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390,分26頁顯示  上一頁  1  2  3  4  5  7  8  9  10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加兵
爭地
奏捷
旗槍
偃革
興戎
寇戎
內(nèi)訌
兵荒
戰(zhàn)時
軍機
長從
戰(zhàn)敗
戎首
大捷
《漢語大詞典》:加兵
(1).謂發(fā)動戰(zhàn)爭,以武力進攻。韓非子·有度:“﹝ 魏 安釐王 ﹞加兵於 齊 ,私 平陸 之都?!?span id="wpcf2ms" class="book">《史記·魏公子列傳》:“當是時,諸侯以公子賢,多客,不敢加兵謀 魏 十餘年?!?span id="pg5lcjc" class="book">《周書·王羆傳論》:“ 梁 人為之退舍, 高氏 不敢加兵。” 宋 俞文豹 《吹劍四錄》:“ 劉漫塘 遺之詩曰:‘……加兵殺僇非仁矣,縱火焚燒豈義歟?’”
(2).謂增加兵力。《三國演義》第五九回:“眾將又請曰:‘ 丞相 每聞賊加兵添眾,則有喜色,何也?’”
《漢語大詞典》:爭地
(1).爭奪土地。莊子·則陽:“有國於蝸之左角者曰 觸氏 ,有國於蝸之右角者曰 蠻氏 ,時相與爭地而戰(zhàn)?!?span id="xms5cva" class="book">《墨子·非攻下》:“今又以爭地之故,而反相賊也。然則是虧不足,而重有餘也。” 唐 韓愈 《新竹》詩:“稀生巧補林,併出疑爭地?!?br />(2).指戰(zhàn)爭雙方必然爭奪的險要之地。孫子·九地:“我得則利,彼得亦利者,為爭地?!?杜牧 注:“必爭之地,乃險要也。”
《國語辭典》:奏捷  拼音:zòu jié
1.向帝王報捷。宋。蘇軾獲鬼章二十韻〉:「擒奸從窟穴,奏捷上煙霄?!埂督鹗?。卷七一。斡魯傳》:「斡魯使使奏捷曰:『賴陛下威靈,屢敗敵兵?!弧?br />2.獲勝。如:「奏捷歸來」清。昭梿《嘯亭雜錄。卷七。陸中丞》:「已而官兵奏捷,一城雞犬不驚焉?!?/div>
《國語辭典》:旗槍(旗槍)  拼音:qí qiāng
1.旗幟與槍。唐。王建〈秋日送杜虔州〉詩:「山樓添鼓角,村柵立旗槍?!?br />2.旗桿。元。關(guān)漢卿《竇娥冤》第三折:「又要丈二白練,掛在旗槍上?!?br />3.一種僅有一葉一莖的細嫩茶葉,為早茶之一,因小芽尖銳如槍,小葉其形如旗而得名。
《漢語大詞典》:偃革
指停止戰(zhàn)爭。《樂府詩集·鼓吹曲辭五·君臣同慶樂》:“君看偃革后,便是太平秋?!?span id="lzafva5" class="book">《舊五代史·末帝紀上》:“方期偃革,遽嘆遺弓?!眳⒁姟?偃革為軒 ”。
《漢語大詞典》:偃革為軒(偃革爲軒)
指停息武備,修治文教。史記·留侯世家:“ 殷 事已畢,偃革為軒,倒置兵戈,覆以虎皮,以示天下不復用兵。” 裴骃 集解引 如淳 曰:“革者,革車也;軒者,赤黻乘軒也。偃武備而治禮樂也。”
《國語辭典》:興戎(興戎)  拼音:xīng róng
挑起戰(zhàn)爭?!稌?jīng)。大禹謨》:「惟口出好興戎,朕言不再?!埂蹲髠?。僖公十五年》:「上天降災,使我兩君匪以玉帛相見,而以興戎?!?/div>
《漢語大詞典》:寇戎
(1).謂敵軍來犯。周禮·春官·小祝:“有寇戎之事,則保郊祀于社?!?span id="hvm5fx2" class="book">《逸周書·時訓》:“鷹不化鳩,寇戎數(shù)起。”韓非子·大體:“故車馬不疲弊於遠路,旌旗不亂於大澤,萬民不失命於寇戎,雄駿不創(chuàng)壽於旗幢?!?漢 劉向 列女傳·許穆夫人:“如使邊境有寇戎之事,維是四方之故,赴告大國,妾在不猶愈乎?!?br />(2).敵軍。禮記·月令:“仲春行秋令,則其國大水,寒氣揔至,寇戎來征?!?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言語:“ 劉琨 雖隔閡寇戎,志存本朝?!?唐 玄奘 大唐西域記·吠舍釐國:“是時 鹿女 心知其子,乃謂王曰:‘今寇戎臨境,上下離心,賤妾愚衷,能敗強敵?!?span id="vtk7wz2" class="book">《明史·鄧洪震傳》:“萬一奸宄潛生,寇戎軼犯,其何以待之?!?br />(3).匪患與戰(zhàn)爭。墨子·尚同中:“是以先王之書《術(shù)令》之道曰:‘唯口出好興戎。’則此言善用口者出好,不善用口者以為讒賊寇戎,則此豈口不善哉,用口則不善也,故遂以為讒賊寇戎?!?/div>
《國語辭典》:內(nèi)訌(內(nèi)訌)  拼音:nèi hóng
集團內(nèi)部由于權(quán)力或利益等原因,而發(fā)生爭權(quán)奪利的現(xiàn)象?!对娊?jīng)。大雅。召旻》:「天降罪罟,蟊賊內(nèi)訌?!挂沧鳌竷?nèi)鬨」、「內(nèi)哄」。
《國語辭典》:兵荒  拼音:bīng huāng
因為戰(zhàn)爭而引起的饑荒和災禍。如:「兵荒使得民不聊生?!?/div>
《國語辭典》:戰(zhàn)時(戰(zhàn)時)  拼音:zhàn shí
交戰(zhàn)時期。如:「此地形勢險峻,是戰(zhàn)時最佳的攻守之地?!埂肚迨犯?。卷一五八。邦交志六》:「旅順芝罘之海底電線,系俄國布設,戰(zhàn)時皆斷絕?!?/div>
《國語辭典》:軍機(軍機)  拼音:jūn jī
1.軍事機密?!赌鲜?。卷三四。顏延之傳》:「孝武發(fā)尋陽,便有疾,自沈慶之以下并不堪相見,唯峻出入臥內(nèi),斷決軍機?!埂度龂萘x》第一四回:「張飛自送玄德起身后,一應雜事,俱付陳元龍管理;軍機大務,自家參酌?!?br />2.軍用飛機。
《漢語大詞典》:長從(長從)
長而粗大的樹干。古代在戰(zhàn)爭中用以撞擊。墨子·備城門:“木大二圍,長丈二尺以上,善耿其本,名曰長從。” 岑仲勉 注:“從,按即樅字,長木也,亦有衝撞之義?!?/div>
《國語辭典》:戰(zhàn)?。☉?zhàn)敗)  拼音:zhàn bài
1.在戰(zhàn)爭中失敗?!稇?zhàn)國策。魏策二》:「梁君田侯恐其至而戰(zhàn)敗也,悉起兵從之,大敗趙氏?!?br />2.打敗、戰(zhàn)勝?!度龂萘x》第一○回:「李傕、郭汜自戰(zhàn)敗西涼兵,諸侯莫敢誰何?!?/div>
《國語辭典》:戎首  拼音:róng shǒu
1.兵事的主謀者?!抖Y記。檀弓下》:「毋為戎首,不亦善乎?」
2.開啟戰(zhàn)端的人。
《國語辭典》:大捷  拼音:dà jié
1.戰(zhàn)爭取得大勝利?!度龂尽>矶?。魏書。徐胡二王傳。王基》:「夫大捷之后,上下輕敵,輕敵則慮難不深。」
2.泛指事情取得大成功。如:「這次電腦比賽,我隊大捷?!?/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