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182,分13頁顯示  上一頁  1  3  4  5  6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手梢
手稍
嬌荑
握手
指點(diǎn)
彈指
指顧
彈琴
玉筍
使指
松根
五峰
書空
十指
指掌
《漢語大詞典》:手梢
手指。 元 關(guān)漢卿 《魯齋郎》第三折:“將金郎眉甲按,把玉姐手梢扶,兀的不痛殺人也兒共女。”
分類:手指
《漢語大詞典》:手稍
手指。 元 楊暹 《西游記·貧婆心印》:“腳根牢跳出陷人坑,手稍長指破迷魂陣?!?/div>
分類:手指
《漢語大詞典》:嬌荑(嬌荑)
喻柔嫩纖細(xì)的手指。荑,始生的白茅嫩芽。語出《詩·衛(wèi)風(fēng)·碩人》:“手如柔荑。” 宋 周邦彥 《醉落魄》詞:“花染嬌荑,羞映翠云幄。”
《國語辭典》:握手  拼音:wò shǒu
彼此伸手相互握住,是見面時(shí)的禮節(jié),亦可表示親近或信任?!逗鬂h書。卷一二。彭寵傳》:「寵謂至當(dāng),迎閤握手,交歡并坐。」《文明小史》第五一回:「饒鴻生搶上前,和主人握手相見過了?!?/div>
《國語辭典》:指點(diǎn)(指點(diǎn))  拼音:zhǐ diǎn
1.指示、引導(dǎo)。如:「指點(diǎn)迷津」?!度辶滞馐贰返谝蝗兀骸感〗忝咳站兄诜坷?,講四書,讀文章,公孫也在傍指點(diǎn)?!?br />2.議論、批評(píng)、挑毛病。唐。白居易東南行〉:「時(shí)遭人指點(diǎn),數(shù)被鬼揶揄?!?/div>
《國語辭典》:彈指(彈指)  拼音:tán zhǐ
1.捻彈手指作聲。用以表示歡喜、許諾、警告等。原為印度風(fēng)俗。后亦用來表示情緒激動(dòng)。《南史。卷四五。王敬則傳》:「順帝泣而彈指:『唯愿后身生生世世不復(fù)天王作因緣。』」《舊唐書。卷九一。敬暉傳》:「暉等既失政柄,受制于三思,暉每推床嗟惋,或彈指出血?!?br />2.比喻很短暫的時(shí)間。宋。普潤大師《翻譯名義集。時(shí)分。怛剎那》:「僧祇云:『二十念為一瞬,二十瞬名一彈指?!弧?br />3.比喻時(shí)間過的很快?!度辶滞馐贰返谝换兀骸笍椫赣诌^了三四年,王冕看書,心下也著實(shí)明白了?!?br />4.比喻輕易、容易。《三國演義》第五一回:「卻說周瑜、魯肅回寨,肅曰:『都督如何亦許玄德取南郡?』瑜曰:『吾彈指可得南郡,落得虛做人情?!弧?/div>
《國語辭典》:指顧(指顧)  拼音:zhǐ gù
形容非常迅速?!段倪x。班固。東都賦》:「指顧倏忽,獲車已實(shí)?!顾?。蘇軾 望海樓晚景五絕詩之一:「海上濤頭一線來,樓前指顧雪成堆?!挂沧鳌割欀浮埂?/div>
《國語辭典》:指揮(指揮)  拼音:zhǐ huī
1.發(fā)號(hào)施令,指示別人行動(dòng)?!堆θ寿F征遼事略》:「薛仁貴指揮士卒,欲立云梯。」《三國演義》第一○二回:「吾水陸并進(jìn),若蜀兵大至,只看吾指揮而擊之?!挂沧鳌钢各狻?。
2.發(fā)令調(diào)度的人。如:「樂團(tuán)指揮」、「交通指揮」。
3.職官名。由唐至明有都指揮使等,明清京城有兵馬司指揮?!度辶滞馐贰返诙兀骸杆枪芗叶际清\衣衛(wèi)指揮五品的前程,到我下處來了幾次,我只得到他家盤桓了幾天?!?/div>
《國語辭典》:彈琴(彈琴)  拼音:tán qín
用手指撥弄琴弦、鍵盤,發(fā)出樂音?!?a target='_blank'>儒林外史》第三四回:「每日只和姊妹丫頭們一處,或讀書,或?qū)懽?,或彈琴下棋,作畫吟詩?!?/div>
《國語辭典》:玉筍(玉筍)  拼音:yù sǔn
1.筍的美稱。
2.形容才士眾多杰出,如筍般并出。《新唐書。卷一七四。李宗閔傳》:「俄復(fù)為中書舍人,典貢舉,所取多知名士,若唐沖、薛庠、袁都等,世謂之『玉筍』?!?br />3.形容女子潔白纖細(xì)的手腳。唐。韓偓 詠手詩:「腕白膚紅玉筍芽,調(diào)琴抽線露尖斜?!固?。杜牧 詠襪詩:「鈿尺裁量減四分,纖纖玉筍裹輕云?!?br />4.比喻尖聳秀麗的山峰。宋。楊萬里 真陽峽詩:「夾岸對(duì)排雙玉筍,此峰外面萬青山?!?/div>
《漢語大詞典》:使指
(1).使用手指。比喻天子、朝廷的指揮調(diào)度。語出 漢 賈誼 《治安策》:“令海內(nèi)之勢,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莫不制從。” 宋 王安石 《酬沖卿見別》詩:“朝倫孰與君材似,使指將如我病何?”
(2).謂天子、朝廷的意旨命令。史記·司馬相如列傳:“ 相如 欲諫,業(yè)已建之,不敢,乃著書,籍以 蜀 父老為辭,而己詰難之,以風(fēng)天子,且因宣其使指,令百姓知天子之意?!?宋 蘇轍 《張士澄通判定州告詞》:“爾昔以才敏,嘗奉使指,茲予命爾佐 中山 守。”
《漢語大詞典》:松根
(1).松樹的根。 唐 王績 《游北山賦》:“杞葉煎羹,松根溜醥?!?宋 唐慎微 《重修政和證類本草·木·松脂》:“松根白皮,主辟穀不饑?!?br />(2).手指關(guān)節(jié)的隱語。《全唐詩》卷八七九載《招手令》:“亞其虎膺,曲其松根。”
《漢語大詞典》:五峰
指五個(gè)手指。《全唐詩》卷八七九載《酒令·招手令》:“死其三洛,生其五峰。”資治通鑒·后漢隱帝乾祐三年“為手勢令” 元 胡三省 注:“五峰,通呼五指也?!?/div>
《國語辭典》:書空(書空)  拼音:shū kōng
1.以手指在空中畫字。唐。李公佐《謝小娥傳》:「余遂請(qǐng)齊公書于紙,乃憑檻書空,凝思默慮?!埂读凝S志異。卷四。狐諧》:「使臣書空而奏曰:『右邊是一大瓜,左邊是一小犬。』」
2.雁在空中成列飛翔,行列如字,稱為「書空」。宋。趙師俠〈菩薩鬘。西風(fēng)又老瀟湘樹〉詞:「殘角起江城,書空征雁橫?!?/div>
《國語辭典》:書空咄咄(書空咄咄)  拼音:shū kōng duò duò
晉人殷浩被黜放,終日以手指向空中書寫「咄咄怪事」四字。見《晉書。卷七七。殷浩傳》。后比喻失意、激憤的狀態(tài)。金。元好問〈鎮(zhèn)平縣齋感懷〉詩:「書空咄咄知誰解,擊缶嗚嗚卻自驚?!?/div>
《漢語大詞典》:十指
(1).十個(gè)手指。荀子·強(qiáng)國:“拔戟加乎首,則十指不辭斷?!?唐 元稹 《苦樂相倚曲》詩:“古來苦樂之相倚,近於掌上之十指?!?br />(2).借指雙手。資治通鑒·后唐莊宗同光元年:“新朝百戰(zhàn)方得 河 南,乃對(duì)功臣舉手云:‘吾於十指上得天下?!?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丁前溪:“自若去后,次日即有車徒齎送布帛菽粟……又婢十指,為妾驅(qū)使。”
(3).指十個(gè)足趾。詳“ 十指倉 ”。
(4).十個(gè)要旨。 漢 董仲舒 春秋繁露·十指:“春秋二百四十二年之文,天下之大,事變之博,無不有也。雖然,大略之要有十指。十指者,事之所繫也,王化之所由得流也?!?/div>
《漢語大詞典》:十指倉(十指倉)
指襪子。 宋 陶谷 清異錄·衣服:“ 曹翰 事 世宗 為樞密承旨,性貪侈,常著錦韈、金綫絲鞵,朝士有託無名子嘲之者,詩曰:‘不作錦衣裳,裁為十指倉。千金包汗腳,漸愧絡(luò)絲娘?!?/div>
分類:襪子
《國語辭典》:指掌  拼音:zhǐ zhǎng
用手指指著手掌的紋理給人看。語本《禮記。仲尼燕居》:「治國其如指諸掌而已乎!」比喻很容易做到的事。《晉書。卷二。文帝紀(jì)》:「取蜀如指掌,而眾人皆言不可,唯會(huì)與吾意同。」唐。白行簡《李娃傳》:「生亦自負(fù),視上第如指掌?!挂灿脕肀扔鳂O容易明白了解的事。如:「明如指掌」、「瞭如指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