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盈指
(1).盈滿;眾多。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龍飛相公:“ 戴 大懼,酒亦醒,苦求拯拔。 季 曰:‘此非所能效力,惟善可以已之。然君惡籍盈指,非大善不可復挽?!?何垠 注:“惡籍盈指,猶言惡事紀載已滿,不勝指也?!?br />(2).多長手指。 北魏 賈思勰 齊民要術·種姜:“博物志曰:‘姙娠不可食薑,令子盈指。’”
《國語辭典》:鉤手(鉤手)  拼音:gōu shǒu
鉤,一種似劍而曲的兵器。鉤手指配帶鉤的士兵?!度龂萘x》第一二回:「操急引軍退五里,密使人掘下陷坑,暗伏鉤手?!?/div>
《國語辭典》:指紋(指紋)  拼音:zhǐ wén
人手指尖內側表面的凸紋。自出生即已定形,成長時雖紋痕變粗,紋距加大,然其形態(tài)特徵,至死不變;且其紋路人各不同,與物相觸又會留下痕跡,故可作為個人身分與犯罪鑒識的重要依據(jù)。
《漢語大詞典》:剝蔥
喻女子手指纖細白嫩。 唐 白居易 《何處難忘酒》詩之五:“玉柱剝蔥手,金章爛椹袍?!?宋 歐陽修 《減字木蘭花》詞:“慢捻輕籠,玉指纖纖嫩剝蔥?!?/div>
《國語辭典》:抓癢(抓癢)  拼音:zhuā yǎng
手指在發(fā)癢的部位使力來回移動,以減輕發(fā)癢癥狀。如:「他因食物中毒引起皮膚過敏,不停的在抓癢。」
《漢語大詞典》:指語(指語)
用手指作種種姿勢,代表不同字母,進行拼音通意,稱為“指語”。指語又分雙手語和單手語。 中國 聾啞學校試行的漢語拼音指語為單手語。指語的手勢語總稱手語,都是聾啞人互相交際和交流思想的方式方法。
《漢語大詞典》:鳴指(鳴指)
彈響手指。資治通鑒·唐僖宗中和二年:“左右小有異議者,輒為 用之 陷死不旋踵,但潛撫膺鳴指,口不敢言?!?胡三省 注:“鳴指,即彈指也?!?span id="plptfvx" class="book">《五燈會元·七佛·釋迦牟尼佛》:“ 文殊 遶女人三帀,鳴指一下,乃托至 梵天 ,盡其神力而不能出。”
分類:手指
《國語辭典》:壓金線(壓金線)  拼音:yā jīn xiàn
以手指按壓金線縫制于布料上或以金色絲線刺繡。多用于禮服。唐。秦韜玉〈貧女〉詩:「苦恨年年壓金線,為他人作嫁衣裳?!?/div>
《國語辭典》:戟指  拼音:jǐ zhǐ
伸出手指指著對方罵。明。李東陽〈奕說〉:「其勝者施施然,若辟土地而朝秦楚;不勝則赪面戟指,無所不至?!挂沧鳌戈帧埂?/div>
《國語辭典》:戟手  拼音:jǐ shǒu
伸出手指指著對方罵。唐。皇甫枚《飛煙傳》:「其夕,夢飛煙戟手而詈曰:『士有百行,君得全乎?』」也作「戟指」。
《漢語大詞典》:搊彈(搊彈)
用手指彈奏弦索樂器。 宋 葛立方 韻語陽秋卷十五:“ 樂天 有《五弦彈》詩云:‘ 趙璧 知君入骨愛,五絃一一為君調。’又云:‘惟憂 趙璧 白髮生,老死人間無此聲。’想其搊彈之妙,冠古絶今?!?明 湯顯祖 《紫簫記·心香》:“久不搊彈,前日聊按《仙宮》一曲,指尖、銀甲、弦子三件,都不相管著了?!?況周頤 蕙風詞話卷三:“ 金 董解元 《西廂記》,搊彈體傳奇也。”參見“ 搊彈詞 ”。
《國語辭典》:搊彈詞(搊彈詞)  拼音:chōu tán cí
一種說唱藝術。參見「彈詞」條。
《漢語大詞典》:手撓(手撓)
謂動手指揮。莊子·天地:“手撓顧指,四方之民莫不俱至?!?成玄英 疏:“撓,動也。言動手指揮,舉目顧眄,則四方款附,萬國來朝?!?/div>
《國語辭典》:泛指  拼音:fàn zhǐ
普遍、概略的指稱。如:「百草泛指各種草類。」
《漢語大詞典》:抑隱(抑隱)
手指按笛孔之貌。文選·馬融〈長笛賦〉:“笢笏抑隱,行入諸變。” 李善 注:“笢笏抑隱,手循孔之貌?!?/div>
分類:手指
《漢語大詞典》:輪甲(輪甲)
輪動手指。 唐 張祜 《箜篌》詩:“向月輕輪甲,迎風重紉絛?!?/div>
分類:動手手指
《漢語大詞典》:燃指
自燒手指,以示虔誠。一種假借或誤解佛教的“無義苦行”。《檮杌閑評》第五十回:“老僧道:‘你心既虔,今夜你們可燃指為香,夜靜時叫你們見些光景?!斯麑⒅兄钙书_,用清水洗浄,將麻緊裹,加上清油,三更時點起。”參見“ 燒指 ”。
《漢語大詞典》:燒指(燒指)
信佛者以身供養(yǎng)于佛,自燒其指,以示虔誠。 南朝 陳 徐陵 《東陽雙林寺傅大士碑》:“次有比邱 慧海 、 菩提 等八人,燒指供養(yǎng)?!?吳兆宜 注引《法華經》:“能然手指乃至足一指供養(yǎng)佛墖,勝以國城妻子及三千大千國土珍寶而供養(yǎng)者?!?span id="pflbtfh" class="book">《北史·高聰傳》:“ 聰 有妓十餘人……及病,欲不適他人,并令燒指吞炭,出家為尼?!?唐 韓愈 《論佛骨表》:“﹝百姓﹞焚頂燒指,百十為羣,解衣散錢,自朝至暮,轉相倣效,惟恐后時?!睙?,一本作“ 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