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505詞典 1分類詞匯 504
為考慮容錯(cuò),系統(tǒng)已按“管 → 筦管”轉(zhuǎn)換方式進(jìn)行查詢。
共505,分34頁顯示  上一頁  9  10  11  12  13  15  16  17  18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外典
叔夏
銓管
晨門
胡部
禁錢
曹務(wù)
餉事
開閫
典座
典職
司典
三副
典據(jù)
正父
《漢語大詞典》:外典
(1).佛教徒稱佛書以外的典籍為外典。百喻經(jīng)·估客偷金喻:“如彼外道偷取佛法著己法書,妄稱己有,非是佛是,由是之故,燒滅外典,不行於世。”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xùn)·歸心:“內(nèi)典初門,設(shè)五種禁;外典仁義禮智信,皆與之符?!?唐 知玄 《答僧澈》詩:“五車外典知誰敵,九趣多才恐不如?!?清 錢謙益 《注李義山詩集序》:“ 石林 長老 源公 ,禪誦餘晷,博涉外典,苦愛 李義山 詩,以其使事奧博,屬辭瑰譎?!眳⒁姟?內(nèi)典 ”。
(2).指與某種著作相關(guān)的另一種著作。 明 沈德符 野獲編·詞曲·金瓶梅:“ 袁中郎 觴政,以《金瓶梅》《水滸傳》為外典,予恨未得見?!?br />(3).謂在外掌管(軍政事務(wù))。宋書·自序:“ 高祖 器其才智,不使出也。故出仕以來,便管軍要,自非戎軍所指,未嘗外典焉。”南齊書·蕭遙昌傳:“七王同惡,皆伏 管 蔡 之誅,其餘列蕃二十餘國,內(nèi)升清階,外典方牧?!?/div>
《國語辭典》:內(nèi)典(內(nèi)典)  拼音:nèi diǎn
佛經(jīng)?!赌鲜?。卷三○。何尚之傳》:「入鐘山定林寺聽內(nèi)典,其業(yè)皆通?!埂冻蹩膛陌阁@奇》卷二八:「樂天一生精究內(nèi)典,勤脩上乘之業(yè)?!?/div>
《漢語大詞典》:叔夏
周 代“八士”之一。相傳為掌管山澤的官員。論語·微子:“ 周 有八士: 伯達(dá) 、 伯適 、 仲突 、 仲忽 、 叔夜 、 叔夏 、 季隨 、 季騧 ?!?span id="ov6p26e" class="book">《國語·晉語四》“詢于‘八虞’” 韋昭 注引 賈逵 唐固 曰:“八虞, 周 八士,皆在虞官, 伯達(dá) 、 伯括 、 仲突 、 仲忽 、 叔夜 、 叔夏 、 季隨 、 季騧 ?!?/div>
《漢語大詞典》:銓管(銓管)
亦作“ 銓筦 ”。
(1).對人才進(jìn)行品量和管理。晉書·阮放傳:“遷吏部郎,在銓管之任,甚其稱績?!?唐中宗 趙皇后 等《景龍四年正月五日移仗蓬萊宮御大明殿會(huì)吐蕃騎馬之戲因重為柏梁體聯(lián)句》:“當(dāng)熊讓輦愧前芳,再司銓筦恩可忘?!?宋 司馬光 《送田校理知晉州》詩:“銓筦萃賢豪,夫君主劇曹?!?br />(2).指掌管選拔人才的職位。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怨怒:“其在銓管也,用僕為京兆掾?!?宋 歐陽修 《與韓忠獻(xiàn)王書》:“見日,便乞 蒲 同 。朝旨俾留,遂領(lǐng)銓筦?!?/div>
《國語辭典》:晨門(晨門)  拼音:chén mén
掌管城門開閉的人?!墩撜Z。憲問》:「子路宿于石門,晨門曰:『奚自?』」《后漢書。卷五六。王龔傳》論曰:「然則立德者以幽陋好遺,顯登者以貴涂易引。故晨門有抱關(guān)之夫,柱下無朱文之軫也?!?/div>
《漢語大詞典》:胡部
唐 代掌管胡樂的機(jī)構(gòu)。亦指胡樂。胡樂從 西涼 一帶傳入,含有 西涼 樂等成分,當(dāng)時(shí)稱“胡部新聲”。新唐書·禮樂志十二:“倍四本屬清樂,形類雅音,而曲出於胡部?!?span id="kpe4gwj" class="book">《新唐書·禮樂志十二》:“ 開元 二十四年,升胡部於堂上?!?唐 王昌齡 《殿前曲》詩:“胡部笙歌西殿頭,梨園子弟和《涼州》。” 宋 沈括 夢溪筆談·樂律一:“外國之聲,前世自別為四夷樂。自 唐 天寳 十三載,始詔法曲與胡部合奏。自此樂奏全失古法,以先王之樂為雅樂,前世新聲為清樂,合胡部者為宴樂?!?/div>
《漢語大詞典》:禁錢(禁錢)
由少府掌管、供帝王使用的錢財(cái)。 漢 桓寬 鹽鐵論·徭役:“先帝憂百姓不贍,出禁錢,解乘輿驂,貶樂損膳,以賑窮備邊費(fèi)?!?span id="yetkcsz" class="book">《漢書·賈捐之傳》:“暴師曾未一年,兵出不踰千里,費(fèi)四十餘萬萬,大司農(nóng)錢盡,乃以少府禁錢續(xù)之。” 顏師古 注:“少府錢主供天子,故曰禁錢?!?span id="i8zujar" class="book">《后漢書·百官志三》:“承 秦 ,凡山澤陂池之稅,名曰禁錢,屬少府?!?span id="zurd1l6" class="book">《新唐書·李適之傳》:“ 玄宗 患 穀 洛 歲暴耗徭力,詔 適之 以禁錢作三大防?!?/div>
《漢語大詞典》:曹務(wù)(曹務(wù))
謂官署分科掌管的事務(wù)。北齊書·崔瞻傳:“吏部尚書 尉瑾 性褊急,以 瞻 舉指舒緩,曹務(wù)繁劇,遂附驛奏聞,因而被代。 瞻 遂免歸鄉(xiāng)里。” 唐 劉知幾 史通·忤時(shí):“以僕曹務(wù)多閒,勒令專知下筆?!?元 辛文房 唐才子傳·孟郊:“命酒揮琴,裴回賦詩終日,而曹務(wù)多廢?!?/div>
《漢語大詞典》:餉事(餉事)
亦作“饟事”。 掌管軍糧之事。 宋 曾敏行 獨(dú)醒雜志卷七:“時(shí) 洪尚書 光弼 ,以 南京 國子博士被檄主饟事?!?/div>
《漢語大詞典》:開閫(開閫)
古時(shí)指將領(lǐng)開置府署,掌管一方的軍務(wù)。 宋 周密 齊東野語·端平襄州本末:“ 趙忠肅公 方 ,開閫 荊 襄 日久,軍民知其威聲。” 明 吾丘瑞 《運(yùn)甓記·瑯琊就鎮(zhèn)》:“孤家欽承朝命,渡 淮 開閫,顓候到來,商議起程?!?清 昭梿 嘯亭雜錄·楊時(shí)齋提督:“國家昇平日久,提、鎮(zhèn)皆由武科積勞以致開閫,初未嫺於武略者居多。”
《國語辭典》:典座  拼音:diǎn zuò
佛寺中負(fù)責(zé)寺院雜事或烹飪食物職責(zé)的人。《大宋僧史略。卷中》:「次典座者,謂典主床座,凡事舉座一色以攝之,乃通典雜事也。」
《漢語大詞典》:典職(典職)
掌管政事。史記·伯夷列傳:“ 堯 將遜位,讓於 虞舜 , 舜 禹 之閒,岳牧咸薦,乃試之於位,典職數(shù)十年,功用既興,然后授政?!?span id="6p9b9dr" class="book">《后漢書·章帝紀(jì)》:“司空 融 典職六年,勤勞不怠。”
分類:掌管政事
《漢語大詞典》:司典
(1).掌管典籍。指史官。左傳·昭公十五年:“且昔而高祖 孫伯黶 司 晉 之典籍……女司典之后也,何故忘之?”
(2).掌管刑典的官吏。《文選·王粲〈從軍詩〉之二》:“涼風(fēng)厲秋節(jié),司典告詳刑?!?呂延濟(jì) 注:“孟秋之月,涼風(fēng)至,言將順秋氣而行殺罰。故主司告以詳刑之事?!?/div>
《國語辭典》:三副  拼音:sān fù
船員的職務(wù)名稱。次于二副,掌管航用儀器、圖書等。
《國語辭典》:典據(jù)(典據(jù))  拼音:diǎn jù
1.典故來源。晉。范寧 春秋谷梁集解序:「釋《谷梁傳》者雖近十家,皆膚淺末學(xué),不經(jīng)師匠,辭理典據(jù),既無可觀。」《舊唐書。卷八九。列傳。王方慶》:「每所酬答,咸有典據(jù)。」
2.掌理、占據(jù)?!逗鬂h書。卷七八?;抡吡袀?。張讓》:「其源皆由十常侍多放父兄、子弟、婚親、賓客典據(jù)州郡,辜榷財(cái)利,侵掠百姓,百姓之冤無所告訴,故謀議不軌,聚為盜賊?!?/div>
《漢語大詞典》:正父
(1).指 周成王 之父 武王 。書·洛誥:“篤敘乃正父,罔不若予,不敢廢乃命?!?孔穎達(dá) 疏:“正父謂 武王 ,言其德正,故稱正父?!币徽f,泛指官長。 孫星衍 疏:“正者,政人。父者,説文云:‘家長率教者?!歉笧殚L也。《詩傳》云:‘天子謂同姓諸侯、諸侯謂同姓大夫,皆曰父?!?br />(2).司馬之官。掌管軍政和軍賦。逸周書·成開:“三,正父登過,過慎於武,設(shè)備無盈?!?孔晁 注:“正父,司馬之官?!?br />(3).指 正考父 。 春秋 時(shí) 宋 人,歷佐 戴 、 武 、 宣 三公,位為上卿。 漢 王粲 《正考父贊》:“恂恂 正父 ,應(yīng)德孔盛。身為國卿,族則公姓?!?/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