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156詞典 2分類詞匯 154
《漢語大詞典》:文彥
有文才德行的人。 明 劉基 《送駱起源之新城知縣任》詩:“ 西江 富文彥,其俗淳以良?!?田北湖 《論文章源流》:“自征伐以來,右文為治,務(wù)弱其民,而尚武之風(fēng),澌滅殆盡,遂以‘士’字屬文彥之專稱,謬推為四民之首?!?/div>
《漢語大詞典》:中君
(1).指才德平常的君主。荀子·臣道:“事圣君者,有聽從無諫爭;事中君者,有諫爭無諂諛,事暴君者,有補(bǔ)削無撟拂?!?span id="r11xzgh" class="book">《漢書·張敞傳》:“夫小國中君,猶有奮不顧身之臣,況於明天子乎!”
(2).指心。 宋 蘇舜欽 《夜中》詩:“夜分眾諠死,耿耿抱真履,中君湛以寧,不為外官使?!?/div>
《漢語大詞典》:冒進(jìn)(冒進(jìn))
(1).才德不稱而求仕進(jìn)。陳書·徐陵傳:“冒進(jìn)求官,誼競不已?!?唐 司空圖 《月下留丹灶》詩序:“吾知挾邪佞以冒進(jìn)者,亦當(dāng)膽慄自廢,豈俟圖鼎然犀而后辨姧妖之詭態(tài)哉!” 宋 陳亮 《吏部侍郎章公德文行狀》:“諸所進(jìn)用,必考其實(shí),使一時(shí)虛名求售者不得冒進(jìn)。” 清 梅曾亮 《臣事論》:“賤者量其力,而無皇皇於冒進(jìn)之意?!?br />(2).冒險(xiǎn)行進(jìn)。朱子語類卷七六:“凡有險(xiǎn)阻,只認(rèn)冒進(jìn)而無難?!?柳青 《銅墻鐵壁》第十三章:“他們竟敢單刀直入,沿著一條大路冒進(jìn)?!?br />(3).超過具體條件和實(shí)際情況的可能,工作開始得過早,進(jìn)行得過快。 毛澤東 《關(guān)于農(nóng)業(yè)互助合作的兩次談話》:“要典型試辦,不能冒進(jìn)?!?草明 《乘風(fēng)破浪》第一章:“聽說去年計(jì)劃冒進(jìn),今年哪還能多?”
《漢語大詞典》:稱身(稱身)
謂衡量自己的才德。晏子春秋·問上二十:“稱身就位,計(jì)能受祿。” 張純一 校注:“言衡量自身之才德所堪任者以就位?!?/div>
《國語辭典》:俊德  拼音:jùn dé
大德?!稌?jīng)。堯典》:「克明俊德,以親九族?!挂沧鳌妇隆埂?/div>
《漢語大詞典》:妙質(zhì)(妙質(zhì))
美的資質(zhì)、才德。 漢 禰衡 《鸚鵡賦》:“體金精之妙質(zhì)兮,合火德之明煇?!?晉 陸云 《與陸典書》:“唯大人挺自然之妙質(zhì),稟淵姿之弘毅?!?宋 王安石 《思王逢原》詩:“妙質(zhì)不為平世得,微言惟有故人知?!?明 李東陽 《送石邦彥檢討序》:“雖有美才妙質(zhì),卒歸於無所用之地。”
《漢語大詞典》:墻仞(牆仞)
論語·子張:“夫子之墻數(shù)仞,不得其門而入,不見宗廟之美,百官之富?!币庵^ 孔子 之才德不可企及,后因以“墻仞”喻賢者之門。 唐 劉禹錫 《上中書李相公絳啟》:“伏自不窺墻仞,九年于茲?!?宋 蘇軾 《賀孫樞密啟》:“某限以郡符,阻趨墻仞?!?/div>
《漢語大詞典》:俊人
風(fēng)度高雅的人;才德超卓的人。南史·王規(guī)傳:“ 王威明 風(fēng)韻遒上,神峰標(biāo)映,千里絶跡,百尺無枝,實(shí)俊人也。” 唐 劉禹錫 《唐故衡州刺史呂君集紀(jì)》:“五行秀氣,得之居多者為俊人。” 清 方苞 《謝季方傳》:“然先君子所交,皆 楚 越 遺老、鄉(xiāng)邦俊人?!?柳亞子 《呈謝老覺哉一律》:“落落 湖 湘 幾俊人?憐他 黃 宋 早成塵?!?/div>
《漢語大詞典》:俊賢(俊賢)
才德杰出的人。 三國 魏 阮籍 《奏記詣蔣公》:“羣英翹首,俊賢抗足?!?唐 杜甫 《承聞河北諸道節(jié)度入朝口號絕句》之九:“ 紫氣關(guān) 臨天地闊, 黃金臺 貯俊賢多?!?陳毅 《湖海詩社開征引》:“ 淮南 多俊賢,歷代挺材異?!?/div>
分類:才德杰出
《漢語大詞典》:大臨(大臨)
聚哭告哀。左傳·宣公十二年:“國人大臨,守陴者皆哭。”晉書·張駿傳:“﹝ 太寧 元年﹞尋承 元帝 崩問, 駿 大臨三日?!?span id="481cib7" class="book">《隋書·周羅睺傳》:“ 陳主 被擒,上 江 猶不下, 晉 王 廣 遣 陳主 手書命之, 羅睺 與諸將大臨三日,放兵士散,然后迺降?!?br />古代 高陽氏 八個(gè)有才德的人之一。見左傳·文公十八年。
《漢語大詞典》:茂異(茂異)
才德出眾。亦指才德出眾的人。《漢書·公孫弘卜式等傳贊》:“ 孝宣 承統(tǒng),纂修洪業(yè)。亦講論六藝,招選茂異?!?唐 韓愈 《省試學(xué)生代齋郎議》:“自非天姿茂異……則不可得而齒乎國學(xué)矣?!?span id="oj5dmki" class="book">《元典章·吏部三·選取教官》:“所謂超出時(shí)輩者,即茂異之稱?!?/div>
分類:才德出眾
《漢語大詞典》:賢杰(賢傑)
亦作“ 賢桀 ”。 才德或才智杰出的人。 唐 黃滔 《大唐福州報(bào)恩定光多寶塔碑記》:“巍巍賢杰,二美鐘兮;建茲寶墖,惟追崇兮?!?宋 范仲淹 《選任賢能論》:“王者得賢杰而天下治,失賢杰而天下亂。” 明 張溥 《〈農(nóng)政全書〉序》:“公一子五孫,皆當(dāng)代賢杰?!?清 龔自珍 《平均》:“肆有魁,賈有梟,商有賢桀,其心皆欲併十家、五家之財(cái)而有之,其智力雖不逮,其號既然矣?!?章炳麟 《訄書·平等難》:“然則以投鉤定賞罰,以三載考績易總統(tǒng),是特當(dāng)軸處中者之所以避怨讟,顧賢桀安取乎!”
《漢語大詞典》:寡薄
厚度小,太薄。
分類:厚度
《漢語大詞典》:中主
(1).中等才德的君主。呂氏春秋·應(yīng)同:“中主猶且為之,況於賢主乎?”后漢書·爰延傳:“帝游 上林苑 ,從容問 延 曰:‘朕何如主也?’對曰:‘陛下為 漢 中主。’帝曰:‘何以言之?’對曰:‘尚書令 陳蕃 任事則化,中常侍黃門豫政則亂,是以知陛下可與為善,可與為非。’”清史稿·禮志三:“子孫但能守成,即為中主。” 梁啟超 《立憲法議》:“專制之國,遇令辟則治,遇中主則衰,遇暴君則亂?!?br />(2).中心,主宰。 漢 嚴(yán)遵 道德指歸論·說目:“冥冥混沌,道為中主?!?br />(3). 南唐 立國,凡歷三世, 宋 馬令 《南唐書》仿三國志·蜀志之例,稱之為先主,嗣主,后主。嗣主 李璟 ,又稱“中主”。如 宋 黃升 《唐宋諸賢絕妙詞選》所選 李澋 之詞,即標(biāo)為“ 李中主 ”。
《漢語大詞典》:右賢(右賢)
(1).猶先賢。有才德的前輩。 南朝 梁 江淹 《讓太傅揚(yáng)州牧表》:“臣才慙右賢,功愧上烈。”
(2).尚賢,尊崇賢能。 唐 李翰 《河中鸛鵲樓集序》:“ 河南 尹 趙公 受帝新命,宣風(fēng) 三晉 ,右賢好事,游人若歸。”
(3). 漢 時(shí) 匈奴 貴族有左賢王、右賢王之號,右賢王亦省稱為“右賢”。 唐 王維 《送韋評事》詩:“欲逐將軍取右賢,沙場走馬向 居延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