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505詞典 1分類詞匯 504
為考慮容錯,系統(tǒng)已按“管 → 筦管”轉(zhuǎn)換方式進行查詢。
共505,分34頁顯示  上一頁  15  16  17  18  19  21  22  23  24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主土
持有
營部
牧師
水虞
財神
掌憲
營田使
火師
徠遠
驛丞
祝官
司天臺
把關(guān)
收發(fā)
《漢語大詞典》:主土
(1).古代諸侯王始封時,取天子所授之土立為國社而奉之,謂之主土。史記·三王世家褚少孫論:“諸侯王始封者必受土於天子之社,歸立之以為國社,以歲時祠之……此之為主土。主土者,立社而奉之也?!?br />(2).古代指掌管山川土地和百物生長之事。《韓詩外傳》卷八:“司空主土……山陵崩竭,川谷不流,五穀不植,草木不茂,則責之司空?!?/div>
《漢語大詞典》:持有
掌管,保有
保有以防價格上漲
《漢語大詞典》:營部(營部)
(1).營舍;營房。東觀漢記·耿秉傳:“ 秉 性勇壯而簡易于事,軍行,常自被甲在前,休止不結(jié)營部。”宋書·自序傳·沈林子:“ 高祖 每征討, 林子 輒摧鋒居前,雖有營部,至於宵夕,輒勑還內(nèi)侍?!?唐 權(quán)德輿 《岐國公杜公淮南遺愛碑銘》:“營部未葺,囷倉未完?!?br />(2).指古 營州 ,今 東北 遼 東至 朝鮮 一帶地方。 章炳麟 《訄書·官統(tǒng)上》:“是故言元年者以王為 文王 ,而擯 箕子 於海外 營部 之域,使無亂統(tǒng)?!?br />(3). 明 代掌管建筑的官署,屬工部。明史·職官志一:“﹝ 洪武 ﹞二十二年,改總部為營部。二十五年置營繕所。”
《國語辭典》:牧師(牧師)  拼音:mù shī
1.基督新教的傳教士稱牧師,取牧者與教師二義。
2.職官名。掌理牧場的官員?!吨芏Y。夏官。牧師》:「牧師,掌牧地,皆有厲禁而頒之。孟春,焚牧;中春,通淫。掌其政令,凡田事,贊焚萊?!?/div>
《漢語大詞典》:水虞
古代官名。掌管川澤的政令。禮記·月令:“﹝季冬之月﹞乃命水虞漁師收水泉池澤之賦?!?span id="beriatp" class="book">《國語·魯語上》:“古者大寒降,土蟄發(fā)。水虞於是乎講罛罶,取名魚,登川禽。” 韋昭 注:“水虞,漁師也。掌川澤之禁令。”
《國語辭典》:財神(財神)  拼音:cái shén
1.神話傳說中的人物。參見「趙公明」條。
2.戲稱掌管錢財或能給人錢財?shù)娜恕H纾骸覆灰靸深^的向我借錢,我可不是財神。」也稱為「財神爺」。
《漢語大詞典》:掌憲(掌憲)
(1).掌管風紀法制。 唐 盧僎 《稍秋曉坐閣遇舟東下?lián)P州即事寄上族父江陽令》詩:“掌憲時持節(jié),為邦邈海頭。”
(2).都御史的別稱。 清 梁章鉅 稱謂錄·都御史古稱:“都御史亦稱掌憲?!?/div>
《漢語大詞典》:營田使(營田使)
官名,掌管屯田諸事宜, 唐玄宗 時始置,后多由節(jié)度使兼領(lǐng)。新唐書·宋慶禮傳:“以習識邊事,拜 河?xùn)| 、 河北 營田使。”續(xù)資治通鑒·宋太宗端拱二年:“二月,壬子朔,命 河北東 、 西路 招置營田,以 陳恕 等為營田使?!眳㈤?span id="jmeb6z2" class="book">《說郛》卷十引 前蜀 馮鑒 《續(xù)事始·營田使》。
《漢語大詞典》:火師(火師)
(1).古官名。掌管火事。國語·周語中:“火師監(jiān)燎,水師監(jiān)濯?!?韋昭 注:“火師,司火?!?br />(2).以火為名號的百官。左傳·昭公十七年:“ 炎帝氏 以火紀,故為火師而火名?!?杜預(yù) 注:“ 炎帝 神農(nóng)氏 , 姜 姓之祖也。亦有火瑞,以火紀事,名百官?!?/div>
《漢語大詞典》:徠遠(徠遠)
(1).招撫邊遠地區(qū)臣民。《漢書·武帝紀》:“蓋 孔子 對 定公 以徠遠, 哀公 以論臣, 景公 以節(jié)用,非期不同,所急異務(wù)也。” 顏師古 注引 臣瓚 曰:“論語《韓子》皆言 葉公 問政於 孔子 , 孔子 答以悅近徠遠。”按,語出論語·子路“近者説,遠者來”。
(2). 清 代理藩院設(shè)有徠遠司,掌管邊遠地區(qū)事宜。 清 梁章鉅 稱謂錄·理藩院司官:“《皇朝通考》:理藩院掌藩部封授、朝覲、貢獻、黜陟、徵發(fā)之政,控馭撫綏,以固邦翰焉,其屬有六清吏司:曰典屬……曰徠遠?!?span id="aogyqhz" class="book">《清史稿·職官志二》:“徠遠掌 回部 扎薩克、伯克歲貢年班,番子、土司亦如之;并典外裔職貢?!?/div>
《國語辭典》:驛丞(驛丞)  拼音:yì chéng
職官名。明、清設(shè)置,負責管理驛站迎送之事。
《漢語大詞典》:祝官
古代掌管祭祀祝禱等事宜之官。史記·封禪書:“祝官有祕祝?!?span id="26lnvcu" class="book">《漢書·王莽傳上》:“署宗官、祝官、卜官、史官,虎賁三百人,家令丞各一人?!?/div>
《漢語大詞典》:司天臺(司天臺)
(1).官署名。掌管觀察天象、考定歷數(shù)等職。歷代設(shè)置專官,稱太史令。 隋 改太史監(jiān), 唐 初改為太史局,以后名稱屢改,有秘書閣局、渾天監(jiān)、渾儀監(jiān)、太史監(jiān)等名。至 唐 肅宗乾元 元年改為司天臺。除占候天象外,并預(yù)造來年歷頒于天下。參閱舊唐書·職官志二
(2).猶天文臺。又稱觀天臺。觀測天象的建筑。元史·世祖紀七:“太史令 王恂 等言:‘建司天臺於 大都 ,儀象圭表皆銅為之,宜增銅表高至四十尺,則景長而真?!?/div>
《國語辭典》:把關(guān)(把關(guān))  拼音:bǎ guān
1.把守關(guān)口。《三國演義》第四五回:「吾聞江南小兒謠言云:『伏路把關(guān)饒子敬,臨江水戰(zhàn)有周郎?!弧?br />2.泛指為求合乎標準而進行的篩選工作。如:「沒有品管人員的把關(guān),就沒有良好的產(chǎn)品品質(zhì)。」
《國語辭典》:收發(fā)(收發(fā))  拼音:shōu fā
文件的簽收與發(fā)送。如:「他在公司里擔任收發(fā)工作?!?/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