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為考慮容錯,系統(tǒng)已按“徵 → 徵征”轉換方式進行查詢。
《韻府拾遺 蒸韻》:所徵(所徵)
后漢書楊秉傳:秉與司空周景上言,內(nèi)外吏職,多非其人,自頃所徵,皆特拜不試。
分類:所徵
《國語辭典》:徵兵制度  拼音:zhēng bīng zhì dù
一種兵制。指軍隊兵員由全國役男所徵調(diào)的兵制。相對于募兵制而言,實施徵兵制度的國家中,入伍服役是一種公民義務。
《國語辭典》:轉口稅(轉口稅)  拼音:zhuǎn kǒu shuì
對轉口貨物所徵收的稅。
《國語辭典》:二五附稅(二五附稅)  拼音:èr wǔ fù shuì
針對進口洋貨所徵的附加稅。其稅率普通品為百分之二點五,當正稅之半。奢侈品則再加百分之二點五,與正稅相等,故稱為「二五附稅」。我國在關稅自主前曾以此為過渡辦法。至民國十八年國定稅則實行,始廢除。
《國語辭典》:交易稅(交易稅)  拼音:jiāo yì shuì
政府對已成交的買賣所徵收的稅。如證券交易稅。
《國語辭典》:收益稅(收益稅)  拼音:shōu yì shuì
對于財產(chǎn)收益所徵的稅。如地租、營業(yè)稅、房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