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532,分36頁顯示  上一頁  10  11  12  13  14  16  17  18  19 下一頁
詞典(續(xù)上)
拜發(fā)
拜會
拜本
幾拜
拜服
拜歲
拜影
奉拜
興拜
漢拜
策拜
拜閣
拜假
拜求
拜璧
《漢語大詞典》:拜發(fā)(拜發(fā))
謄好奏疏,供在案上,焚香叩拜后發(fā)出。兒女英雄傳第三回:“卻説那 河 臺一面委員摘去 安老爺 的印信,一面拜發(fā)摺子,由馬上飛遞而來?!?姚雪垠 《李自成》第二卷第十九章:“凝思片刻,他低下頭來,看看 鄭崇儉 拜發(fā)奏疏的日期,計算一下?!?/div>
《國語辭典》:拜會(拜會)  拼音:bài huì
拜訪會面?!度龂萘x》第三七回:「備永慕先生,無緣拜會?!埂度辶滞馐贰返谌兀骸竿砩醚隼舷壬?,只是無緣,不曾拜會?!?/div>
《漢語大詞典》:拜本
向皇帝上奏本。《天雨花》第七回:“為官三載思親甚,拜本陳情告養(yǎng)親。君王以孝治天下,準其終養(yǎng)轉(zhuǎn)回程?!?/div>
《韻府拾遺 卦韻》:幾拜(幾拜)
凈住子:已得幾過屈身禮佛幾拜,已得幾過屈身禮法、禮僧?
《國語辭典》:拜服  拼音:bài fú
佩服、敬服。如:「他的才華著實讓我另眼相看,拜服之至?!埂段拿餍∈贰返谒摹鸹兀骸缸佑傻嚷牭盟麄兡前愀哒摚呀?jīng)拜服到地,如何還敢班門弄斧?」
《漢語大詞典》:拜歲(拜歲)
拜年。 魯迅 《集外集·〈奔流〉編校后記九》:“譬如要辦 上海 居民所最愛看的‘大出喪’,本來算不得烏托邦的空想,但若腳色都回家拜歲去了,就必然底地出不出來?!?/div>
分類:拜年
《漢語大詞典》:拜影
每逢年節(jié)及祖先忌日,子孫對祖宗的畫像叩拜。紅樓夢第三一回:“老太太和舅母那日想是才拜了影回來?!?/div>
《國語辭典》:奉拜  拼音:fèng bài
祭拜?!段饔斡洝返谝痪呕兀骸溉叵埋R奉拜,那禪師用手攙道:『圣僧請起。失迎、失迎。』」
《駢字類編》:興拜(興拜)
左傳:趙孟賦常棣,穆叔、子皮及曹大夫興拜,舉兕爵曰:小國賴子,知免于戾矣。
《漢語大詞典》:漢拜(漢拜)
漢 人的拜儀。金史·禮志八:“公服則用 漢 拜,便服則各用本俗之拜?!?/div>
《漢語大詞典》:策拜
謂帝王以策書命官。 唐 康駢 劇談錄·命相日雨雹:“ 崔相國 、 豆盧相國 同日策拜?!?宋 王讜 唐語林·補遺四:“宿直者,離家獨宿,人情所貴,其人初蒙策拜,故以此相處?!?/div>
《漢語大詞典》:拜閣(拜閣,拜閤)
亦作“ 拜閤 ”。 魏 晉 南北朝 婚俗,婚后,新郎禮拜于女家,女家為之宴集。猶后來之拜門。 晉 干寶 搜神記卷四:“婦年可十八九,姿容婉媚,便成。三日,經(jīng)大會客,拜閣。四日,云:‘禮既有限,發(fā)遣去?!?span id="wjho01g" class="book">《北史·畢義云傳》:“及 義云 成婚之夕,眾禮備設(shè),剋日拜閤,鳴騶清路,盛列羽儀,兼差臺吏二十人,責(zé)其鮮服,侍從車后。” 唐 段成式 《婚雜儀注》:“ 北朝 昏禮,壻拜閣日,嫁親婦女畢集,各以杖打壻,為戲樂,至有大委頓。”
《漢語大詞典》:拜假
拜授臨時官爵。逸周書·克殷:“ 叔振 奏拜假,又陳常車。 周公 把大鉞, 召公 把小鉞以夾王?!?a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三國志·魏志·鄧艾傳》:“銜命征行,奉指授之策,元惡既服,至于承制拜假,以安初附,謂合權(quán)宜?!?span id="p6skhew" class="book">《新唐書·河間王孝恭傳》:“明年,拜 信州 總管,承制得拜假。”
分類:臨時官爵
《漢語大詞典》:拜求
拜謁請求;祈求。舊題 唐 柳宗元 《龍城錄·韓仲卿夢曹子建求療》:“ 韓仲卿 一日夢一烏幘少年,風(fēng)姿磊落,神仙人也,拜求 仲卿 ?!?魯迅 《彷徨·祝?!?/span>:“這是 魯鎮(zhèn) 年終的大典,致敬盡禮,迎接福神,拜求來年一年中的好運氣的?!?/div>
《漢語大詞典》:拜璧
春秋 時, 楚共(恭)王 有寵子五人,自己不能確定由誰繼承王位。于是遍祭名山大川,請神擇定,并以璧示之曰:“當璧而拜者,神所立也,誰敢違之?”祭畢,密埋璧于祖廟廳堂里,令五子齋,并以次第入拜。結(jié)果,小兒子幾次跪拜都壓在璧紐上,后繼位為 楚平王 。事見左傳·昭公十三年。后因以“拜璧”為立太子的典故。 唐 王維 《恭懿太子挽歌》:“何悟藏環(huán)早,纔知拜璧年?!?/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