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532,分36頁顯示  上一頁  6  7  8  9  10  12  13  14  15 下一頁
詞典(續(xù)上)
拜年
拜師
拜識(shí)
正拜
雙拜
崇拜
四拜
兒拜
降拜
拜臺(tái)
拜禱
相拜
加拜
拜州
拜門
《國語辭典》:拜年  拼音:bài nián
新年行禮慶賀的禮俗。新年期間,親友往來,彼此登門道賀,稱為「拜年」。《儒林外史》第二一回:「我年紀(jì)老了,這天氣冷,我不能親自來替親家拜年。」
《國語辭典》:拜師(拜師)  拼音:bài shī
1.拜人為師?!都t樓夢(mèng)》第四八回:「既要作詩,你就拜我作師。我雖不通,大略也還教得起你?!挂卜Q為「拜老師」。
2.古時(shí)老師收錄弟子時(shí),弟子初見老師時(shí)所行的禮儀。
《漢語大詞典》:拜識(shí)(拜識(shí))
(1).拜見認(rèn)識(shí)。《元典章·臺(tái)綱二·禁治察司等例》:“任所并巡按去處,并不得拜識(shí)親眷,因而受人獻(xiàn)賀財(cái)物,如違,以贓論?!?span id="160r6og" class="book">《水滸傳》第九四回:“只因無個(gè)門路,不獲拜識(shí)尊顏。” 歐陽予倩 《桃花扇》第一場(chǎng):“想不到江湖上有這樣磊落光明的豪杰,那一定要去拜識(shí)。”
(2).結(jié)拜兄弟;要好朋友。 賀敬之 等《慣匪周子山》第一場(chǎng):“我在民團(tuán)上拜識(shí)可多哩?!?/div>
《漢語大詞典》:正拜
指正式拜官。 宋 朱弁 曲洧舊聞卷三:“ 忠宣 正拜后,嘗留 晁美叔 同匕筯?!?/div>
分類:正式拜官
《駢字類編》:雙拜(雙拜)
黃滔賀清源仆射新命詩見三臺(tái)下。
《國語辭典》:崇拜  拼音:chóng bài
1.敬仰佩服?!段拿餍∈贰返谌寤兀骸复蠹疑套h要想做幾樁驚天動(dòng)地的事業(yè),好待后人鑄個(gè)銅像,崇拜他們?!?br />2.尊崇拜授。如授爵位、上尊號(hào)等?!赌淆R書。卷一六。百官志》:「臨軒崇拜、改號(hào)格制、蒞官銓選?!?br />3.基督教徒聚集禮拜上帝稱為「崇拜」。如:「主日崇拜」。
《國語辭典》:四拜  拼音:sì bài
1.加重的拜禮?!稇?zhàn)國策。秦策一》:「嫂蛇行匍伏,四拜自跪而謝?!埂端疂G傳》第二三回:「哥哥不棄武二時(shí),就此受武二四拜,拜為義兄?!?br />2.四度被任命。《新唐書。卷二二三。奸臣傳下。崔胤傳》:「四拜宰相,世謂『崔四入』?!?/div>
《國語辭典》:兒拜(兒拜)  拼音:ér bài
子女對(duì)父母所行的拜禮。漢。伶玄〈趙飛燕外傳〉:「婕妤事后,常為兒拜?!?/div>
《漢語大詞典》:降拜
下堂拜賓。《禮記·喪大記》:“徹帷,男女奉尸夷于堂,降拜?!?孔穎達(dá) 疏:“降拜者,降,下也,既陳於堂則適子下堂拜賔也?!?span id="zrkm1ia" class="book">《國語·晉語四》:“明日宴, 秦伯 賦《采菽》, 子餘 使公子降拜?!?韋昭 注:“降,下堂也?!?/div>
《國語辭典》:拜臺(tái)(拜臺(tái))  拼音:bài tái
1.墳前用來擺設(shè)祭品的石臺(tái)。
2.放在靈前作為祭祀時(shí)跪拜的板臺(tái)。
《國語辭典》:拜禱(拜禱)  拼音:bài dǎo
跪拜祈禱?!段饔斡洝返谝欢兀骸笣M寺中僧尼道俗,士人工賈,無一人不拜禱道:『好菩薩!好菩薩!』」《初刻拍案驚奇》卷八:「弟子虔誠拜禱,伏望菩薩大慈大悲救苦救難,廣大靈感?!?/div>
分類:跪拜祈禱
《漢語大詞典》:相拜
互相行拜禮。儀禮·鄉(xiāng)飲酒禮:“司正立于楹間以相拜,皆揖復(fù)席?!?唐 韓愈 《此日足可惜贈(zèng)張籍》詩:“禮終樂亦闋,相拜送於庭?!?/div>
分類:拜禮
《韻府拾遺 卦韻》:加拜
宋書江夏王義恭傳:臣等參議,謂不應(yīng)有加拜之禮。
《分類字錦》:拜州
楊萬里知常州謝表:心乎愛君而直前,慨然臨事而妄發(fā)。尋將母以告歸,乃拜州而得請(qǐng)。
分類:郡守
《國語辭典》:拜門(拜門)  拼音:bài mén
1.登門拜謝。語本《孟子。滕文公下》:「大夫有賜于士,不得受于其家,則往拜其門?!?br />2.新婚夫婦,在婚后三日或七朝九日,回女方拜見岳家。宋。孟元老《東京夢(mèng)華錄。卷五。娶婦》:「婿往參婦家,謂之『拜門』。」宋。吳自牧《夢(mèng)粱錄。卷二○。嫁娶》:「其兩新人于三日或七朝九日,往女家行拜門禮?!?br />3.拜在有名望或有權(quán)勢(shì)者的門下,自稱門生?!抖昴慷弥脂F(xiàn)狀》第九一回:「趙嘯存由福建藩司升坐了福建巡撫。伯芬一面寫了稟帖去賀任,順便繳還憲帖;另外備了一份門生帖子,夾在里面寄去,算是拜門?!?/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