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48詞典 1分類詞匯 47
《國語辭典》:慵懶(慵懶)  拼音:yōng lǎn
懶惰。唐。白居易 池上早春即事招夢得詩:「我有心中樂,君無外事忙。經(jīng)過莫慵懶,相去兩三坊。」《三國演義》第三七回:「吾等皆山野慵懶之徒,不省治國安民之事,不勞下問?!挂沧鳌搞级琛?。
《漢語大詞典》:懈惰
亦作“ 懈墮 ”。亦作“ 懈墯 ”。
(1).懈?。粦卸琛?span id="kcz6emk" class="book">《大戴禮記·盛德》:“古者以法為銜,以官為轡,以刑為筴,以人為手,故御天下數(shù)百年而不懈墯?!?span id="ut6ojrj" class="book">《呂氏春秋·求人》:“﹝ 禹 ﹞北至 人正 之國, 夏海 之窮, 衡山 之上, 犬戎 之國, 夸父 之野, 禺彊 之所, 積水 、 積石 之山,不有懈墮?!?span id="px7dgmo" class="book">《淮南子·修務(wù)訓(xùn)》:“侯王懈惰,后世無名?!?span id="tmninxc" class="book">《后漢書·趙熹傳》:“ 熹 內(nèi)典宿衛(wèi),外干宰職,正身立朝,未嘗懈惰?!?宋 司馬光 涑水記聞卷十三:“ 智高 聞之,由是懈惰不為備?!?清 劉獻廷 《廣陽雜記》卷二:“凡讀書、交友、登臨,皆須全副精神應(yīng)之,若當(dāng)精神勞瘁之時,少一懈墮,反成窒礙,不可不慎。”
(2).松軟疲困。《素問·示從容論》:“四支懈墯,此脾精之不行也。”靈樞經(jīng)·寒熱病:“身有所傷,血出多,及中風(fēng)寒,若有所墮墜,四支懈惰不收,名曰體隋。”
《漢語大詞典》:惰慵
懶惰。 宋 蘇轍 《次韻光庭省中書事》:“放浪江湖久惰慵,安排誰置從官中?!?/div>
分類:懶惰
《漢語大詞典》:遺勤(遺勤)
(1).謂遺漏勤勞之人。《宋書·褚叔度傳》:“夫賞不遺勤,則勞臣增勸;爵必疇庸,故在功咸達?!?br />(2).猶懶惰。 宋 蘇軾 《和陶勸農(nóng)》之五:“春無遺勤,秋有厚冀。”
《國語辭典》:懶?。☉械。 ?span id="eufqvu6" class='label'>拼音:lǎn dài
1.懶怠。如:「他本性懶怠,怎么說都沒用?!挂沧鳌笐卸琛埂?br />2.不想動,對事物沒興趣。如:「他這些日子心情不好,話也懶怠說,死氣沉沉的?!?/div>
《漢語大詞典》:窳怠
懶惰;懈怠。《資治通鑒·唐德宗貞元十年》:“不以飭勵重其役,不以窳怠蠲其庸,則功力勤?!?/div>
分類:懶惰懈怠
《漢語大詞典》:砦窳
茍且;懶惰。 章炳麟 《訄書·禁煙草》:“市煙之利,逾穀且十倍;樹煙之勞,殺穀且十倍。民以砦窳,絀與而贏取。煙葉之苦澤,下毒其壤,數(shù)年不能成菜茹。”
分類:茍且懶惰
《漢語大詞典》:懶慢(懶慢,嬾慢)
懶惰怠慢;懶惰散漫。語本 三國 魏 嵇康 《與山巨源絕交書》:“又縱逸來久,情意傲散,簡與禮相背,懶與慢相成?!睉校槐咀鳌?嬾 ”。 唐 杜甫 《傷秋》詩:“懶慢頭時櫛,艱難帶減圍?!?唐 皇甫冉 《田家作》詩:“ 嵇康 懶慢性,祗自戀風(fēng)煙?!?宋 蘇軾 《與范純父侍郎書》之一:“到 潁 半年,始此上問,懶慢之罪,踧踖無地。” 清 王晫 今世說·巧藝:“﹝ 王崇節(jié) ﹞多病,習(xí)懶慢,不喜為章句學(xué)?!?br />嬾慢:猶懶散。 明 袁宗道 《早春獨坐》詩:“迂疎生事簡,嬾慢見人難?!?清 曹寅 《宿華陽》詩:“多年嬾慢水曹部,輒為寒梅辦急裝?!?/div>
《國語辭典》:懶惰(懶惰)  拼音:lǎn duò
懈怠、好逸惡勞。晉。陶淵明〈責(zé)子〉詩:「阿舒已二八,懶惰故無匹?!埂段饔斡洝返诙呋兀骸感姓咴唬骸旱茏右囝H慇勤,何常懶惰?』」也作「懶怠」。
《國語辭典》:游惰(遊惰)  拼音:yóu duò
游嬉不事正業(yè)?!赌鲜?。卷七二??拙競鳌罚骸羔嵳∪A,剪罰游惰,由是境內(nèi)肅清?!?/div>
《國語辭典》:怠惰  拼音:dài duò
懈怠懶惰。《紅樓夢》第四五回:「你只監(jiān)察著我們里頭有偷安怠惰的,該怎么樣罰他就是了?!挂沧鳌傅櫋埂ⅰ傅“健?、「怠傲」。
《國語辭典》:懶散(懶散)  拼音:lǎn sǎn
1.懶惰散漫的樣子。元。馬致遠 四塊玉。酒旋沽曲:「本是個懶散人,又無甚經(jīng)濟才,歸去來?!埂毒劳ㄑ?。卷一八。老門生三世報恩》:「蒯公愈加懶散,上京會試,只照常規(guī),全無作興加厚之意。」也作「懶懶散散」。
2.把事情擱置一旁不加過問。《喻世明言。卷四○。沈小霞相會出師表》:「過了年馀,已知張千、李萬都逃了,這公事漸漸懶散?!?/div>
《漢語大詞典》:怠荒
懶惰放蕩。禮記·曲禮上:“毋側(cè)聽,毋噭應(yīng),毋淫視,毋怠荒?!?鄭玄 注:“怠荒,放散身體也?!?孔穎達 疏:“謂身體放縱,不自拘斂也?!?span id="b7a0l6i" class="book">《周書·明帝紀(jì)》:“作民父母,弗敢怠荒。” 宋 蘇舜欽 《符瑞》:“茍授而怠荒,又下變異,丁寧戒告以率之,皆可名之符?!?span id="pajmtmj" class="book">《醒世恒言·三孝廉讓產(chǎn)立高名》:“﹝ 許武 ﹞思想二弟在家,力學(xué)多年,不見州郡薦舉,誠恐怠荒失業(yè),意欲還家省視?!?span id="y5j37xt" class="book">《清史稿·禮志七》:“自古帝王內(nèi)禪,非其時怠荒,即其時多故,倉猝授受,禮無可採。”
分類:懶惰放蕩
《國語辭典》:慵惰  拼音:yōng duò
懶惰。唐。韓愈合江亭〉詩:「淹滯樂閒曠,勤苦勸慵惰?!挂沧鳌搞紤小?。
分類:懶惰
《漢語大詞典》:惰偷(惰媮)
亦作“ 惰媮 ”。懈怠茍且,懶惰。 宋 蘇軾 《謝館職啟》:“遇寵知懼,庶不至於惰媮?!?宋 陸游 《道宮謝雨疏》:“由官吏之惰偷,致政刑之疵癘。”明史·云南土司傳一·云南:“馴至 神宗 之世,朝廷惰媮,封疆?dāng)娜丈跻蝗?。?清 顧炎武 《與戴耘野書》:“百家之説,粗有闚于古人;一卷之文,思有裨于后代,此則區(qū)區(qū)自矢而不敢惰偷者也?!?/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