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532,分36頁顯示  上一頁  1  3  4  5  6 下一頁
典故(續(xù)上)
鄭眾不拜
周公拜前,魯公拜后
竹宮望拜
詞典
再拜
拜賜
拜命
拜手
百拜
下拜
拜舞
拜恩
不拜
拜上
拜嘉
瞻拜
典故
鄭眾不拜

相關(guān)人物
鄭眾


《后漢書》卷三十六《鄭興傳》附《鄭眾傳》
眾字仲師?!榔匠?,辟司空府,以明經(jīng)給事中,再遷越騎司馬,復(fù)留給事中。是時(shí)北匈奴遣使求和親。八年,顯宗遣眾持節(jié)使匈奴。眾至北庭,虜欲令拜,眾不為屈。單于大怒,圍守閉之,不與水火,欲脅服眾。眾拔刀自誓,單于恐而止,乃更發(fā)使隨眾還京師。朝議復(fù)欲遣使報(bào)之,……其后帝見匈奴來者,問眾與單于爭禮之狀,皆言匈奴中傳眾意氣壯勇,雖蘇武不過。乃復(fù)召眾為軍司馬,使與虎賁中郎將馬廖擊車師。

例句

蘇武持節(jié),鄭眾不拜。 李瀚 蒙求

典故
周公在前魯公后
 
周公拜前,魯公拜后

相關(guān)人物
周公


《春秋公羊傳注疏》卷十四〈文公·十三年〉~77~
周公何以稱大廟于魯?封魯公以為周公也。周公拜乎前。魯公拜乎后。曰:「生以養(yǎng)周公,死以為周公。」?jié)h·何休解詁:「始受封時(shí)拜于文王廟也。《尚書》曰『用命賞于祖』是也。父子俱拜者,明以周公之功封魯公也?!?/span>
典故
竹宮望拜

相關(guān)人物
劉徹(漢武帝)


《漢書》卷二十二《禮樂志》
「以正月上辛用事甘泉圜丘,使童男女七十人俱歌,昏祠至明。夜常有神光如流星止集于祠壇,天子自竹宮而望拜,百官侍祠者數(shù)百人皆肅然動(dòng)心焉?!谷龂鴧?#183;韋昭注:「以竹為宮,天子居中?!固?#183;顏師古注:「《漢舊儀》云竹宮去壇三里?!?/span>

例句

竹宮時(shí)望拜,桂館或求仙。 杜甫 覆舟二首

《國語辭典》:再拜  拼音:zài bài
1.古代禮儀,拜而又拜,表示恭敬之意。書信中用為對尊長或朋友的敬語。漢。司馬遷 報(bào)任少卿書:「書不能悉意,略陳固陋。謹(jǐn)再拜。」?jié)h。揚(yáng)雄〈劇秦美新〉:「諸吏中散大夫臣雄稽首再拜?!?br />2.第二拜。如:「一拜天地,再拜高堂?!?/div>
《國語辭典》:拜賜(拜賜)  拼音:bài cì
拜謝別人的贈(zèng)予?!抖Y記。玉藻》:「大夫拜賜而退,士待諾而退?!顾巍?a href='PoemIndex.aspx?author=24788' target='_blank'>宋祁 〈九日侍宴大清樓〉詩:「省收行步玉,拜賜儼華裾?!?/div>
《國語辭典》:拜命  拼音:bài mìng
1.受命,指拜官任職?!蛾悤>砭?。列傳。歐陽頠》:「欲令出嶺,蕭勃留之,不獲拜命?!固?。岑參送顏平原〉詩:「吾兄鎮(zhèn)河朔,拜命宣皇猷?!?br />2.謙稱不能完成所交付的使命?!蹲髠鳌Gf公十一年》:「孤實(shí)不敬,天降之災(zāi),又以為君憂,拜命之辱?!?/div>
《漢語大詞典》:拜手
亦稱“ 拜首 ”。 古代男子跪拜禮的一種。跪后兩手相拱,俯頭至手。書·太甲中:“ 伊尹 拜手稽首?!?孔 傳:“拜手,首至手。”《漢書·郊祀志下》:“尸臣拜手稽首曰:‘敢對揚(yáng)天子丕顯休命?!?唐 王維 《送陸員外》詩:“拜手辭上官,緩步出南宮。” 唐 李白 《比干碑》:“ 天寶 十祀,余尉於 衛(wèi) ,拜首祠堂,魄感精動(dòng)。”一本作“ 拜手 ”。 宋 道誠 釋氏要覽·禮數(shù):“拜首,謂以頭至手,即(周禮)第三空首拜也?!?清 顧炎武 日知錄·拜稽首:“古人席地而坐,引身而起,則為長跪。首至手則為拜手,手至地則為拜,首至地則為稽首,此禮之等也。” 郭沫若 《屈原》第五幕:“光明呀,我景仰你,我景仰你,我要向你拜手,我要向你稽首?!?/div>
《國語辭典》:百拜  拼音:bǎi bài
一種再三叩拜的古禮。后人在書簡中沿用為對師友長官的敬詞。《禮記。樂記》:「壹獻(xiàn)之禮,賓主百拜,終日飲酒而不得醉焉?!?jié)h。鄭玄。注:「百拜以喻多?!?/div>
《國語辭典》:下拜  拼音:xià bài
俯身而拜,以示敬意?!妒酚?。卷七五。孟嘗君傳》:「馮驩結(jié)轡下拜?!埂抖昴慷弥脂F(xiàn)狀》第九八回:「王伯丹見是先生來了,倒也知道敬重,親自迎了出來,先行下拜。」
《漢語大詞典》:拜舞
跪拜與舞蹈。古代朝拜的禮節(jié)。 漢 趙曄 《吳越春秋·勾踐歸國外傳》:“羣臣拜舞天顏舒,我王何憂能不移?!?唐 杜甫 《韋諷錄事宅觀曹將軍畫馬圖歌》:“盤賜將軍拜舞歸,輕紈細(xì)綺相追飛?!?span id="oqivtn6" class="book">《前漢書平話》卷上:“﹝ 高皇 ﹞加四人官了,四人拜舞謝恩?!?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局詐:“見天子坐殿上,爪牙森立。某拜舞已。上命賜坐,慰問殷勤?!?/div>
《漢語大詞典》:拜恩
拜謝恩賜。北史·王晞傳:“ 晞 言於王曰:‘受爵天朝,拜恩私第,自古以為干紀(jì)?!?明 高攀龍 《薛文清公傳》:“先生正色曰:‘安有受官公朝,而拜恩私門邪?’” 明 沈德符 野獲編補(bǔ)遺·列朝·總裁永樂大典:“上賜宴賞,拜恩者百四十七人?!?/div>
《漢語大詞典》:不拜
(1).古代以拜為謁見上級的禮節(jié)。武官披甲,屈伸不便,允許不拜。《禮記·曲禮上》:“介者不拜。”史記·絳侯周勃世家:“介胄之士不拜,請以軍禮見?!?br />(2).不接受任命。 晉 陶潛 《晉故征西大將軍長史孟府君傳》:“奉使京師,除尚書刪定郎,不拜?!?span id="sumdulg" class="book">《宋書·南平王穆鑠傳》:“﹝ 元嘉 ﹞二十六年,進(jìn)號平西將軍,讓不拜?!?宋 洪邁 《夷堅(jiān)乙志·劉若虛》:“后七年,始以特奏召試大廷,又入五等為助教,納敕不拜?!?/div>
《漢語大詞典》:拜上
(1).代人傳語致意或托人傳語致意的敬詞。《水滸傳》第二十回:“ 晁頭領(lǐng) 哥哥再三拜上大恩人:得蒙救了性命,見今做了 梁山泊 主都頭領(lǐng)。”儒林外史第二八回:“你拜上你家老爺,説 金老爺 的字是在京師王爺府里品過價(jià)錢的:小字是一兩一個(gè),大字是十兩一個(gè)?!?br />(2).拜上帝。 洪秀全 把基督教教義與農(nóng)民革命思想結(jié)合起來,組織拜上帝會(huì),后來即依靠這些會(huì)眾舉行 太平天囯 起義。 清 張漢 《鄂城紀(jì)事詩》:“二十五人同拜上,各歸司馬各投軍?!弊宰ⅲ骸鞍萆险撸萆系??!?/div>
《漢語大詞典》:拜嘉
(1).拜謝贊美。左傳·襄公四年:“《鹿鳴》,君所以嘉寡君也,敢不拜嘉?!?韋昭 注:“嘉,善也。” 唐 柳宗元 《同劉二十八院長述舊言懷》詩:“憲府初收跡,丹墀共拜嘉?!?br />(2).嘉惠;拜謝嘉惠。 宋 王安石 《謝葛源郎中啟》:“拜嘉已厚,論愧則多?!?清 趙翼 《錢充齋遠(yuǎn)餉永昌面作餅大嚼詩以志惠》:“何當(dāng)更拜嘉,庖人日繼肉。”
《國語辭典》:瞻拜  拼音:zhān bài
瞻仰禮拜。南朝宋。傅亮。為宋公至洛陽謁五陵表:「故老掩涕,三軍悽感,瞻拜之日,憤慨交集?!埂度龂萘x》第一六回:「久聞丞相威名,今夕幸得瞻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