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24詞典 9分類詞匯 15
《國語辭典》:感恩  拼音:gǎn ēn
1.感激恩惠。《三國演義》第三九回:「飛得免誅戮,感恩無地,豈肯走乎!」《文明小史》第四四回:「情愿回去交代帳房,禁止彈唱,驅(qū)逐流娼,只求免其遷移,感恩非淺?!?br />2.縣名。位于海南島西岸,隸屬海南特別行政區(qū)。
《漢語大詞典》:感恩多
詞調(diào)名。本為 唐 教坊曲名。雙調(diào),有三九、四十字兩體。
《漢語大詞典》:感恩珠
指神話傳說中鮫人流淚所成之珠。常用以指受恩施報。 唐 李群玉 《病起別主人》詩:“益愧千金少,情將一飯殊。恨無泉客淚,盡泣感恩珠?!眳⒁姟?泣珠 ”。
《國語辭典》:泣珠  拼音:qì zhū
傳說鮫人流淚成珠。晉。張華《博物志。卷二。異人》:「南海外有鮫人,水居如魚,不廢織績,其眼能泣珠?!?/div>
《國語辭典》:感恩戴義(感恩戴義)  拼音:gǎn ēn dài yì
感激他人對自己的恩德和情義?!度龂?。卷五七。吳書。駱統(tǒng)傳》:「令皆感恩戴義,懷欲報之心?!挂沧鳌父卸鞔鞯隆?、「感恩荷德」。
《國語辭典》:感恩荷德  拼音:gǎn ēn hè dé
感激他的恩德、情義。宋。張孝祥〈代總得居士上相府〉:「且祿優(yōu)足以仁族,事簡足以養(yǎng)痾,使某自謀,不過如此。感恩荷德,負戴靡勝?!挂沧鳌父卸鞔鞯隆?、「感恩戴義」。
《國語辭典》:感恩圖報(感恩圖報)  拼音:gǎn ēn tú bào
感激他人的恩德而設(shè)法報答。明。李昌祺《剪燈馀話。卷四。泰山御史傳》:「過蒙原宥,特賜保全,所宜竭力宣忠,感恩圖報。」
《國語辭典》:感恩節(jié)(感恩節(jié))  拼音:gǎn ēn jié
美國人為感謝上帝恩典所訂定的節(jié)日,亦是最重要的家庭團圓日。節(jié)日起源于西元一六二一年,一批自英國渡洋至北美的清教徒邀約印第安人共度三天三夜的歡宴,慶祝小麥的收成。一八六三年林肯總統(tǒng)正式宣布十一月最后一個星期四為國定假日。一九四一年美國國會重新制定感恩節(jié)的日期為每年十一月的第四個星期四。
《漢語大詞典》:感恩懷德(感恩懷德)
感激別人的恩德。《三國志·魏志·齊王芳傳》“勇過 聶政 ,功逾 介子 ,可謂殺身成仁,釋生取義者矣” 南朝 宋 裴松之 注:“古之舍生取義者,必有理存焉,或感恩懷德,投命無悔,或利害有機,奮發(fā)以應(yīng)會,詔所稱 聶政 、 介子 是也。” 郭沫若 《孔雀膽》第一幕:“我想請大王饒恕他的活命,將來 建昌 一帶的人或許會感恩懷德?!币嘧鳌?感恩戴德 ”。《再生緣》第八十回:“我也終生感恩戴德,唯愿 劉小姐 修成正果,位列仙籍?!?郭澄清 《大刀記》第五章:“ 疤瘌四 一面向 石黑 送著感恩戴德的笑臉,一面油嘴滑舌地說開了?!?/div>
分類:感激恩德
《國語辭典》:感恩戴德  拼音:gǎn ēn dài dé
感激他人對自己的恩德?!稏|歐女豪杰》第三回:「偶有一個狡猾的民賊出來,略用些小恩小惠來撫弄他,他便歡天喜地感恩戴德。」也作「感恩戴義」、「感恩荷德」。
《漢語大詞典》:感恩懷德(感恩懷德)
感激別人的恩德。《三國志·魏志·齊王芳傳》“勇過 聶政 ,功逾 介子 ,可謂殺身成仁,釋生取義者矣” 南朝 宋 裴松之 注:“古之舍生取義者,必有理存焉,或感恩懷德,投命無悔,或利害有機,奮發(fā)以應(yīng)會,詔所稱 聶政 、 介子 是也。” 郭沫若 《孔雀膽》第一幕:“我想請大王饒恕他的活命,將來 建昌 一帶的人或許會感恩懷德?!币嘧鳌?感恩戴德 ”。《再生緣》第八十回:“我也終生感恩戴德,唯愿 劉小姐 修成正果,位列仙籍?!?郭澄清 《大刀記》第五章:“ 疤瘌四 一面向 石黑 送著感恩戴德的笑臉,一面油嘴滑舌地說開了?!?/div>
分類:感激恩德
《漢語大詞典》:銜恩(銜恩)
受恩;感恩。 唐 李白 《塞下曲》之二:“橫戈從百戰(zhàn),直為銜恩甚?!?明 高明 《琵琶記·旌表》:“豈特奴心知感德,料他也銜恩泉石里。” 柯巖 《美的追求者·蒲公小狐堪為友》:“我是多么佩服那個……終身銜恩以報無心之德的 小翠 。”
分類:受恩感恩
《漢語大詞典》:見德(見德)
顯現(xiàn)恩德。書·立政:“其在四方,用丕式見德。” 孔穎達 疏:“見其圣德於民。” 清 李漁 《閑情偶寄·頤養(yǎng)·行樂》:“處比戶可封之世,難於售恩;當民窮財盡之秋,易於見德?!?/div>
《國語辭典》:頂戴(頂戴)  拼音:dǐng dài
1.敬禮。南朝梁。武帝〈金剛般若懺文〉:「頂戴奉持,終不舍離。」《二刻拍案驚奇》卷二一:「舉家頂戴不盡??梢娛篱g刑獄之事,許多隱昧之情,一些造次不得。」
2.清代官吏品級,以帽上頂珠的色質(zhì)為別,稱為「頂戴」。
《漢語大詞典》:感分
猶感恩。 唐 皮日休 《何武傳》:“ 武 之受謗,不當其刑,況其死乎!如非 武 心者,縱免死,其心不能無憤也,況感分用命哉。”
分類:感恩
《國語辭典》:二天  拼音:èr tiān
語出《后漢書。卷三一。蘇章傳》:「順帝時,(章)遷冀州刺史,故人為清河太守,章行部案其奸臧,乃請?zhí)卦O(shè)酒肴,陳平生之好甚歡,太守喜曰:『人皆有一天,我獨有二天?!弧购笥靡苑Q恩人。為對幫助者的感恩之詞。明。張景《飛丸記》第二五出:「這深恩何慚二天,待他年恩沾九天?!?/div>
《漢語大詞典》:無德(無德)
(1).謂言行不合社會的準則和規(guī)范;沒有德行。左傳·閔公二年:“無德而祿,殃也?!?span id="r6pwsac" class="book">《國語·晉語九》:“君子哀無人,不哀無賄;哀無德,不哀無寵?!?span id="tgs1x7u" class="book">《史記·龜策列傳》:“漁者利其肉,寡者貪其力,下為不仁,上為無德?!?br />(2).指無德行之人。《后漢書·光武帝紀下》:“鬼神不順無德,災(zāi)殃將及吏人,朕甚懼焉!”
(3).不用感恩。管子·明法解:“以法誅罪,則民就死而不怨;以法量功,則民受賞而無德也?!?br />(4).見“ 無德而稱 ”。
(5).見“ 無得 ”。
《漢語大詞典》:無德而稱(無德而稱)
(1).無何恩德可以稱道。論語·季氏:“ 齊景公 有馬千駟,死之日,民無德而稱焉?!?br />(2).謂德高不可言狀。后漢書·黃憲傳論:“士君子見之者,靡不服深遠、去玼吝。將以道周性全,無德而稱乎?” 李賢 注:“道周備,性全一。無德而稱,言其德大無能名焉?!?/div>
分類:恩德稱道
《漢語大詞典》:無得(無得)
(1).猶無從。論語·泰伯:“ 泰伯 ,其可謂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讓,民無得而稱焉?!?邢昺 疏:“三讓之美,皆隱蔽不著,故人無得而稱焉?!钡茫槐咀鳌?德 ”。參見“ 無從 ”。
(2).猶不許,不準。《商君書·墾令》:“無得為罪人請於吏而饟食之?!?span id="w1ul1w7" class="book">《漢書·朱博傳》:“積受取一錢以上,無得有所匿。欺謾半言,斷頭矣!”
(3).未能得以。宋史·胡松年傳:“﹝ 張敵萬 ﹞向在 淮南 誘敵深入,步騎四集,悉陷於淖,無得解者, 金 人至今膽落?!?br />(4).無所得。呂氏春秋·君守:“君也者以無賞為賞,以無得為得者也?!?/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