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指頭肚兒(指頭肚兒)  拼音:zhǐ tou dù ér
手指第一節(jié)中間有螺紋稍微凸出的部分。
《國語辭典》:指紋辨識(指紋辨識)  拼音:zhǐ wén biàn shì
指分辨是何人的指紋。人類雙手指頭第一節(jié)上面的凸紋特徵每個人都不同,故可成為鑒別身分和犯罪鑒識上的特徵。如:「利用指紋辨識可識認身分。」
《國語辭典》:握力  拼音:wò lì
手指與手掌握物的力量。
《國語辭典》:指沓  拼音:zhǐ tà
縫紉時套在手指上的金屬環(huán),環(huán)上滿布小凹點,用來推針穿布,避免針扎到手。也稱為「頂針」、「針箍」。
《國語辭典》:擪息(擪息)  拼音:yè xí
用手指按壓脈搏?!痘茨献印L┳濉罚骸杆再F扁鵲者,非貴其隨病而調(diào)藥,貴其擪息脈血,知病之所從生也?!?/div>
《國語辭典》:合指癥  拼音:hé zhǐ zhèng
手指相連的畸形癥狀。多發(fā)生在男性。多為中指無名指合并,或長出趾蹼,甚至全部指頭相連。
《國語辭典》:倒流刺  拼音:dào liú cì
手指旁的皮膚,因乾燥而裂起如刺。如:「我的手常常會有倒流刺出現(xiàn),做事常會刮到,很不方便?!挂沧鳌傅估獭?。
《國語辭典》:打絲線(打絲線)  拼音:dǎ sī xiàn
用手指搓絲線?!队魇烂餮浴>矶?。楊思溫燕山逢故人》:「沿墻且行數(shù)十步,墻邊只有一家,見一個老兒在里面打絲線?!?/div>
《國語辭典》:打診法(打診法)  拼音:dǎ zhěn fǎ
醫(yī)生用手指或器械輕輕叩打體壁,由聽觸兩官,察知其下臟器的生理構造或病變。
《國語辭典》:多指癥  拼音:duō zhǐ zhèng
一種手指或腳趾較常人多的先天性病癥。如:「多指癥可以透過外科手術整型。」
《國語辭典》:面疔  拼音:miàn dīng
長在臉上的癤。用指甲撓或是用手指頭去擠、按,易感染細菌化膿,而引起敗血癥。
《國語辭典》:拉環(huán)(拉環(huán))  拼音:lā huán
1.用手指一拉即可打開密閉容器的環(huán)形設計。如:「科技進步,如今只要用手指一拉拉環(huán),罐頭就被打開了。」
2.交通工具上,供站立者用手拉著,以保持身體平衡的環(huán)形設計。如:「在公車行進時,站立的人最好緊握拉環(huán),以免緊急煞車時摔倒。」
《國語辭典》:掐住  拼音:qiā zhù
1.用手指、指甲用力夾住。《醒世恒言。卷八。喬太守亂點鴛鴦譜》:「當下老夫妻手忙腳亂,掐住人中,即教取過熱湯,灌了幾口,出了一身冷汗,方才蘇醒?!?br />2.用手的虎口和手指用力緊緊壓住不放?!陡拭C通志。卷四三。列女。直??階州》:「番僧用左手掐住何氏咽喉,按倒仆地?!埂缎咽篮阊?。卷八。喬太守亂點鴛鴦譜》:「當下老夫妻手忙腳亂,掐住人中,即教取過熱湯,灌了幾口,出了一身冷汗,方才蘇醒?!?/div>
《國語辭典》:捏積(捏積)  拼音:niē jī
中醫(yī)療法。用手指捏起小兒背部脊柱下端的皮膚,然后沿脊柱向上移動,邊提邊捏,以治療小兒消化不良等疾病。
《國語辭典》:擰嘴(擰嘴)  拼音:níng zuǐ
用手指捏扭臉頰作為處罰。多用以表示親昵。《紅樓夢》第四二回:「寶姐姐!你還不擰他的嘴!你問問他編排你的話?!?/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