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鶴馭(鶴馭)  拼音:hè yù
傳說中仙人多駕鶴升天,故用以比喻仙人或得道之士。唐。吳融 和皮博士赴上京觀中修靈齋贈盛儀尊師兼見寄詩:「鶴馭已從煙際下,鳳膏還向月中焚?!菇癯W鳛榘鞁D女用語。如:「鶴馭西歸」。
《漢語大詞典》:茅君
指傳說中在 句容 句曲山 修道成仙的 茅氏 兄弟。 唐 李頎 《題盧道士房》詩:“秋砧響落木,共坐 茅君 家。” 元 宋無 《游三茅華陽諸洞》詩之二:“玉案清香徹夜焚,紫煙成蓋覆 茅君 ?!?清 俞樾 《茶香室續(xù)鈔·句曲玉印》:“ 經(jīng)元 素事 茅君 ,每歲必禱 句曲 。”參見“ 茅山 ”、“ 茅盈 ”。
《國語辭典》:解體(解體)  拼音:jiě tǐ
1.把整體拆卸成零碎。如:「這些都是等待解體的廢船?!?br />2.比喻人心離散或組織瓦解?!蹲髠?。成公八年》:「四方諸侯,其誰不解體?」《墨子。尚賢下》:「其所賞者已無故矣;其所罰者亦無罪,是以使百姓皆攸心解體?!?/div>
《漢語大詞典》:金液
(1).古代方士煉的一種丹液。謂服之可以成仙。《漢武內(nèi)傳》:“其次藥有九丹金液,紫華紅英,太清九轉(zhuǎn)五雪之漿?!?晉 葛洪 抱樸子·金丹:“金液太乙所服而仙者也,不減九丹矣?!?唐 李白 《寄王屋山人孟大融》詩:“所期就金液,飛步登云車。” 明 張居正 《軒皇問道治世長生頌》:“彼異端者流,掇虛崇誕,謂軒皇受丹經(jīng)傳九品,及服食金液之術(shù),豈不淺之乎闚圣閾哉?!?br />(2).喻美酒。 唐 白居易 《游寶稱寺》詩:“酒嬾傾金液,茶新碾玉塵?!?/div>
《國語辭典》:沖虛(沖虛)  拼音:chōng xū
1.淡泊謙虛。如:「教授沖虛的待人處事態(tài)度,受人尊敬。」《舊唐書。卷一。高祖本紀(jì)》:「老氏垂化,本貴沖虛,養(yǎng)志無為,遺情物外?!固啤?a href='PoemIndex.aspx?author=15164' target='_blank'>張九齡 〈進千秋節(jié)金鏡錄表〉:「圣道沖虛,有來皆應(yīng)。」
2.凌空升天,常指成仙。如:「沖虛而去」。三國魏。阮籍詠懷詩〉八二首之四一:「列仙停脩齡,養(yǎng)志在沖虛?!固啤?a href='PoemIndex.aspx?author=16211' target='_blank'>曹松 哭胡處士詩:「疑是沖虛去,不為天地囚?!乖?。辛文房《唐才子傳。卷一○。殷文圭》:「向者布衣,綠眉方口,神仙中人也。如學(xué)道,可以沖虛;不爾,垂大名于天下?!?/div>
《漢語大詞典》:緱嶺(緱嶺)
即 緱氏山 。多指修道成仙之處。 唐 崔湜 《寄天臺司馬先生》詩:“何年 緱嶺 上,一謝 洛陽 城?!?明 屠隆 《綵毫記·泛舟采石》:“二神姬鼓瑟 湘靈 ,兩仙郎吹笙 緱嶺 ?!?清 吳偉業(yè) 《七夕即事》詩之四:“ 淮南 丹未熟, 緱嶺 樹先秋。”參見“ 緱氏山 ”。
分類:修道成仙
《漢語大詞典》:緱氏山(緱氏山)
山名。在 河南省 偃師縣 。 漢 劉向 列仙傳·王子喬:“ 王子喬 者, 周靈王 太子 晉 也。好吹笙,作鳳凰鳴。游 伊洛 之間,道士 浮丘公 接以上 嵩高山 。三十餘年后,求之於山上,見 桓良 曰:‘告我家:七月七日待我於 緱氏山 巔。’至?xí)r,果乘白鶴駐山頭,望之不得到,舉手謝時人,數(shù)日而去。”后因以為修道成仙之典。 唐 李白 《鳳笙篇》:“緑云紫氣向 函關(guān) ,訪道應(yīng)尋 緱氏山 。”
《漢語大詞典》:神丹
(1).道教所煉的靈藥。謂服之能成仙。 晉 葛洪 抱樸子·金丹:“余問諸道士以神丹金液之事,及《三皇內(nèi)文》召天神地祇之法,了無一人知之者。” 晉 葛洪 抱樸子·金丹:“第二之丹名曰神丹,亦曰神符。服之百日仙也?!?南朝 宋 鮑照 《代淮南王》詩之一:“琉璃作盌牙作盤,金鼎玉匕合神丹。合神丹,戲紫房,紫房綵女弄明璫?!?宋 陸游 《齋中雜興》詩之三:“神丹卒難求,百疾起如蝟?!?br />(2).古時 印度 對我國之別稱。參見“ 震旦 ”。
《國語辭典》:震旦  拼音:zhèn dàn
中國。梵語cina的音譯。古印度對中國的稱呼?!冻蹩膛陌阁@奇》卷二八:「吾意欲往震旦地方打一轉(zhuǎn)輪回?!挂沧g作「支那」。
《國語辭典》:化去  拼音:huà qù
死亡。《劉知遠(yuǎn)諸宮調(diào)。第二》:「妻父妻母在生時,凡百事做人且較容易。自從他化去,欺負(fù)殺俺夫妻兩個?!?/div>
《國語辭典》:元君  拼音:yuán jūn
1.道家稱男子登仙者為「真人」,女子登仙者為「元君」。宋。張君房《云笈七簽。卷九七。南極王夫人授楊羲詩。序》:「南極王夫人,王母第四女也。名林,字容真,一號南極紫元夫人,或號南極元君?!?br />2.善良的君主?!秶Z。晉語七》:「抑人之有元君,將稟命焉?!?br />3.父祖。漢。劉向《古列女傳。卷七。孽嬖傳。齊東郭姜》:「請就元君之廟而死焉?!?/div>
《國語辭典》:仙方  拼音:xiān fāng
1.舊時迷信服用后可以飛升成仙的藥方。唐。白居易 不如來飲酒詩七首之五:「莫學(xué)長生去,仙方誤殺君?!?br />2.仙人所賜的藥。比喻具有神效的藥。宋。洪邁《夷堅甲志。卷二。玉津三道士》:「君得吾仙方,不以賬恤貧乏,而貪冒無厭,祿過其分,天命折君算?!埂都t樓夢》第二五回:「有兩個人中了邪,不知有何仙方可治?」
《國語辭典》:毛公  拼音:máo gōng
人名。戰(zhàn)國時趙國的處士,生卒年不詳,藏于博徒,和信陵君結(jié)交。
《漢語大詞典》:毛薛
戰(zhàn)國 時 趙 處士 毛公 與 薛公 的合稱。 毛公 藏于博徒, 薛公 藏于賣漿家。 魏 公子 信陵君 客 趙 ,聞二人名,折節(jié)往從之游。后 秦 兵攻 魏 , 信陵君 不歸,二人力勸其歸救 魏國 ,終于大破 秦 軍。事詳史記·魏公子列傳。后亦泛指有才能而受到器重的布衣之士。 唐 李白 《博平鄭太守自廬山千里相尋卻之武陵立馬贈別》詩:“ 邯鄲 能屈節(jié),訪博從 毛 薛 ?!?清 陳維嵩 《滿江紅·秋日經(jīng)信陵君祠》詞:“我詎不如 毛 薛 輩,君寧甘與 原 嘗 亞?”
分類:處士毛公
《漢語大詞典》:毛傳(毛傳)
《毛詩故訓(xùn)傳》(一作《毛詩詁訓(xùn)傳》)的簡稱。為 漢 人訓(xùn)釋詩經(jīng)之作。漢書·藝文志著錄三十卷,但言 毛公 作,未著其名。 東漢 鄭玄 詩譜稱“ 魯 人 大毛公 為《詁訓(xùn)傳》於其家, 河間獻王 得而獻之,以 小毛公 為博士。”至 三國 吳 陸璣 毛詩草木鳥獸蟲魚疏始言 大毛公 為 漢 魯國 人 毛亨 , 小毛公 為 漢 趙國 人 毛萇 。后世因以《故訓(xùn)傳》為 毛亨 作,亦有以為乃 毛萇 作或 毛亨 作而 萇 有所增益者。其詁訓(xùn)大抵本先 秦 學(xué)者的意見,保存了許多古義,雖有錯誤,但仍為研究詩經(jīng)的重要文獻,通行的《十三經(jīng)注疏》即采用《毛傳》。 東漢 鄭玄 《毛詩傳箋》及 唐 孔穎達 毛詩正義,為箋釋疏解《毛傳》之作。 清 代研究《毛傳》,著名的有 陳奐 的詩毛氏傳疏和 馬瑞辰 的毛詩傳箋通釋。參閱 王國維 《觀堂集林別集·書〈毛詩故訓(xùn)傳〉后》。
分類:著錄
《漢語大詞典》:毛子檄
后漢書·劉平王望等傳序:“ 廬江 毛義 少節(jié) ,家貧,以孝行稱。 南陽 人 張奉 慕其名,往候之。坐定而府檄適至,以 義 守令, 義 奉檄而入,喜動顏色。 奉 者,志尚士也,心賤之,自恨來,固辭而去。及 義 母死,去官行服……后舉賢良,公車徵,遂不至。 張奉 嘆曰:‘賢者固不可測。往日之喜,乃為親屈也。斯蓋所謂“家貧親老,不擇官而仕”者也?!焙笠蛞浴懊酉睘樾⒆硬回澙?,只為養(yǎng)親而出仕之典實。 明 高啟 《送倪雅》詩:“交游結(jié)深歡,離別生遠(yuǎn)念。聊持 毛子 檄,暫脫 劉生 劍?!?/div>
《漢語大詞典》:得度
(1).合乎法度。戰(zhàn)國策·魏策二:“臣聞之,王者得度,而霸者知計。今王所以告臣者,疏於度而遠(yuǎn)於計。” 漢 王褒 《四子講德論》:“君子動作有應(yīng),從容得度?!?br />(2).佛教語。謂得以渡過生死之海而進入涅槃境界。《無量壽經(jīng)》卷下:“其有眾生值斯經(jīng)者,隨意所愿,皆可得度?!?br />(3).指得到引度,披剃出家。 唐 劉長卿 《送方外上人之常州依蕭使君》詩:“宰臣思得度,鷗鳥戀為羣?!?唐 劉禹錫 《唐故衡岳律大師湘潭唐興寺儼公碑》:“自是登壇蒞事三十有八載,由我得度者萬有餘人?!?br />(4).道教語。謂得道、成仙。太平經(jīng)卷四十:“高才有天命者得度,其次或得壽。”
《國語辭典》:超凡  拼音:chāo fán
超越凡俗之上。如:「技藝超凡」。
《國語辭典》:仙術(shù)(仙術(shù))  拼音:xiān shù
仙人神奇變化的法術(shù)。如:「點石成金是傳說中的仙術(shù)?!?/div>
《漢語大詞典》:游神(遊神)
(1).猶游心。藝文類聚卷五五引 漢 馮衍 《說鄧禹書》:“誠少游神乎經(jīng)書之林,馳情乎玄妙之中?!?宋 蘇轍 《謝太中大夫門下侍郎表》之二:“此蓋伏遇皇帝陛下,游神淵默,灼見羣臣之情;運智密微,陰扶圣母之?dāng)??!?明 梁辰魚 《江東白苧·效沉青門唾窗絨體引》:“但峻志未就,每托跡于醉鄉(xiāng);逸氣不伸,常游神於花陣?!眳⒁姟?游心 ”。
(2).巡游之神;游蕩之鬼。 清 尤侗 《西堂雜俎·瑤宮花史小傳》:“ 王母 聞其以腴詞贈答,切責(zé)之,命游神巡察,不許私至?!?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于去惡:“數(shù)十年游神耗鬼,雜入衡文,吾輩寧有望耶!”
(3).方言。流氓。 郭沫若 《初出夔門》一:“我們的一批和清華學(xué)生的一批,便不能不成為了輪船上的游神--游神者 四川 話之流氓也?!?br />(1).謂專心致志。 晉 葛洪 抱樸子·逸民:“未若游神典文,吐故納新,求飽乎耒耜之端,索緼乎杼軸之閒?!?晉 李興 《故使持節(jié)侍中太傅鉅平成侯羊公碑》:“游神元默,散志青云?!?宋 孫沔 《論治本》:“伏望皇帝陛下,游神清浄,毓德太寧?!?br />(2).謂脫離塵俗,隱居成仙。 北魏 酈道元 水經(jīng)注·洹水:“縣北有 隆慮山 ,昔 帛仲理 之所游神也。” 吳越 錢鏐 《天柱觀記》:“具悉我國家集慶仙源,游神道域,普天之下靈跡甚多?!?br />(3).指死亡。《漢魏南北朝墓志集釋·北魏叔孫協(xié)墓志》:“春秋卅,游神放世?!?br />(4).古代方士迷信認(rèn)為精神可以離開軀體出游。 唐 陳鴻 《長恨歌傳》:“﹝道士﹞又能游神馭氣,出天界,沒地府以求之,不見?!?吳越 錢镠 《天柱觀記》:“方 瑤水 以游神,復(fù) 華胥 而入夢。” 明 田藝蘅 留青日札·妖僧:“頃之, 劉 忽瞑眩欲死,以語 行果 , 行果 曰:‘是將游神,神游而復(fù)可以昇矣。’”
(5).“游弈神”的省稱。道教認(rèn)為有游弈神,游弈人間,伺察善惡,有“日游神”、“夜游神”之稱。 明 湯顯祖 《邯鄲夢·行宮望幸》:“到頭天樣大事,撞著一個老太歲游神?!?span id="mvif7mo" class="book">《天雨花》第一回:“因此,驚動日夜游神,奏之上帝?!?/div>
《漢語大詞典》:游心(遊心)
(1).潛心;留心。莊子·駢拇:“駢於辯者,纍瓦結(jié)繩竄句,游心於堅白同異之閒,而敝跬譽無用之言非乎?而 楊 墨 是已?!?漢 蔡邕 《玄文先生李子材銘》:“ 休 少以好學(xué),游心典謨,既綜七經(jīng),又精羣緯?!?宋 蘇軾 《諫買浙燈狀》:“臣雖至愚,亦知陛下游心經(jīng)術(shù),動法 堯 舜 。” 明 唐順之 《答顧東橋少宰書》:“及屏居山林,自幸尚有餘日,將以游心六籍,究賢圣之述作,鑒古今之沿革,以進其識而淑諸身。”
(2).浮想騁思。 三國 魏 嵇康 《贈兄秀才入軍》詩:“目送歸鴻,手揮五絃,俯仰自得,游心泰玄。” 明 陶宗儀 輟耕錄·敘畫:“凡畫,氣韻本乎游心,神采生於用筆,意在筆先,筆周意內(nèi),畫盡意在,像應(yīng)神全?!?葉圣陶 《城中·搭班子》:“他一向游心于理想的境界,對于 錢先生 的話不免生疏,因生疏而不免詫怪。”
(3).游惰之心。 唐 白居易 《息游墮策》:“方今人多游心,地有遺力,守本業(yè)者,浮而不固;逐末作者,蕩而忘歸?!?br />留心;心神傾注在某一方面。莊子·德充符:“夫若然者,且不知耳目之所宜,而游心乎德之和。”梁書·韋叡傳:“每虛室獨坐,游心墳素?!?清 龔自珍 《擬進上〈蒙古圖志〉表文》:“翹首昭代之蹟,游心官書之府?!?/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