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28詞典 5分類詞匯 23
《國語辭典》:手書(手書)  拼音:shǒu shū
親筆寫的書信?!度龂萘x》第一○八回:「司馬昭覽畢,深疑鄧艾有自專之心,乃先發(fā)手書與衛(wèi)瓘?!埂冻蹩膛陌阁@奇》卷一二:「其父大怒,寫著嚴(yán)切手書,差著兩個管家,到京催他起身?!挂卜Q為「手翰」、「手札」、「手示」。
《漢語大詞典》:下手書(下手書)
按捺指印作為憑證的文書。《周禮·地官·司市》“以質(zhì)劑結(jié)信而止訟” 漢 鄭玄 注:“質(zhì)劑,謂兩書一札而別之也,若今下手書。” 賈公彥 疏:“ 漢 時(shí)下手書,即今畫指券,與古‘質(zhì)劑’同也。”
《分類字錦》:手書密曉(手書密曉)
漢書·薛宣傳》:入守左馮翊,滿歲稱職為真。始,高陵令陽湛、櫟陽令謝游,皆貪猾不遜,及宣視事,陰求其罪臧,具得所受取。宣察湛有改節(jié)敬宣之效,乃手自牒書,條其奸臧,封與湛曰:“馮翊敬重令,又念十金重法,不忍相暴章,故密以手書相曉,欲君自圖進(jìn)退?!闭孔灾镪埃詰?yīng)記,而宣辭語溫潤,無傷害意,即時(shí)解印綬,付吏,為記謝宣,終無怨言。而游自以大儒有名,輕宣。宣獨(dú)移書顯責(zé)之。游得檄,亦解印綬去。
分類:京尹
《分類字錦》:手書衣裾(手書衣裾)
遼史·耶律鐸軫傳》:重熙間,歷東路統(tǒng)軍使、天德軍節(jié)度使。及西征,詔鐸軫率兵由別道進(jìn),會于河濱。敵兵阻河而陣,帝御戰(zhàn)艦絕河擊之,大捷而歸。親賜卮酒,手書鐸軫衣裾曰:“勤國忠君,舉世無雙。”
分類:
《漢語大詞典》:三官手書(三官手書)
道教徒祈禱三官神的文書。三國志·魏志·張魯傳“雄據(jù) 巴 、 漢 垂三十年” 裴松之 注引 三國 魏 魚豢 《典略》:“請禱之法,書病人姓名,説服罪之意。作三通,其一上之天,著山上,其一埋之地,其一沉之水。謂之‘三官手書’?!?/div>
《漢語大詞典》:手教
親自教育。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xùn)·音辭:“ 元帝 手教諸子侍讀,以此為誡?!?br />即手書。對來信的敬稱。北史·令狐熙傳:“前總管皆以兵威相脅,今者乃以手教相諭,我輩其可違乎!” 宋 王安石 《與徐賢良書》:“自后日欲修問,而乃重?zé)┦纸?,先加撫慰,重以愧惻也?!?清 陳確 《與劉伯繩書》:“詳味前后手教,尚多影響剽竊之説?!?魯迅 《書信集·致胡適》:“前兩天得到手教并《水滸》兩種序。序文極好,有益于讀者不鮮?!眳⒁姟?手書 ”。
《國語辭典》:手書(手書)  拼音:shǒu shū
親筆寫的書信?!度龂萘x》第一○八回:「司馬昭覽畢,深疑鄧艾有自專之心,乃先發(fā)手書與衛(wèi)瓘。」《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二:「其父大怒,寫著嚴(yán)切手書,差著兩個管家,到京催他起身?!挂卜Q為「手翰」、「手札」、「手示」。
《國語辭典》:手簡(手簡)  拼音:shǒu jiǎn
書牘、手書。宋。陸游《老學(xué)庵筆記》卷三:「予淳熙末還朝,則朝士乃以小紙高四五寸闊尺馀相往來,謂之手簡?!?/div>
分類:書牘手書
《漢語大詞典》:尺墨
(1).指法規(guī),法制。 唐 沈亞之 《上家官書》:“及一日操尺墨,樞物機(jī),茫乎不知其從,使左右庸胥,因得侮而役之?!?br />(2).指手書。翰苑新書·戴象麓〈上贛州周府判啟〉:“編摩尺墨,披瀝寸丹?!?/div>
《國語辭典》:古書(古書)  拼音:gǔ shū
古代的典籍或著作?!度龂萘x》第三九回:「琦有一古書,請先生一觀。」
《國語辭典》:筆札(筆札)  拼音:bǐ zhá
1.古代的筆和木簡,相當(dāng)于現(xiàn)在的紙筆?!妒酚洝>硪灰黄?。司馬相如傳》:「相如曰:『有是。然此乃諸侯之事,未足觀也。請為天子游獵賦,賦成奏之。』上許,令尚書給筆札?!?br />2.關(guān)于文墨寫作等事,如公文、書信。南朝梁。劉協(xié)《文心雕龍。書記》:「漢來筆札,辭氣紛紜?!顾巍?a href='PoemIndex.aspx?author=28466' target='_blank'>歐陽修 〈張子野墓志銘〉:「好學(xué)自力,善筆札?!?/div>
《漢語大詞典》:手寫(手寫)
親手書寫。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xùn)·勉學(xué):“﹝ 臧逢世 ﹞欲讀 班固 漢書,苦假借不久,乃就姊夫 劉緩 乞丐客刺書翰紙末,手寫一本。”《老殘游記》第三回:“﹝ 高紹殷 ﹞再望下翻,是一本 蘇東坡 手寫的 陶 詩,就是 毛子晉 所仿刻的祖本?!?/div>
《漢語大詞典》:手誨(手誨)
猶手教。稱人手書的敬詞。 宋 歐陽修 《與富文忠公書》:“某啟,忽承手誨,以屢辭新命未得請,俾有所開陳,敢不如教?!?宋 蘇軾 《與子安兄書》之一:“十九郎兄弟遠(yuǎn)至,特蒙手誨,恭審比來尊體佳勝,甚慰繫望?!?/div>
《國語辭典》:信筆(信筆)  拼音:xìn bǐ
不加思索的隨意揮筆。宋。蘇軾答陳季常書〉:「自山中歸來,燈下裁答,信筆而書,紙盡乃已。」清。趙翼《甌北詩話。卷一一。黃山谷詩》:「東坡隨物賦形,信筆揮灑,不拘一格,故雖瀾翻不窮,而不見有矜心作意之處?!?/div>
《國語辭典》:手札  拼音:shǒu zhá
親手寫的書信。唐。杜甫暮秋枉裴道州手札率爾遣興寄遞呈蘇渙侍御〉詩:「道州手札適復(fù)至,紙長要自三過讀?!埂端问贰>矶?。錢若水傳》:「時(shí)北邊未寧,內(nèi)出手札訪若水以策?!挂卜Q為「手書」。
《漢語大詞典》:手疏
(1).親手書寫奏章。 唐 王維 《送縉云苗太守》詩:“手疏謝明王,腰章為長吏?!?span id="5mkh5nl" class="book">《宋史·趙普傳》:“ 普 手疏諫曰:‘伏覩今春出師,將以收復(fù) 關(guān) 外,屢聞克捷,深快輿情。’”
(2).親筆陳奏。
(3).親筆書寫。 清 俞樾 《茶香室續(xù)鈔·書啟二字》:“帝自手疏與 突厥 書?!?/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