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532,分36頁顯示  上一頁  1  2  4  5  6  7 下一頁
詞典(續(xù)上)
一拜
拜跪
羅拜
拜官
禮拜
拜受
拜表
拜起
拜章
虎拜
拜貺
拜書
膜拜
重拜
拜掃
《駢字類編》:一拜
書:太甲伊尹拜手稽首。疏:奇拜者,謂君答臣一拜也。 后漢書陳忠傳:昔韓嫣托副車之乘。受馳視之使。江都誤為一拜。而嫣受歐刀之誅。宋書禮志:漏上四刻,侍中奏外辦。皇帝服袞冕之服 升太極殿。臨軒,南面。謁者前北面一拜,跪奏:大鴻臚臣某稽首言,群臣就位,謹(jǐn)具。侍中稱制曰可。 宋史王顯傳:時(shí)車駕上陵,顯謂賓佐曰:余年位偕極,今天子道出虎牢,不得一拜屬車之塵,是遺恨也。元稹廟之神詩見一祝下。 李洞吊侯圭常侍詩:三堂一拜遇,四海兩心知。李群玉送崔使君蕭山禱雨甘澤遽降詩:謝公一拜敬亭祠,五馬旋歸下散絲。李咸用別李將軍詩:一拜虬??便受恩,宮門細(xì)柳五遙春。
《國語辭典》:拜跪  拼音:bài guì
兩膝跪地而拜,是自古沿襲下來的最敬禮。如:「過年祭祖,父母總要求我們行拜跪之禮?!埂队罉反蟮鋺蛭娜N。張協(xié)狀元。第一四出》:「明日恁地,神前拜跪。神還許妾嫁君時(shí),覓一個(gè)圣杯?!?/div>
分類:兩膝沿襲
《國語辭典》:羅拜(羅拜)  拼音:luó bài
圍著叩拜。唐。白居易祭崔相公文〉:「平生親友,羅拜柩前?!埂度龂萘x》第二九回:「孫策見官民俱羅拜于水中,不顧衣服,乃勃然大怒。」
《國語辭典》:拜官  拼音:bài guān
授官?!段宕菲皆?。周史》卷下:「及募民有入粟者,使得拜官?!?/div>
分類:拜官授官
《國語辭典》:禮拜(禮拜)  拼音:lǐ bài
1.對(duì)所信仰的宗教神圣物行敬拜禮。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排調(diào)》:「何次道往瓦官寺禮拜甚勤,阮思曠語之曰:『卿志大宇宙,勇邁終古?!弧?br />2.基督教徒每星期日聚眾集會(huì),對(duì)上帝敬拜的儀式。如:「這個(gè)禮拜天,你要不要到教堂去做禮拜?」
3.教徒稱星期日為「禮拜日」,一個(gè)星期為一個(gè)禮拜。
《國語辭典》:拜受  拼音:bài shòu
1.接受他人的拜禮或贈(zèng)予的敬辭。《大宋宣和遺事。利集》:「令帝謝恩。帝拜受,使人持其物同歸?!埂都t樓夢(mèng)》第六八回:「又命周家的從包袱里取出四疋上色尺頭、四對(duì)金珠簪環(huán)為拜禮。尤二姐忙拜受了?!?br />2.古代一種禮儀。主人敬酒時(shí),賓客于西階上拜而接受所敬之酒?!抖Y記。鄉(xiāng)飲酒義》:「拜至、拜洗、拜受、拜送、拜既,所以致敬也?!?/div>
《國語辭典》:拜表  拼音:bài biǎo
古代臣子上呈奏章,必先跪拜于地,以示尊敬,故上表稱為「拜表」。晉。羊祜〈讓開府表〉:「謹(jǐn)觸冒拜表,惟陛下察匹夫之志不可奪。」晉。李密〈陳情表〉:「臣不勝犬馬怖懼之情,謹(jǐn)拜表以聞?!?/div>
《漢語大詞典》:拜起
跪拜起立。古時(shí)多為祭拜或行禮的一種儀態(tài),常多次重復(fù)。 漢 朱浮 《為幽州牧與彭寵書》:“豈有身帶三綬,職典大邦,而不顧恩義,生心外叛者乎……行步拜起,何以為容?” 漢 應(yīng)璩 《與廣川長岑文瑜書》:“知恤下人,躬自暴露,拜起靈壇,勤亦至矣?!?清 袁枚 隨園詩話卷五:“﹝ 翁照 ﹞平生有謙癖,拜起紆遲。”
《漢語大詞典》:拜章
(1).拜受慰問表彰。國語·魯語下:“《四牡》,君之所以章使臣之勤也,敢不拜章?!?span id="kobrixq" class="book">《四牡》,詩·小雅篇名,傳為勞問使臣之作。
(2).上給皇帝的奏章;上奏章。南史·蕭子云傳:“﹝ 子云 ﹞年十二, 齊 建武 四年,封 新浦縣侯 。自製拜章,便有文采?!?唐 劉禹錫 《賀赦表》:“新歲拜章,遙獻(xiàn) 南山 之壽。” 金 元好問 《禮部閑閑趙公秉文》:“每聞一事可便民,一士可擢用,大則拜章,小則為當(dāng)路者言,殷勤鄭重,不能自已?!?br />(3).對(duì)鬼神的祈禱文。 宋 郭彖 睽車志卷一:“ 段氏 母病, 賁 為拜章祈福。”
《國語辭典》:虎拜  拼音:hǔ bài
召穆公名虎,周宣王時(shí),討平淮夷之亂有功,宣王賜以山川土田,召穆公拜稽首而謝,故后稱臣下朝拜天子為「虎拜」?!对娊?jīng)。大雅。江漢》:「虎拜稽首,天子萬年?!埂队讓W(xué)瓊林。卷一。朝廷類》:「皇帝即位曰龍飛,人臣覲君曰虎拜?!?/div>
《漢語大詞典》:拜貺(拜貺)
拜受賜與。國語·魯語下:“今伶簫詠歌及《鹿鳴》之三,君之所以貺使臣,臣敢不拜貺?!?韋昭 注:“貺,賜也?!?span id="1idtldx" class="book">《禮記·聘義》:“北面拜貺。” 孔穎達(dá) 疏:“貺,謂惠賜也?!?宋 王明清 《揮麈三錄》卷二:“取七寶杯,令 喬 手擎滿酌,并以杯賜之。外祖拜貺而出?!?/div>
分類:拜受賜與
《漢語大詞典》:拜書(拜書)
寫信給別人的敬詞。 唐 韓愈 《上賈滑州書》:“遂拜書家僕,待命於 鄭 之逆旅?!?前蜀 韋莊 《送崔郎中往使西川行在》詩:“拜書辭玉帳,萬里劍關(guān)長?!?宋 陳亮 《與章德茂侍郎書》:“方圖拜書,乃辱八月一日所賜臺(tái)翰,捧讀再四,惶恐無地。”
分類:寫信敬詞
《國語辭典》:膜拜  拼音:mó bài
跪在地上舉兩手伏地敬拜。唐。白居易〈和微之詩。和送劉道士游天臺(tái)〉詩:「齋心謁西母,膜拜朝東君?!埂度辶滞馐贰返谌呕兀骸咐虾蜕兄坏孟蚯澳ぐ萘司虐?,說道:『且辭別了恩人,不死,當(dāng)以厚報(bào)!』」
《漢語大詞典》:重拜
猶再拜。左傳·襄公四年:“吾子舍其大,而重拜其細(xì)。敢問何禮也?” 楊伯峻 注:“重拜,一再而三拜也。”國語·魯語下:“君貺使臣以大禮,重之以六德,敢不重拜!”
《國語辭典》:拜掃(拜掃)  拼音:bài sǎo
掃墓、上墳。唐。柳宗元寄許京兆孟容書〉:「近世禮重拜掃,今已闕者四年矣。」《浮生六記。卷一。閨房記樂》:「墓在西跨塘福壽山祖塋之側(cè),每年春日,必挈蕓拜掃。」
分類:掃墓上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