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成法  拼音:chéng fǎ
已制定的法則?!稘h書。卷八八。儒林傳。序》:「六藝者,王教之典籍,先圣所以明天道,正人倫,致至治之成法也?!埂段倪x。沈約。恩倖傳論》:「因此相沿,遂為成法,自魏至?xí)x,莫之能改?!?/div>
《漢語大詞典》:祖宗成法
指先代帝王所制定而為后世沿襲應(yīng)用的法則。 宋 朱熹 《論差役利害狀》:“此皆祖宗成法,至今為不刊之典,然而州縣奉行,往往違戾。”《辛亥革命前十年間時(shí)論選集·中國滅亡論》:“然則所謂守舊者,亦不過幾許聾瞶無知頑固昏謬之徒,死守幾經(jīng)劫餘之祖宗成法,朝堂齷齪,鄉(xiāng)里謾駡,作蚊蚋之污渠一哄而已?!?燕谷老人 《續(xù)孽?;ā?/span>第四十回:“西宮雖然歸政,然握了幾十年大權(quán),中外大臣,莫不歸向,老王爺中興立了大功,總覺得祖宗成法不錯(cuò)。”亦作“ 祖宗法度 ”。《宣和遺事》后集:“臣等謹(jǐn)按: 蔡京 罪惡最大……變亂祖宗法度,竊弄朝廷爵賞。”《華東師范大學(xué)學(xué)報(bào)》1982年第3期:“ 仁宗 即位時(shí),大學(xué)士的品位還不過是五品,這是祖宗法度,不能擅改?!?/div>
《國語辭典》:墨守成法  拼音:mò shǒu chéng fǎ
形容思想保守,固守舊法,不肯改變。也作「墨守成規(guī)」。
《國語辭典》:墨守成規(guī)(墨守成規(guī))  拼音:mò shǒu chéng guī
形容思想保守,固守舊規(guī)矩不肯改變。也作「墨守成法」。
《漢語大詞典》:前符
猶言成法。《文選·陸機(jī)〈辯亡論上〉》:“戰(zhàn)守之道,抑有前符,險(xiǎn)阻之利,俄然未改,而成敗貿(mào)理,古今詭趣,何哉?” 李善 注:“符,猶法也?!?/div>
分類:成法
《國語辭典》:師心(師心)  拼音:shī xīn
以己之心為師,自以為是。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xùn)。文章》:「慎勿師心自任,取笑旁人也。」南朝梁。劉協(xié)《文心雕龍。論說》:「并師心獨(dú)見,鋒穎精密,蓋人倫之英也?!?/div>
《漢語大詞典》:格法
成法,法度。 宋 葉適 《送劉茂實(shí)序》:“故其既得改官也,反以為格法之咎?!?元 劉祁 歸潛志卷六:“﹝ 高汝礪 ﹞知守格法,循默避事,不肯彊諫。” 元 辛文房 唐才子傳·包何:“曾師事 孟浩然 ,授格法?!?/div>
分類:成法法度
《漢語大詞典》:定法
(1).制定法令、法規(guī)、辦法等。史記·秦始皇本紀(jì):“除疑定法,咸知所辟。”孔叢子·記問:“若 管仲 之知足以定法,材非 管仲 而專任法,終必亂成矣?!?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史傳:“ 周 命維新, 姬公 定法?!?span id="el1bpt7" class="book">《兒女英雄傳》第三三回:“將來怎的個(gè)撥弄,怎的個(gè)分段,怎的個(gè)招佃,怎的個(gè)議租,此時(shí)定法不是法,你們?cè)俾犂蠣斕姆愿?。?br />(2).規(guī)定,成法。 北魏 賈思協(xié) 齊民要術(shù)·造神麴并酒等:“第四、第五、第六酘,用米多少,皆候麴勢(shì)強(qiáng)弱加減之,亦無定法?!?span id="1imktxv" class="book">《書·立政》“茲式有慎行” 唐 孔穎達(dá) 疏:“治獄必有定法。此定法有所慎行。” 宋 吳自牧 夢(mèng)粱錄·嫁娶:“貧富不同,亦從其便。此無定法耳?!?清 俞樾 古書疑義舉例·敘論并行例:“古人之文無定法也?!?/div>
《漢語大詞典》:拘文
(1).拘泥于成法。后漢書·崔駰傳:“俗人拘文牽古,不達(dá)權(quán)制?!?宋 曾鞏 《雜詩》之二:“拘文已難騁,避世固多屈?!?span id="hmkavrc" class="book">《續(xù)資治通鑒·宋神宗熙寧五年》:“夫蝗蝻幾徧 河朔 ,而邸吏拘文,封還奏牘,必俟其撲盡方許上聞。”
(2).拘泥于文義。參見“ 拘文牽義 ”。
《漢語大詞典》:拘文牽義(拘文牽義)
拘泥于字義、文義。 清 陳確 《大學(xué)辨三·與張考夫書》:“拘文牽義,必墮支離之習(xí)?!?太平天囯 洪仁玕 《軍次實(shí)錄》:“無如所見多是吟花詠柳之句,六代故習(xí),空言無補(bǔ),與其讀之而令人拘文牽義,不如不讀尤有善法焉?!?清 俞樾 古書疑義舉例·不達(dá)古語而誤解例:“古書多古語,又多叚借字,殆難為拘文牽義者道矣?!?黃遠(yuǎn)庸 《平政院開幕》:“茍效懇款之愚,少抒忠讜之論,因知虛懷必蒙嘉納,按諸定例,尚無明文,或且以越職言事為嫌,終不免拘文牽義之見?!?/div>
《國語辭典》:守府  拼音:shǒu fǔ
保存先王的府藏。引申為僅能守住先人的基業(yè)?!秶Z。周語中》:「余一人僅亦守府,又不佞以勤叔父?!?/div>
《漢語大詞典》:墮成(墮成)
謂廢棄成法。 漢 桓寬 鹽鐵論·散不足:“墮成變故傷功,工商上通傷農(nóng)?!?/div>
分類:廢棄成法
《國語辭典》:毀約(毀約)  拼音:huǐ yuē
毀棄合約、協(xié)議、合同等。如:「片面毀約是背棄道義的行為?!?/div>
《漢語大詞典》:邦成
管理百姓、處理案件的成法。周禮·秋官·大司寇:“凡庶民之獄訟,以邦成弊之?!?鄭玄 注:“邦成,八成也。以官成待萬民之治…… 鄭司農(nóng) 曰:‘邦成,謂若今時(shí)決事比也。弊之,斷其獄訟也?!?賈公彥 疏:“此八者,皆是舊法成事品式,若今律其有斷事皆依舊事斷之,其無條取比類以決之,故云決事比也。”參見“決事比”。
《漢語大詞典》:決事比(決事比)
漢 代的判例匯編。當(dāng)時(shí)凡判案無法律明文規(guī)定的,可以比附近似的條文,上報(bào)皇帝定案。這種判例匯編后再奏請(qǐng)皇帝批準(zhǔn),稱為《決事比》,即具有法律效力,可作為以后判案的根據(jù)。漢書·刑法志:“《死罪決事比》萬三千四百七十二事?!?顏師古 注:“比,以例相比況也。”周禮·秋官·大司寇“凡庶民之獄訟,以邦成弊之” 鄭玄 注引 漢 鄭司農(nóng) 曰:“邦成謂若今時(shí)《決事比》?!?賈公彥 疏:“若今律其有斷事,皆依舊事斷之,其無條,取比類以決之,故云《決事比》?!?span id="wvyzx4f" class="book">《后漢書·陳忠傳》:“ 忠 略依 寵 意,奏上二十三條為《決事比》,以省請(qǐng)讞之敝?!?/div>
《漢語大詞典》:周規(guī)折矩(週規(guī)折矩)
本謂行禮時(shí)步趨合乎規(guī)矩。后引申為拘泥于成法、準(zhǔn)則。語出禮記·玉藻:“周還中規(guī),折還中矩?!?清 侯方域 《南省試策二》:“今天下內(nèi)訌?fù)馕?,誠宜得倜儻非常之人任而使之,非為其能周規(guī)而折矩,前拱而后揖也。” 清 馮桂芬 《復(fù)莊衛(wèi)生書》:“以彼其文,豈不周規(guī)折矩,尺步繩趨?”
謂合乎規(guī)矩。兒女英雄傳第二三回:“這都是那 燕北閑人 的無中生有的營生,便有這位 安水心 先生給他週規(guī)折矩的辦理?!?/div>
《漢語大詞典》:職墨(職墨)
(1).謂謹(jǐn)守優(yōu)良的成法。史記·屈原賈生列傳:“章畫職墨兮,前度未改?!?裴駰 集解:“言工明於所畫,念其繩墨,修前人之法,不易其道,則曲木直而惡木好?!卑矗?span id="1zrfz66" class="book">《楚辭·九章·懷沙》作“志墨”。 王逸 注:“志,念也。”
(2).謂法度、準(zhǔn)則。猶繩墨。 章炳麟 《與鄧實(shí)書》:“向作《訄書》,文實(shí)閎雅,篋中所藏,視此者亦數(shù)十首,蓋博而有約,文不奄質(zhì),以是為文章職墨,流俗或未之好也?!?/div>
《漢語大詞典》:行事舉例(行事舉例)
事無成法可循,援引舊例以行之。 宋 吳曾 能改齋漫錄·事始二:“行事舉例:今朝廷行事,有法所不載者,必舉例以行。然自 南朝 已始矣?!?清 袁枚 隨園隨筆·行事舉例不始于南朝:“ 吳虎臣 以行事舉例始於 南朝 ,欲用 江夷 領(lǐng)詹事, 王淮 引 謝琰 之例以相格。不知周禮士師掌獄之八成, 漢 有決事比, 魏 有停年格,皆例也?!?/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