨之節(jié),以聯(lián)門市,司貨賄之出入者,掌其治禁與其征廛;司市掌市之治教政刑,量度禁令。 戰(zhàn)國 之時,合為一官?!?/div>
《國語辭典》:盟府  拼音:méng fǔ
保存盟約的地方?!蹲髠?。襄公十一年》:「夫賞國之典也,藏在盟府,不可廢也,子其受之。」
《國語辭典》:書家(書家)  拼音:shū jiā
擅長書法的人,即書法家。清。俞樾《茶香室叢鈔。卷九。百衲碑》:「然唐以前書家,恐未屑為此也?!?/div>
《漢語大詞典》:侍書(侍書)
官名。侍奉帝王、掌管文書的官員。 宋 明 為翰林院屬官。參閱明史·職官志二
《國語辭典》:樂人(樂人)  拼音:yuè rén
以演奏音樂或歌唱舞蹈為業(yè)的藝人。唐。崔玨 和人聽歌:「氣吐幽蘭出洞房,樂人先問調(diào)宮商?!埂冻蹩膛陌阁@奇》卷二:「他怕人知道,也不用儐相,也不動樂人,只托汪錫辦下兩桌酒。」
《漢語大詞典》:西省
(1). 漢 永樂宮 之司署,掌管宮內(nèi)罪罰。后漢書·皇后紀下·孝仁董皇后:“﹝ 夏惲 、 封諝 ﹞等交通州郡,辜較在所珍寶貨賂,悉入西省?!?br />(2).中書省的別稱。南史·王韶之傳:“ 晉帝 自 孝武 ( 司馬炎 )以來,常居內(nèi)殿,武官主書於中通呈,以省官一人管詔誥,住西省,因謂之西省郎?!?宋 蘇軾 《再次韻答完夫穆父》:“豈知西省深嚴地,也著 東坡 病瘦身。”
(3). 陜西省 西安市 的俗稱。 柳青 《創(chuàng)業(yè)史》第一部第二八章:“一心一意種莊稼呀?再不到 西省 去收破爛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