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消愁釋悶(消愁釋悶)  拼音:xiāo chóu shì mèn
消解憂愁苦悶,保持心情愉快?!抖鼗妥兾募聲?。卷三。降魔變文》:「三春?柳,周青翠而垂條;九夏名花,遍池亭而照灼。足可消愁釋悶,悅暢心神?!挂沧鳌赶罱鈵灐埂ⅰ赶钺寫|」。
《國語辭典》:西施顰眉(西施顰眉)  拼音:xī shī pín méi
比喻別具風韻或病困愁苦的樣子。參見「西施捧心」條。清。蒲松齡《聊齋編年詩集選注。卷一。雜詩》:「西施顰眉黛,翩翩若驚鴻,寧不知其美?新態(tài)殊難工?!?/div>
《國語辭典》:天昏地慘(天昏地慘)  拼音:tiān hūn dì cǎn
天地一片昏暗慘淡。形容凄黯愁苦的情景。《東周列國志》第五四回:「岸上哭聲震響,山谷俱應,天昏地慘,日色無光?!挂沧鳌柑斐畹貞K」。
《國語辭典》:愁眉苦目  拼音:chóu méi kǔ mù
緊鎖著眉,苦喪著臉。形容憂傷、愁苦的神色。《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第一○二回:「只見一個人在那里和亮臣說話,不住的噯聲嘆氣,滿臉的愁眉苦目?!挂沧鳌赋蠲伎嗄槨?、「愁眉苦眼」。
《國語辭典》:苦著臉(苦著臉)  拼音:kǔ zhe liǎn
臉色愁苦。如:「面對堆積如山的作業(yè),他苦著臉,差不多就要哭出來了?!?/div>
分類:臉色愁苦
《國語辭典》:喪著臉(喪著臉)  拼音:sàng zhe liǎn
心中不樂,臉色愁苦。如:「看他喪著臉,大概發(fā)生什么事了!」
《漢語大詞典》:孤都
(1).古人對圓頭東西的稱呼。 清 方以智 通雅·器用:“古人于凡物頭員謂之孤都, 宋景文 所云胍肚也?!?br />(2).形容因生氣或愁苦而撅著嘴的樣子。 清 方以智 通雅·器用:“俗以愁苦尖喙曰孤都,因以欒欒孤獨為可憐之狀?!比纾核谀抢锕露贾觳徽f話。
《漢語大詞典》:肚里淚下(肚裏淚下)
猶言眼淚往肚里流。形容說不出的愁苦。 宋 葉紹翁 四朝聞見錄·憲圣不妒忌之行:“大姐姐遠處北方,臣妾缺於定省,每遇天日清美,侍上宴集,纔一思之,肚里淚下?!?/div>
《國語辭典》:疾首蹙額(疾首蹙額)  拼音:jí shǒu cù é
痛恨厭惡的樣子。《文明小史》第四八回:「何以到了我們中國,一聽到勸捐二字,百姓就一個個疾首蹙額,避之惟恐不遑?」也作「疾首蹙頞」。
《國語辭典》:愁眉淚眼(愁眉淚眼)  拼音:chóu méi lèi yǎn
眉頭緊鎖,雙眼含淚。形容愁苦悲傷的樣子。明。高濂《玉簪記》第二四折:「守著個更更點點,凄凄冷冷,隔著個朝朝暮暮,思思念念,腸斷了愁眉淚眼?!埂度辶滞馐贰返谝灰换兀骸府斖恚B(yǎng)娘走進房來看小姐,只見愁眉淚眼,長吁短嘆。」
《國語辭典》:愁腸寸斷(愁腸寸斷)  拼音:chóu cháng cùn duàn
因憂愁而使腸子斷裂。形容極其憂愁苦悶。唐。張文成〈游仙窟〉:「淚臉千行,愁腸寸斷,端坐橫琴,涕血流襟?!?/div>
《漢語大詞典》:愁蹙蹙
憂愁苦悶的樣子。 孔厥 袁靜 《新兒女英雄傳》第六回:“忽然 大水 愁蹙蹙的回來了?!?徐光耀 《平原烈火》十八:“老大娘愁蹙蹙地說:‘……唉,真是愁死!’”
《國語辭典》:千愁萬恨(千愁萬恨)  拼音:qiān chóu wàn hèn
形容憂愁怨恨極多。明。陸采《懷香記》第二五出:「受盡了千愁萬恨廢眠餐,挨至此夕償心愿?!埂都t樓夢》第八九回:「思前想后,竟應了前日夢中之讖,千愁萬恨,堆上心來?!?/div>
分類:愁苦怨恨
《國語辭典》:窮愁潦倒(窮愁潦倒)  拼音:qióng chóu liáo dǎo
窮困愁苦,失意不得志。如:「許多成功者在未成名之前,也曾嘗過窮愁潦倒的滋味。」
《漢語大詞典》:深矉蹙頞
愁苦貌。矉, 天僇生 《孤臣碧血記》:“ 摩而忒 獨持匕首在手,深矉蹙額不作聲,若重有憂者?!?/div>
分類:愁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