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29詞典 1分類詞匯 28
《漢語大詞典》:辭伏(辭伏)
招供伏罪。續(xù)資治通鑒·元成宗元貞二年:“御史臺言:‘官吏受賂,初既辭伏,繼以審覈,而有司徇情,致令異辭者,宜加等論罪。’”
分類:招供伏罪
《漢語大詞典》:情招
指應(yīng)招供的事實。《初刻拍案驚奇》卷三六:“遂將情招一一供明,把奶子斃於杖下?!?/div>
分類:招供事實
《漢語大詞典》:首款
伏罪招供。宋書·范曄傳:“ 曄 倉卒怖懼,不即首款?!?/div>
分類:伏罪招供
《漢語大詞典》:指供
審訊人員指定被告按主觀性審判意圖招供
證人指出案犯特征,提供有關(guān)證據(jù)。例如:指供是審判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
《漢語大詞典》:招稱(招稱)
招認,招供。 明 李贄 《寄答留都書》:“然其中字字句句皆切中我之病,非但我時時供狀招稱,雖與我相處者亦洞然知我所患之癥候如此也?!?span id="wu2ll0k" class="book">《醒世恒言·張廷秀逃生救父》:“那強盜一一招稱,只有五個,并無別人。”
分類:招認招供
《漢語大詞典》:質(zhì)供(質(zhì)供)
對質(zhì)、招供。 清 袁枚 續(xù)新齊諧·溫將軍:“其家人從窗外聚俟,靜以聽之。更餘作聲,皆質(zhì)供語也?!?/div>
《國語辭典》:招解  拼音:zhāo jiè
古時各州縣將死囚錄供后,解往省城交官復(fù)審,稱為「招解」?!稓J定大清會典事例。卷八四四。刑部。刑律斷獄》:「凡各省州縣招解逆匪兇盜,罪應(yīng)斬梟立決?!?/div>
《漢語大詞典》:招證(招證)
招供對證。《元典章·刑部四·戲殺》:“為爭私和物折鈔店舍,事發(fā)到官,捕到一干人,招證完備?!?元 無名氏 《硃砂擔(dān)》第四折:“ 鐵旛竿 白正 ,你今對吾神招證明白。”
分類:招供對證
《漢語大詞典》:誣攀(誣攀)
亦作“ 誣扳 ”。
(1).招供的時候憑空牽扯別人。二刻拍案驚奇卷十五:“今日有個下處主人 江溶 ,被海賊誣扳,吏典熟知他是良善人戶,必是仇家所陷。” 清 林則徐 《籌議嚴禁鴉片章程折》:“一則以犯者太多,有不可勝誅之勢,若議刑過重,則弄法滋姦,恐訐告誣攀,賄縱索詐之風(fēng),因而愈熾?!?br />(2).泛指憑空攀扯。 魯迅 《且介亭雜文·儒術(shù)》:“經(jīng)其推勘,已知前出的《王若虛傳》文,上半據(jù) 元好問 《內(nèi)翰王公墓表》,后半?yún)s全取 劉祁 自作的歸潛志,被誣攀之說所蒙蔽了。”
《國語辭典》:跪鎖子(跪鎖子)  拼音:guì suǒ zi
古代的酷刑。在膝下置鐵鏈,使罪犯痛苦而招供。也稱為「跪鏈子」。
《漢語大詞典》:伏詞(伏詞)
招供之詞。續(xù)資治通鑒·元世祖至元二十八年:“今自 云南 回,臣與省臣閲其伏詞,為罪甚微,宜復(fù)其妻子?!?/div>
分類:招供
《國語辭典》:逼供  拼音:bī gōng
強迫嫌犯招認。如:「偵訊刑案,要講求證據(jù),不可逼供?!?/div>
《漢語大詞典》:逼供信
謂用酷刑或威脅等手段強迫招供,一有供詞即信以為真,據(jù)以定案。 巴金 《要有個藝術(shù)民主的局面》:“他們搞武斗,搞逼供信,搞打砸搶,制造冤案、假案。” 老鬼 《血色黃昏》二五:“以上材料,內(nèi)容屬實,全系我自己交代。辦案人員不存在逼供信的問題?!?/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