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10詞典 1分類詞匯 9
《國語辭典》:曲折  拼音:qū zhé
1.彎曲回轉(zhuǎn)。如:「登山隊(duì)沿著曲折的小徑攀上頂峰?!埂独蠚堄斡洝返谝换兀骸赣侄紟Я饲Ю镧R,攜了毯子,由后面扶梯曲折上去?!埂都t樓夢(mèng)》第一七、一八回:「外面卻是桑、榆、槿、柘,各色樹稚新條,隨其曲折,編就兩溜青籬。」
2.事物的隱情。如:「此事內(nèi)情頗有曲折?!埂独蠚堄斡洝返谌兀骸钢劣谄渲星?,亦非傾蓋之間所能盡的,容慢慢的做個(gè)說帖呈覽,何如?」
3.挫折、波折。如:「他曲折坎坷的一生,令人同情?!?/div>
《漢語大詞典》:龍?bào)叮報(bào)叮?/div>
(1).易·擊辭下:“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龍蛇之蟄,以存身也?!焙笠蛞浴褒?bào)丁敝盖臁?南朝 宋 謝靈運(yùn) 《富春渚》詩:“懷抱既昭曠,外物徒龍?bào)??!?唐 李白 《金門答蘇秀才》詩:“棲巖君滅寂,處世余龍?bào)??!?明 陳子龍 《吳興道中》詩:“歲晏戒霜露,我道惟龍?bào)丁!?br />(2).指以屈求伸,走捷徑。 唐 閻防 《宿岸道人精舍》詩:“愿言捨塵事,所趣非龍?bào)?。?/div>
《漢語大詞典》:屈體(屈體)
(1).謂降低身分。 漢 桓寬 鹽鐵論·褒賢:“萬乘之主,莫不屈體卑辭重幣請(qǐng)交,此所謂天下名士也。” 宋 蘇軾 《張文定公墓志銘》:“自將相公卿宿貴之人,皆爭屈體以收禮后輩。”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宦娘:“宿當(dāng)不妨,但少牀榻;不嫌屈體,便可藉藁?!?br />(2).猶屈膝。指屈服、投降。北齊書·顏之推傳:“嗟將相之骨鯁,皆屈體於犬羊?!?唐 李白 《贈(zèng)新平少年》詩:“屈體若無骨,壯心有所憑?!?span id="shyuiqo" class="book">《金瓶梅詞話》第四九回:“請(qǐng)巡按屈體求榮?!?br />(3).彎曲身軀。 晉 干寶 搜神記卷十一:“宿昔之間,便有大梓木生於二冢之端,旬日而大盈抱,屈體相就,根交於下,枝錯(cuò)於上。”
《漢語大詞典》:低折
低頭折腰。指屈心順服。 五代 齊己 《勉吟僧》詩:“忍著袈裟把名紙,學(xué)他低折五侯門。” 五代 王仁裕 開元天寶遺事·依冰山:“進(jìn)士 張彖 者, 陜州 人也,力學(xué)有大名,志氣高大,未嘗低折於人?!?宋 林逋 《寄孫仲簿公》:“低折 滄洲 簿,無書整兩春。馬從同事借,妻怕罷官貧。”
《國語辭典》:蜷伏  拼音:quán fú
彎曲縮伏。如:「小狗困了,蜷伏在墻角。任你如何挑逗,它就是懶得理。」
《國語辭典》:蜷伏(踡伏)  拼音:quán fú
彎曲而縮伏。明。李時(shí)珍《本草綱目。卷五一。獸部。風(fēng)貍》:「晝則蜷伏不動(dòng)如猬,夜則因風(fēng)騰躍甚捷?!?/div>
《漢語大詞典》:屈腰
折腰。指屈身事人。 唐 韓翃 《家兄自山南罷歸獻(xiàn)詩敘事》:“空嗟鑷鬚日,猶是屈腰年。”
《漢語大詞典》:曲摺
彎曲。亦指屈膝。隱居通義·詩歌七引 元 李謙思 《讀文山詩作》詩:“南人不識(shí)兩膝貴,曲摺百態(tài)卑且勞?!?/div>
《國語辭典》:撳頭低(撳頭低)  拼音:qìn tóu dī
撳,按壓。「撳頭低」指以手硬壓,使之低頭。喻指屈服?!妒幙苤尽返谒幕兀骸戈愊U婺菑P極刁猾,他豈肯一番廝打之后,便這般撳頭低?!?/div>
《國語辭典》:手指字母  拼音:shǒu zhǐ zì mǔ
一種手語。用手指屈伸的各種姿勢(shì),代表不同的字母,用以組成文字,供聾啞人溝通和傳遞思想。
《國語辭典》:手語(手語)  拼音:shǒu yǔ
1.以手勢(shì)示意。唐。裴铏《昆崙奴》:「知郎君穎悟,必能默識(shí),所以手語耳。」《聊齋志異。卷三。夜叉國》:「徐再與手語,夜叉似微解?!?br />2.以手的姿勢(shì)或動(dòng)作示意的語言。用來教誨聾啞兒童,為聾啞與聾啞、或聾啞與諳手語的常人間溝通思想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