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47詞典 1分類詞匯 46
《漢語大詞典》:噫吁嚱
嘆詞。表示驚異或慨嘆。 唐 李白 《蜀道難》:“噫吁嚱,危乎高哉, 蜀 道之難難於上青天。”亦作“ 噫吁嘻 ”、“ 噫吁唏 ”。 清 黃周星 《六月六日登洞庭西山縹渺峰放歌》:“噫吁嘻,怪事哉?!?魯迅 《而已集·再談香港》:“吉人自有天相, 伏園 真福將也!而我的華蓋運(yùn)卻還沒有走完,噫吁唏。”
《漢語大詞典》:噫嗟
嘆詞。表示慨嘆。 漢 王符 潛夫論·述赦:“一歲載赦,奴兒噫嗟?!?/div>
分類:嘆詞慨嘆
《漢語大詞典》:噫嚱
亦作“ 噫戲 ”。 嘆詞。表示慨嘆。 唐 黃滔 《祭宋員外文》:“聊馳一奠之椒桂,用敘千秋之別離。噫嚱噫嚱,已而已而?!?宋 沈作哲 寓簡(jiǎn)卷四:“噫戲,不可泯矣!” 清 趙翼 《十不全歌》:“噫嚱乎,謂出自天意,生之胡令痼疾廢。”
分類:嘆詞慨嘆
《國(guó)語辭典》:恨賦(恨賦)  拼音:hèn fù
南朝梁江淹所作的文章。慨嘆李陵、嵇康等人生不逢時(shí),含恨吞聲而終其一生。
《漢語大詞典》:嗟惋
慨嘆惋惜。 唐 段成式 酉陽雜俎·木篇:“寺前有槐樹數(shù)株, 金監(jiān) 買一株,令所使巧工解之,及入內(nèi)迴,工言木無他異, 金 大嗟惋?!?宋 蘇洵 《與梅圣俞書》:“不得 圣俞 、 永叔 相與談笑,深以嗟惋?!?清 褚人穫 《堅(jiān)瓠七集·洛陽花神》:“ 暎 玩其詩(shī),出以示人,未嘗不嗟惋云?!?/div>
《漢語大詞典》:噫乎
嘆詞。表示慨嘆。史記·河渠書:“薪不屬兮 衛(wèi) 人罪,燒蕭條兮噫呼何以御水?!?唐 韓愈 《謝自然詩(shī)》:“噫乎彼寒女,永託異物羣?!?宋 蘇軾 《山陂陀行》:“此非小有兮,噫乎何以樂此而不去?!?/div>
分類:嘆詞慨嘆
《漢語大詞典》:慨息
感慨嘆息。 漢 班彪 《北征賦》:“撫長(zhǎng)劍而慨息,泣漣落而霑衣?!?清 陸繼輅 《〈七家文鈔〉序》:“世之沉溺於偽體者,固未嘗一日而息。 朱梅崖 所處僻遠(yuǎn), 彭秋士 年少,心孤口眾,徒能自已,有志之士,所為慨息也。”
《漢語大詞典》:愾嘆(愾歎)
見“ 愾嘆 ”。
亦作“ 愾嘆 ”。 慨嘆;嘆息。明史·湯開遠(yuǎn)傳:“朝所為縲辱擯棄不少愛之人,又野所為推重愾嘆不可少之人?!?清 周亮工 《書影》卷二:“座客聽者,悄然愾嘆云?!?/div>
分類:慨嘆嘆息
《漢語大詞典》:歌黍
《黍離》之歌。寓慨嘆興廢之意。典出詩(shī)·王風(fēng)·黍離序:“《黍離》,閔 宗周 也。 周 大夫行役至于 宗周 ,過故宗廟宮室,盡為禾黍,閔 周 室之顛覆,彷徨不忍去,而作是詩(shī)也。” 明 高啟 《長(zhǎng)洲苑》詩(shī):“城迷歌黍客,地屬採(cǎi)蕘童?!?/div>
分類:慨嘆興廢
《漢語大詞典》:慨惜
慨嘆惋惜。 宋 何薳 春渚紀(jì)聞·古斗樣鐵護(hù)研:“余兄 宗勝 所用鐵護(hù)研……為滌者墮地,缺其受水處,慨惜之餘,乃取以漆固而鐵護(hù)其外,中固無傷也?!?/div>
《漢語大詞典》:嘆咤(嘆咤,嘆吒)
亦作“ 嘆吒 ”。嘆息感慨。三國(guó)志·蜀志·楊儀傳:“於是怨憤形于聲色,嘆咤之音,發(fā)於五內(nèi)。”周書·蕭詧傳:“未嘗不盱衡扼腕,嘆咤者久之?!?唐 陸龜蒙 《奉酬襲美先輩吳中苦雨一百韻》:“低頭增嘆吒,到口復(fù)嗢咽?!?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上仙:“便聞案上作嘆咤聲,似一健叟。”
嘆吒:由于憤激而慨嘆。 唐 段成式 酉陽雜俎續(xù)集·支諾皋下:“ 懷玉 ( 李懷玉 )抱冤無訴,於獄中壘石象佛,默期冥報(bào),時(shí)近臘日,心慕同儕,嘆吒而睡?!?span id="c3owufj" class="book">《資治通鑒·魏高貴鄉(xiāng)公甘露三年》:“ 吳主 大怒,上馬帶鞬執(zhí)弓欲出,曰:‘孤 大皇帝 適子,在位已五年,誰敢不從者!’侍中近臣及乳母共牽攀止之,不得出,嘆咤不食,駡 全后 曰:‘爾父憒憒,敗我大事!’”
《國(guó)語辭典》:嘆詞(嘆詞)  拼音:tàn cí
表示喜怒哀樂等感情或感嘆的詞,常獨(dú)立而附于語句前或后。如啊、唉、哼、喂等。也稱為「嘆字」、「驚喟字」。
《漢語大詞典》:嘆吒(嘆吒)
見“ 嘆咤 ”。
亦作“ 嘆咤 ”。 由于憤激而慨嘆。 唐 段成式 酉陽雜俎續(xù)集·支諾皋下:“ 懷玉 ( 李懷玉 )抱冤無訴,於獄中壘石象佛,默期冥報(bào),時(shí)近臘日,心慕同儕,嘆吒而睡。”資治通鑒·魏高貴鄉(xiāng)公甘露三年:“ 吳主 大怒,上馬帶鞬執(zhí)弓欲出,曰:‘孤 大皇帝 適子,在位已五年,誰敢不從者!’侍中近臣及乳母共牽攀止之,不得出,嘆咤不食,駡 全后 曰:‘爾父憒憒,敗我大事!’”
分類:憤激慨嘆
《漢語大詞典》:嘆咤(嘆咤,嘆吒)
亦作“ 嘆吒 ”。嘆息感慨。三國(guó)志·蜀志·楊儀傳:“於是怨憤形于聲色,嘆咤之音,發(fā)於五內(nèi)。”周書·蕭詧傳:“未嘗不盱衡扼腕,嘆咤者久之?!?唐 陸龜蒙 《奉酬襲美先輩吳中苦雨一百韻》:“低頭增嘆吒,到口復(fù)嗢咽?!?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上仙:“便聞案上作嘆咤聲,似一健叟?!?br />嘆吒:由于憤激而慨嘆。 唐 段成式 酉陽雜俎續(xù)集·支諾皋下:“ 懷玉 ( 李懷玉 )抱冤無訴,於獄中壘石象佛,默期冥報(bào),時(shí)近臘日,心慕同儕,嘆吒而睡?!?span id="q1fqupi" class="book">《資治通鑒·魏高貴鄉(xiāng)公甘露三年》:“ 吳主 大怒,上馬帶鞬執(zhí)弓欲出,曰:‘孤 大皇帝 適子,在位已五年,誰敢不從者!’侍中近臣及乳母共牽攀止之,不得出,嘆咤不食,駡 全后 曰:‘爾父憒憒,敗我大事!’”
《漢語大詞典》:軫嘆(軫歎)
痛惜而慨嘆。 南朝 梁 江淹 《蕭驃騎上頓表》:“故已望 江 源以軫嘆,想 荊 山而增厲矣。”
分類:痛惜慨嘆
《漢語大詞典》:嗟哦
慨嘆吟哦。 茅盾 《渝桂道中雜詩(shī)·寄桂友》:“尚有豪情論史么?南 明 舊事費(fèi)嗟哦?!?/div>
分類:慨嘆吟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