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典故
知魚樂
 
鯈魚
 
臨濠
 
濠上魚
 
我知魚
 
觀濠
 
濠梁魚
 
濠上觀魚
 
鯈魚樂
 
觀魚濠上
 
惠子魚
 
子知魚
 
安見我非魚
    
濠上之意
 
濠上知魚
 
觀魚惠子
 
濠梁招
 
為鯈魚
  
知我知魚
 
非魚濠上
   
濠梁遺意
 
窺魚
 
游鯈
 
知魚
 
子非我,安知我

相關(guān)人物
惠施
 
莊子


《莊子集釋》卷六下〈外篇·秋水〉~606~
莊子與惠子游于濠梁之上。莊子曰:「倏魚出游從容,是魚之樂也?!够葑釉唬骸缸臃囚~,安知魚之樂?」莊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魚矣,子之不知魚之樂全矣?!骨f子曰:「請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魚樂』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問我,我知之濠上也。」

簡釋

觀魚:詠山水之樂。唐孟浩然《尋梅道士》:“重以觀魚樂,因之鼓枻歌?!?/p>


例句

南華在濠上,誰辯魏王瓠。 儲光羲 貽王侍御出臺掾丹陽

但樂濠梁魚,豈怨鐘山鵠。 吳融 綿竹山西四十韻

已息漢陰誚,且同濠上觀。 奚賈 嚴(yán)陵灘下寄常建

獨(dú)有蒙園吏,棲偃玩濠梁。 張文琮 詠水

投汨笑古人,臨濠得天和。 李白 書情題蔡舍人雄

正作莊生蝶,誰知惠子魚。 李群玉 晝寐

憑幾看魚樂,回鞭急鳥棲。 杜甫 白露

谷口舊相得,濠梁同見招。 杜甫 陪鄭廣文游何將軍山林十首之一

鹿鳴驗(yàn)食野,魚樂知觀濠。 柳宗元 游南亭夜還敘志七十韻

入鳥不亂行,觀魚還自樂。 權(quán)德輿 奉和李大夫題鄭評事江樓

歸時(shí)自負(fù)花前醉,笑向鰷魚問樂無。 獨(dú)孤及 垂花塢醉后戲題

濠梁莊惠謾相爭,未必人情知物情。 白居易 池上寓興二絕之一

海邊曾狎鳥,濠上正觀魚。 皇甫冉 和鄭少尹祭中岳寺北訪蕭居士越上方

不無濠上思,唯食圃中蔬。 賈島 寄令狐绹相公

濠梁時(shí)一訪,莊叟亦吾徒。 錢起 山齋讀書寄時(shí)校書杜叟

肯想觀魚處,寒泉照發(fā)斑。 錢起 藍(lán)溪休沐寄趙八給事

故山期采菊,秋水憶觀魚。 韓翃 贈張五諲歸濠州別業(yè)

典故     
匠石斤
 
斲鼻工
  
罷揮斤
   
匠石操斤
  
借斧斤
 
思郢質(zhì)
 
郢人妙質(zhì)
    
堊勞運(yùn)斤
 
惠死莊杜口
 
匠石善運(yùn)
 
良斲
  
運(yùn)斤不輟
 
運(yùn)斤質(zhì)
 
鼻蠅受斤
 
堊鼻運(yùn)斤
 
斧揮郢鼻
 
妙斤
 
郢匠風(fēng)斤
 
郢匠斲
  
斲妮

相關(guān)人物
惠施
 
莊子


《莊子集釋》卷八中〈雜篇·徐無鬼〉~843~
莊子送葬,過惠子之墓,顧謂從者曰:「郢人堊慢其鼻端若蠅翼,使匠石斲之。匠石運(yùn)斤成風(fēng),聽而斲之,盡堊而鼻不傷,郢人立不失容。宋元君聞之,召匠石曰:『嘗試為寡人為之?!唤呈唬骸撼紕t嘗能斲之。雖然,臣之質(zhì)死久矣?!蛔苑蜃又酪玻釤o以為質(zhì)矣,吾無與言之矣?!?/span>

簡釋

郢匠:指技藝高超的人,或喻大毛筆。唐駱賓王《夏日游德州贈高四》:“成風(fēng)郢匠斫,流水伯牙弦。”


例句

郢人斤斫無痕跡,仙人衣裳棄刀尺。 劉禹錫 翰林白二十二學(xué)士見寄詩一百篇因以答貺

脫略磻溪釣,操持郢匠斤。 杜甫 奉贈鮮于京兆二十韻

惠死莊杜口,鐘歿師廢琴。 白居易 哭崔常侍晦叔

郢匠掄材日,轅輪必盡呈。 皇甫冉 上禮部楊侍郎

雕琢只應(yīng)勞郢匠,膏肓終恐誤秦醫(yī)。 羅隱 投所思

落筆空追愴,曾蒙借斧斤。 鄭谷 讀故許昌薛尚書詩集

成風(fēng)郢匠斫,流水伯牙弦。 駱賓王 夏日游德州贈高四

典故 
壽櫟
   
樗櫟壽
 
山樗
     
樗櫟身
 
曲轅社
  
不才樗
   
樗櫟之身
 
得全社櫟
 
曲猿樹
 
相關(guān)人物
惠施
 
莊子


《莊子集釋》卷一上〈內(nèi)篇·逍遙游〉~39~
惠子謂莊子曰:「吾有大樹,人謂之樗。其大本擁腫而不中繩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規(guī)矩,立之涂,匠者不顧。今子之言,大而無用,眾所同去也?!?/span>
《莊子集釋》卷二中〈內(nèi)篇·人間世〉~70~
匠石之齊,至于曲轅,見櫟社樹。其大蔽數(shù)千牛,絜之百圍,其高臨山十仞而后有枝,其可以為舟者旁十?dāng)?shù)。觀者如市,匠石不顧,遂行不輟。弟子厭觀之,走及匠石,曰:「自吾執(zhí)斧斤以隨夫子,未嘗見材如此其美也。先生不肯視,行不輟,何邪?」 曰:「已矣,勿言之矣!散木也,以為舟則沈,以為棺槨則速腐,以為器則速毀,以為門戶則液樠,以為柱則蠹。是不材之木也,無所可用,故能若是之壽。」

簡釋

散樗:用以自謙、,或指不愿為世俗做事。唐杜甫《送鄭十八虔貶臺州司戶》:“鄭公樗散鬢成絲,酒后常稱老畫師。”


例句

安知幽澗側(cè),獨(dú)與散樗叢。 周存 禁中春松

散材無所用,老向瑣闈眠。 姚合 送狄尚書鎮(zhèn)太原

翠羽憐窮鳥,瓊枝顧散樗。 張南史 早春書事奉寄中書舍人

野人無本意,散木任天材。 戴叔倫 酬贈張眾甫

散木今何幸,良工不棄捐。 朱灣 箏柱子

須知片木用,莫向散材看。 朱灣 詠柏板

廣文遺韻留樗散,雞犬圖書共一船。 杜牧 鄭瓘協(xié)律

鄭公樗散鬢成絲,酒后常稱老畫師。 杜甫 送鄭十八虔貶臺州司戶傷其臨老陷賊之故闕為面別情見于詩

適因擁腫材,成此懶慢趣。 權(quán)德輿 祗役江西路上以詩代書寄內(nèi)

散木固無堪,虛舟常任觸。 權(quán)德輿 酬南園新亭宴會璩新第慰慶之作時(shí)任賓客

桃李有奇質(zhì),樗櫟無妙姿。 歐陽詹 寓興

幸自同樗櫟,何妨愜所懷。 羅隱 城西作

散材誠獨(dú)善,正覺豈無徒。 羊士諤 郡齋讀經(jīng)

歸田語不忘,樗散料非才。 薛能 早春歸山中舊居

多幸沾行葦,無庸類散樗。 虞世南 奉和幸江都應(yīng)詔

已阻青云期,甘同散樗老。 錢起 南中春意

行潦難朝海,散材空遇圣。 錢起 寄任山人

散才非世用,回音謝云蘿。 錢起 長安落第作

摧殘空有恨,擁腫遂無庸。 駱賓王 浮槎

典故 
書五車
 
讀五車
 
五車讀
  
五車富
  
惠車
 
惠施書
 
五車書史
 
五車載書
 
傾五車
 
書文五車

相關(guān)人物
惠施
 
莊子


《莊子集釋》卷十下〈雜篇·天下〉~02~
惠施多方,其書五車,其道舛駁,其言也不中。歷物之意,曰:「至大無外,謂之大一;至小無內(nèi),謂之小一。無厚,不可積也,其大千里。天與地卑,山與澤平。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大同而與小同異,此之謂小同異;萬物畢同畢異,此之謂大同異。南方無窮而有窮,今日適越而昔來。連環(huán)可解也。我知天下之中央,燕之北越之南是也。氾愛萬物,天地一體也?!?/span>

簡釋

五車書:喻指讀書多,學(xué)問深。唐王維《戲贈張五弟湮三首》之二:“張弟五車書,讀書仍隱居?!?/p>


例句

男兒一片氣,何必五車書。 孟浩然 送告八從軍

世人如要問生涯,滿架堆床是五車。 方干 題懸溜巖隱者居

惠子休驚學(xué)五車,沛公方起斬長蛇。 李咸用 和友人喜相遇十首

顧我下筆即千字,疑我讀書傾五車。 李商隱 安平公詩

富貴必從勤苦得,男兒須讀五車書。 杜甫 柏學(xué)士茅屋

五車堆縹帙,三徑闔繩樞。 溫庭筠 病中書懷呈友人

開濟(jì)由來變盛衰,五車才得號镃基。 溫庭筠 簡同志

張弟五車書,讀書仍隱居。 王維 戲贈張五弟諲三首

五車外典知誰敵,九趣多才恐不如。 知玄 答僧澈

猶輕五車富,未重一囊貧。 駱賓王 在江南贈宋五之問

仍聞圣主知書癖,鳳閣燒香對五車。 鮑溶 夏日懷杜悰駙馬

典故
鼓莊盆
 
莊生喪
 
莊周淚莫多

相關(guān)人物
惠施
 
莊子


《莊子》外篇·卷六下《至樂》
「莊子妻死,惠子吊之,莊子則方箕踞鼓盆而歌。」唐·成玄英疏:「盆,瓦缶也。莊子知生死之不二,達(dá)哀樂之為一,是以妻亡不哭,鼓盆而歌,垂腳箕踞,敖然自樂?!?/span>

例句

小于潘岳頭先白,學(xué)取莊周淚莫多。 元稹 六年春遣懷八首

相逢且問昭州事,曾鼓莊盆對逝川。 薛逢 送韓絳歸淮南寄韓綽先輩

方傾謝公酒,忽值莊生喪。 陸龜蒙 記事

典故
相關(guān)人物
惠施


《莊子》雜篇·卷十下《天下》
「惠施多方,其書五車。」
《呂氏春秋》卷十八《審應(yīng)覽·不屈》
魏惠王謂惠子曰:「上世之有國,必賢者也。今寡人實(shí)不若先生,愿得傳國?!够葑愚o。王又固請?jiān)唬骸腹讶四兄畤诖苏咭玻鴤髦t者,民之貪爭之心止矣。欲先生之以此聽寡人也?!够葑釉唬骸溉敉踔?,則施不可而聽矣。王固萬乘之主也,以國與人猶尚可。今施,布衣也,可以有萬乘之國而辭之,此其止貪爭之心愈甚也?!?/span>

例句

惠施不肯干萬乘,卜式未必窮一經(jīng)。 李白 悲歌行

典故
劍頭微吷
 
相關(guān)人物
惠施


《莊子》雜篇·卷八下《則陽》
「惠子曰:『夫吹筦也,猶有嗃也;吹劍首者,吷而已矣。堯舜,人之所譽(yù)也;道堯舜于戴晉人之前,譬猶一吷也?!弧固?#183;成玄英疏:「嗃,大聲;吷,小聲也。夫吹竹管,聲猶高大;吹劍環(huán),聲則微小。唐堯俗中所譽(yù),若于晉人之前盛談斯道者,亦何異乎吹劍首聲,曾無足可聞也!」

例句

晉人目二子,其猶吹一吷。 韓愈 讀皇甫湜公安園池詩書其后二首

典故
相關(guān)人物
惠施
 
莊子


《莊子》內(nèi)篇·卷一上《逍遙游》
「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慮以為大樽而浮乎江湖,而憂其瓠落無所容?則夫子猶有蓬之心也夫!」唐·成玄英疏:「蓬,草名,拳曲不直也。……而惠生既有蓬心,未能直達(dá)玄理,故妄起掊擊之譬,譏刺《莊子》之書?!固?#183;陸德明《經(jīng)典釋文》引向秀云:「蓬者短不暢,曲士之謂?!?/span>

《國語辭典》:惠施  拼音:huì shī
1.恩惠。《書經(jīng)。畢命》漢??装矅?。傳:「道至普洽,政化治理,其德澤惠施,乃浸潤生民?!埂秴亲?。卷上。料敵》:「上愛其下,惠施流布?!?br />2.施加恩惠。唐。韓愈雪后寄崔二十六丞公〉詩:「乾坤惠施萬物遂,獨(dú)于數(shù)子懷偏慳?!?br />3.人名。(約西元前370~前310)宋國人。戰(zhàn)國時(shí)哲學(xué)家。曾任梁相。有辯才,與莊周友善,和公孫龍并為名家的代表。研究萬物同異關(guān)系提出小同、大同、小同異、大同異等概念,及至大無外,謂之大一、至小無內(nèi),謂之小一等命題。著作多已亡佚,其言行片段散見于《莊子》、《荀子》、《韓非子》、《呂氏春秋》、《戰(zhàn)國策》和《說苑》中。也稱為「惠子」。
《國語辭典》:惠施五車(惠施五車)  拼音:huì shī wǔ jū
語本《莊子。天下》:「惠施多方,其書五車?!贡扔鞑W(xué)。宋。樂雷發(fā)〈烏鳥歌〉:「莫讀書!莫讀書!惠施五車今何如?」
《漢語大詞典》:龍施(龍施)
古代名家 公孫龍 、 惠施 的并稱。 章炳麟 《訄書·訂文》《正名雜義》:“故經(jīng)説上下,權(quán)輿於是, 龍 施 相紹,其流遂昌,辯士凌誶,固非韻文所能檢柙矣?!?/div>
《漢語大詞典》:鄧惠(鄧惠)
春秋 鄭國 人 鄧析 與 戰(zhàn)國 時(shí) 宋國 人 惠施 的并稱。二人均以善辯著稱。后用以代指善辯者。《中國近代文論選·讀新小說法》:“《伊索寓言》,一 莊 列 之遺也;《卑婁謾言》,一 鄧 惠 之遺也?!?/div>
分類:惠施
《國語辭典》:同異(同異)  拼音:tóng yì
1.同與不同。南朝梁。劉協(xié)《文心雕龍。史傳》:「然紀(jì)傳為式,編年綴事,文非泛論,按實(shí)而書,歲遠(yuǎn)則同異難密,事積則起訖易疏,斯固總會之為難也?!固?。韓愈寄盧仝〉詩:「往年弄筆嘲同異,怪辭驚眾謗不已?!?br />2.戰(zhàn)國時(shí)惠施提出的學(xué)說。認(rèn)為事物中存在著小同異和大同異兩種。每類事物都有共同的性質(zhì),此即大同;但每類事物中不同的種屬又各有自己共同的性質(zhì),是為小同。從類上推,萬物皆同歸屬于一大類,而自種屬下求,以至于物體本身,又都其特點(diǎn),是以事物之間的差別是相對而非絕對的。
《國語辭典》:澤及(澤及)  拼音:zé jí
恩惠施及。漢。劉向《新序。卷五。雜事》:「文王賢矣,澤及朽骨?!?/div>
《國語辭典》:惠子  拼音:huì zǐ
戰(zhàn)國時(shí)惠施。參見「惠施」條。
分類:惠子惠施
《漢語大詞典》:濠上
(1). 濠水 之上。莊子·秋水記 莊子 與 惠子 游于 濠 梁之上,見鯈魚出游從容,因辯論魚知樂否。后多用“濠上”比喻別有會心、自得其樂之地。 唐 賈島 《寄令狐綯相公》詩:“不無 濠 上思,唯食圃中蔬?!?宋 蘇軾 《十二琴銘·秋風(fēng)》:“悲莫悲於 湘 濱,樂莫樂於 濠 上?!?br />(2).指代 莊子 。 南朝 宋 謝靈運(yùn) 《山居賦》:“見 柱下 之經(jīng)二,覩 濠 上之篇七?!?/div>
分類:莊子惠子
《國語辭典》:濠梁  拼音:háo liáng
1.河上的橋梁。
2.莊子和惠子在濠水的橋上辯論魚樂的故事。見《莊子。秋水》。后以濠梁比喻隱士悠然自得的出世思想。北魏。酈道元《水經(jīng)注。濟(jì)水注》:「目對魚鳥,水木明瑟,可謂濠梁之性,物我無違矣?!顾?。張矩 應(yīng)天長。岸容浣錦詞:「濠梁興,歸未愜。記舊伴、袖攜留摺。指魚水,總是心期,休怨三疊?!?/div>
分類:橋梁
《漢語大詞典》:濠上
(1). 濠水 之上。莊子·秋水記 莊子 與 惠子 游于 濠 梁之上,見鯈魚出游從容,因辯論魚知樂否。后多用“濠上”比喻別有會心、自得其樂之地。 唐 賈島 《寄令狐綯相公》詩:“不無 濠 上思,唯食圃中蔬?!?宋 蘇軾 《十二琴銘·秋風(fēng)》:“悲莫悲於 湘 濱,樂莫樂於 濠 上?!?br />(2).指代 莊子 。 南朝 宋 謝靈運(yùn) 《山居賦》:“見 柱下 之經(jīng)二,覩 濠 上之篇七?!?/div>
分類:莊子惠子
《漢語大詞典》:觀樂(觀樂)
觀賞玩樂。左傳·哀公元年:“﹝ 夫差 ﹞一日之行,所欲必成,玩好必從。珍異是聚,觀樂是務(wù),視民如讎,而用之日新。”墨子·七患:“苦其役徒,以治宮室觀樂?!?唐 韓愈 《叉魚招張功曹》詩:“膾成思我友,觀樂憶吾僚?!?金 王若虛 《君事實(shí)辨》:“后帝( 唐文宗 )因觀樂,見童子緣橦而其父來往走其下,泫然流涕?!?br />欣賞音樂。舊唐書·嚴(yán)挺之傳:“ 睿宗 好樂,聽之忘倦, 玄宗 又善音律。 先天 二年正月望,胡僧 婆陀 請夜開門燃百千燈, 睿宗 御 延喜門 觀樂,凡經(jīng)四日?!?/div>
《漢語大詞典》:觀魚(觀魚)
見“ 觀漁 ”。
《漢語大詞典》:觀漁(觀漁)
亦作“ 觀魚 ”。 春秋 時(shí) 魯隱公 故事。左傳·隱公五年:“五年春,公將如 棠 觀魚者?!?楊伯峻 注:“魚者意即捕魚者?!?span id="5rce85s" class="book">《三國志·魏志·鮑勛傳》:“昔 魯隱 觀漁於 棠 ,春秋譏之。雖陛下以為務(wù),愚臣所不愿也。”后泛指觀看捕魚或觀賞游魚以為戲樂。周書·孝閔帝紀(jì):“帝欲觀漁於 昆明池 ,博士 姜須 諫,乃止?!?唐 高適 《東征賦》:“人多嗜艾,俗喜觀漁。” 毛澤東 《七律·和柳亞子先生》:“莫道 昆明池 水淺,觀魚勝過 富春江 ?!?/div>
《國語辭典》:魚樂(魚樂)  拼音:yú lè
本是莊子與惠子于濠梁上辯論的題旨。典出《莊子。秋水》。后比喻一種透過萬物同源所領(lǐng)略的自然本情。如:「我如此推論,正如莊子魚樂之說,是一份同情?!?/div>
《漢語大詞典》:魚游濠上(魚遊濠上)
莊子·秋水:“ 莊子 與 惠子 游於 濠 梁之上, 莊子 曰:‘儵魚出游從容,是魚之樂也。’ 惠子 曰:‘子非魚,安知魚之樂?’ 莊子 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 惠子 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魚也,子之不知魚之樂全矣?!?莊子 曰:‘請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魚樂”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問我,我知之濠上也。’”后以“魚游濠上”表示縱情山水、逍遙遨游。 宋 黃庭堅(jiān) 《李濠州挽詞》:“魚游濠上方云樂,鵩在承塵忽告兇?!?/div>
分類:既已之而
《漢語大詞典》:代斲
斵,也寫作;“斲”。老子:“常有司殺者殺,而代司殺者殺,是代大匠斲。夫代大匠斲者,稀有不自傷其手矣?!焙笠蛞浴按鷶蕖敝^代替別人去做自己難以勝任的事情。多用作自謙之詞。 唐 李夷簡 《西亭暇日書懷十二韻獻(xiàn)上相公》:“代斲豈容易,守成獲優(yōu)游。 文翁 舊學(xué)校, 子產(chǎn) 昔田疇?!?宋 秦觀 《代南京謝上表》:“滿器難持,孤根易毀,及越樽而求治,果代斲以致傷?!?清 錢謙益 《啟禎野乘序》:“謂余不信,則又以人禍天刑懼之,曰:‘若無鬼神,豈可不自心慚愧;若有鬼神,將不福人。’痛哉斯言,正為今日載筆之良規(guī),代斲之炯鑒也!”
《漢語大詞典》:匠郢
匠石 和 郢 人的并稱。 匠石 郢 人相配合,才能表演“運(yùn)斤成風(fēng)”的絕技。見《莊子·徐無鬼》。后用以稱相知之人。《文選·江淹〈謝仆射〉詩》:“舟壑不可攀,忘懷寄匠郢?!?劉良 注:“此言忘懷於相知?!?唐 李白 《李居士贊》:“彼質(zhì)我斤,揮風(fēng)是騁。了物無二,皆為匠郢?!眳⒁姟?匠石 ”。
《國語辭典》:匠石  拼音:jiàng shí
古代一位名叫石的工匠,技術(shù)出神入化,運(yùn)斧削掉郢人鼻端的污泥,而絲毫未傷及鼻。見《莊子。徐無鬼》。后用以為巧匠的代稱。南朝梁。劉協(xié)《文心雕龍。事類》:「夫山木為良匠所度,經(jīng)書為文士所擇;木美而定于斧斤,事美而制于刀筆;研思之士,無慚匠石矣?!挂卜Q為「匠伯」。
《漢語大詞典》:成風(fēng)斤(成風(fēng)斤)
莊子·徐無鬼:“ 郢 人堊漫其鼻端若蠅翼,使 匠石 斲之。 匠石 運(yùn)斤成風(fēng),聽而斲之,盡堊而鼻不傷, 郢 人立不失容?!焙笥脼榧妓嚫叱牡涔?。 唐 李白 《古風(fēng)》之三五:“安得 郢 中質(zhì),一揮成風(fēng)斤?!?嚴(yán)復(fù) 《六十一歲生辰韓生以詩見寄斐然有懷次韻為答》:“淅米非前甑,成風(fēng)少妙斤。”
分類:技藝高超
《漢語大詞典》:操斤客
莊子寓言中的匠 石 。語本莊子·徐無鬼:“ 郢 人堊慢其鼻端若蠅翼,使匠 石 斲之。匠 石 運(yùn)斤成風(fēng),聽而斲之,盡堊而鼻不傷, 郢 人立不失容?!?南朝 梁 江淹 《許徵君自敘》詩之十九:“至哉操斤客,重明固已朗?!?/div>
《漢語大詞典》:斲泥手
亦作“斵泥手”。 指技藝高超的人。 宋 黃庭堅(jiān) 《題王黃州墨跡后》詩:“世有斵泥手,或不待 郢 工?!?宋 陳師道 《黃預(yù)挽詞》之三:“平生斲泥手,斤斧恐長休?!眳⒁姟?斲鼻 ”。
分類:技藝高超
《國語辭典》:斲鼻  拼音:zhuó bí
古代一位名叫石的工匠,能雙眼矇住,靠著聽力,用斧頭揮砍他人鼻尖上薄如蠅翼的白土,而鼻子毫無損傷。典出《莊子。徐無鬼》。后比喻技術(shù)熟練、卓越。宋。黃庭堅(jiān)題王仲弓兄弟巽亭〉詩:「儻無斲鼻工,聊付曲肱夢?!挂沧鳌疙奖恰埂?/div>
分類:技藝高超
《國語辭典》:斲鼻  拼音:zhuó bí
古代一位名叫石的工匠,能雙眼矇住,靠著聽力,用斧頭揮砍他人鼻尖上薄如蠅翼的白土,而鼻子毫無損傷。典出《莊子。徐無鬼》。后比喻技術(shù)熟練、卓越。宋。黃庭堅(jiān)題王仲弓兄弟巽亭〉詩:「儻無斲鼻工,聊付曲肱夢?!挂沧鳌疙奖恰?。
分類:技藝高超
《漢語大詞典》:運(yùn)斤(運(yùn)斤)
亦作“ 運(yùn)釿 ”。
(1).揮動斧頭砍削。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神思:“獨(dú)照之匠,闚意象而運(yùn)斤。” 北齊 劉晝 新論·適才:“良匠善能運(yùn)釿,故無棄材?!?唐 楊炯 《臥讀書架賦》:“從繩運(yùn)斤,義且得於方正;量枘製鑿,術(shù)乃取於縱橫?!?明 馮夢龍 《智囊補(bǔ)·明智·張昺》:“命夫運(yùn)斤,樹有血出,眾懼欲止,公乃手自斧之?!?br />(2).喻技藝的高超。《北齊書·杜弼傳》:“無取於游刃,有慚於運(yùn)斤,不足破秋毫之論,何以解連環(huán)之結(jié)?”五燈會元·馬祖一禪師法嗣·章敬懷暉禪師:“ 郢 人無污,徒勞運(yùn)斤。” 陳毅 《湖海詩社開征引》:“嗟予生也魯,空有運(yùn)斤意?!?/div>
《國語辭典》:運(yùn)斤成風(fēng)(運(yùn)斤成風(fēng))  拼音:yùn jīn chéng fēng
楚國郢地某人曾將白灰涂在鼻上,任由匠石揮舞斤斧除去鼻上白灰,結(jié)果白灰盡除而郢人毫發(fā)未傷。典出《莊子。徐無鬼》。后以運(yùn)斤成風(fēng)比喻手法純熟,技術(shù)出神入化。宋。蘇軾 書吳道子畫后:「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所謂游刃馀地,運(yùn)斤成風(fēng),蓋古今一人而已?!?/div>
《漢語大詞典》:郢人斤斲
同“ 郢匠揮斤 ”。 唐 劉禹錫 《翰林白二十二學(xué)士見寄詩一百篇因以答貺》:“ 郢 人斤斲無痕跡,仙人衣裳棄刀尺。”
《國語辭典》:郢匠  拼音:yǐng jiàng
古代楚國郢都的巧匠。相傳他能將人鼻端如蠅翼般的白粉用斧頭削去,而絲毫不損傷鼻子。典出《莊子。徐無鬼》。后借指文章老手或技藝熟練者。唐。杜甫奉贈鮮于京兆〉詩:「脫略磻溪釣,操持郢匠斤?!?/div>
《漢語大詞典》:郢斤
同“ 郢匠揮斤 ”。 宋 李曾伯 《醉蓬萊·壽別制垣》詞:“ 漢 橐班高, 郢 斤名重,喜動旌旗色?!?宋 衛(wèi)宗武 《摸魚兒·詠小園晚春》詞:“剪裁妙語頻賡唱,巧勝 郢 斤 般 斧?!?清 李漁 《閑情偶寄·演習(xí)·變調(diào)》:“變調(diào)者,變古調(diào)為新調(diào)也……若止為依樣葫蘆,則是以紙印紙,雖云一線不差,少天然生動之趣矣。因創(chuàng)二法(縮長為短、變舊為新)以告世之執(zhí) 郢 斤者。”
《漢語大詞典》:郢斧
郢正,斧正。 清 蒲松齡 《代孫蕙答王鼐舊工部啟》:“又《哇吹》一冊,幸惟 郢 斧?!?/div>
分類:斧正
《國語辭典》:郢斲  拼音:yǐng zhuó
請人修改文字時(shí)所用的敬詞。
《漢語大詞典》:鼻堊揮斤(鼻堊揮斤)
揮舞斧頭削除鼻端之堊。比喻指正錯(cuò)誤。典出莊子·徐無鬼:“ 郢 人堊漫其鼻端,若蠅翼,使 匠石 斲之, 匠石 運(yùn)斤成風(fēng),聽而斲之,盡堊而鼻不傷。” 宋 陸游 《嘆老》詩:“平生師友凋零盡,鼻堊揮斤未有人。”
《國語辭典》:擁腫(擁腫)  拼音:yǒng zhǒng
1.隆起而不平直?!肚f子。逍遙游》:「吾有大樹,人謂之樗,其大本擁腫,而不中繩墨?!?br />2.形容肥胖笨重、不靈巧。唐。韓偓 詩:「餉婦寥翹布領(lǐng)寒,牧童擁腫蓑衣濕?!骨濉<o(jì)昀《閱微草堂筆記。卷二○。灤陽續(xù)錄二》:「京都有富室子,形狀擁腫,步履蹣跚。」也作「臃腫」。
《漢語大詞典》:散才
平庸之才。 唐 杜甫 《回棹》詩:“散才嬰薄俗,有跡負(fù)前賢。” 唐 錢起 《長安落第作》詩:“散才非世用,回音謝云蘿?!?/div>
分類:平庸
《國語辭典》:散木  拼音:sǎn mù
無用的木材?!肚f子。人間世》:「散木也,以為舟則沉,以為棺槨則速腐?!挂卜Q為「散材」。
《漢語大詞典》:散材
無用之木。常比喻不為世所用之人。 唐 施肩吾 《玩手植松》詩:“今日散材遮不得,看看氣色欲凌云。” 宋 蘇軾 《東山浮金堂戲作》詩:“我子乃散材,有如木輪囷?!?明 唐順之 《提督軍務(wù)兼巡撫謝表》:“樗櫟散材,策非韜虎?!眳⒁姟?散木 ”。
分類:無用
《國語辭典》:散木  拼音:sǎn mù
無用的木材。《莊子。人間世》:「散木也,以為舟則沉,以為棺槨則速腐。」也稱為「散材」。
《漢語大詞典》:散樗
不成材之樗木。比喻無用之人。常用作自謙之辭。語本莊子·逍遙游:“吾有大樹,人謂之樗,其大本擁腫,而不中繩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規(guī)矩,立之涂,匠人不顧”。 唐 虞世南 《奉和幸江都應(yīng)詔》:“多幸霑行葦,無庸類散樗?!?唐 駱賓王 《上吏部侍郎〈帝京篇〉》:“ 賓王 散樗易朽,蟠木難容。” 明 屠隆 《綵毫記·歸隱林泉》:“下官出山潦草,隱志不堅(jiān),立朝散樗,勛名未立,負(fù)媿良多?!?/div>
《漢語大詞典》:散櫟(散櫟)
不成材的樹木。比喻無用之人。 明 唐順之 《天寧寺塵外樓》詩之三:“已甘散櫟終年計(jì),恥逐冥鴻萬里騰?!眳⒁姟?散木 ”。
《國語辭典》:散木  拼音:sǎn mù
無用的木材?!肚f子。人間世》:「散木也,以為舟則沉,以為棺槨則速腐?!挂卜Q為「散材」。
《國語辭典》:樗散  拼音:shū sǎn
樗木材質(zhì)粗松。比喻平庸無用之人,或自謙才能低下。唐。杜牧 鄭瓘協(xié)律詩:「廣文遺韻留樗散,雞犬圖書共一船?!?/div>
《國語辭典》:樗材  拼音:shū cái
樗樹的木質(zhì)粗松,沒有用處。比喻平庸沒有才能。多用為自謙之詞。清。紀(jì)昀《閱微草堂筆記。卷一七。姑妄聽之三》:「且云或香閨姣女,并已乘龍。或鄙棄樗材,不堪倚玉?!挂沧鳌搁诵嘀摹?。
分類:無用謙詞
《國語辭典》:樗櫟(樗櫟)  拼音:shū lì
1.樗和櫟都是木質(zhì)粗松的木頭,雖大而無用。見《莊子。逍遙游》、《莊子。人間世》。后以樗櫟比喻無用的人。
2.自謙無用之人。清。宣鼎《夜雨秋燈錄。卷三。麻瘋女邱麗玉》:「自慚樗櫟,仰托蔦蘿,良所深愿?!?/div>
《國語辭典》:臃腫(臃腫)  拼音:yōng zhǒng
1.毒瘡?!稇?zhàn)國策。韓策三》:「人之所以善扁鵲者,為有臃腫也?!?br />2.形容笨重、肥胖、不靈巧。南朝梁。何遜夜夢故人〉詩:「已如臃腫木,復(fù)似飄飖蓬?!埂抖昴慷弥脂F(xiàn)狀》第六二回:「當(dāng)頭那人,生得臃腫肥胖,唇上長了幾根八字鼠須?!挂沧鳌笓砟[」。
《漢語大詞典》:莊樗(莊樗)
莊子·逍遙游:“ 惠子 謂 莊子 曰:‘吾有大樹,人謂之樗。其大本擁腫而不中繩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規(guī)矩,立之涂,匠者不顧。今子之言,大而無用,眾所同去也?!焙笠蛞浴扒f樗”喻無用之材。 唐 黃滔 《南海韋尚書啟》:“而某器同 魏 瓠,凡若 莊 樗?!?宋 楊億 《受詔修書述懷感事三十韻》:“虛名同 鄭 璞,散質(zhì)類 莊 樗?!?/div>
分類:無用
《國語辭典》:五車(五車)  拼音:wǔ jū
形容書多。語出《莊子。天下》:「惠施多方,其書五車?!购蟊扔鞑W(xué)。唐。王維 晚春嚴(yán)少尹與諸公見過詩:「松菊荒三徑,圖書共五車?!顾?。樂雷發(fā) 烏烏歌:「莫讀書!莫讀書!惠施五車今何如?」
《漢語大詞典》:五車書(五車書)
莊子·天下:“ 惠施 多方,其書五車?!焙笥靡孕稳葑x書多,學(xué)問淵博。 宋 辛棄疾 《滿江紅·呈茂中》詞:“算胸中,除卻五車書,都無物?!?明沈鯨《雙珠記·假恩圖色》:“人讀五車書,偏我無一句?!?清 高昌寒食生 《乘龍佳話·下第》:“問世休矜三尺劍,驕人還是五車書。”亦省作“ 五車 ”。 南朝 宋 鮑照 《擬古》之二:“兩説窮舌端,五車摧筆鋒。” 唐 知玄 《答僧澈》詩:“五車外典知誰敵,九趣多才恐不如?!?清 孫枝蔚 《溽暑過汪舟次園中留飲分得鴉字蘿字》詩:“有客尋三徑,因君破五車?!?/div>
《漢語大詞典》:五輅(五輅)
見“ 五路 ”。
《漢語大詞典》:五車書(五車書)
莊子·天下:“ 惠施 多方,其書五車?!焙笥靡孕稳葑x書多,學(xué)問淵博。 宋 辛棄疾 《滿江紅·呈茂中》詞:“算胸中,除卻五車書,都無物。” 明沈鯨《雙珠記·假恩圖色》:“人讀五車書,偏我無一句?!?清 高昌寒食生 《乘龍佳話·下第》:“問世休矜三尺劍,驕人還是五車書?!币嗍∽鳌?五車 ”。 南朝 宋 鮑照 《擬古》之二:“兩説窮舌端,五車摧筆鋒?!?唐 知玄 《答僧澈》詩:“五車外典知誰敵,九趣多才恐不如?!?清 孫枝蔚 《溽暑過汪舟次園中留飲分得鴉字蘿字》詩:“有客尋三徑,因君破五車?!?/div>
《漢語大詞典》:一吷
輕輕一吹的聲音。吷,微聲。莊子·則陽:“ 惠子 曰:‘夫吹筦也,猶有嗃也;吹劍首者,吷而已矣。 堯 舜 ,人之所譽(yù)也,道 堯 舜 於 戴晉人 之前,譬猶一吷也。’” 唐 韓愈 《讀皇甫湜公安園池詩書其后》詩:“ 晉人 目二子,其猶吹一吷?!?宋 蘇軾 《再游徑山》詩:“榻上雙痕凜然在,劍頭一吷何須角?”
《漢語大詞典》:蓬心
莊子·逍遙游:“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慮以為大樽而浮乎江湖,而憂其瓠落無所容?則夫子猶有蓬之心也夫!” 成玄英 疏:“蓬,草名。拳曲不直也……言 惠生 既有蓬心,未能直達(dá)玄理?!北扔髦R淺薄,不能通達(dá)事理。后亦常作自喻淺陋的謙詞。 南朝 宋 顏延之 《北使洛》詩:“蓬心既已矣,飛薄殊亦然?!?唐 獨(dú)孤授 《運(yùn)斤賦》:“蒿目猶視,蓬心自師?!?清 李漁 《風(fēng)箏誤·賀歲》:“倘若是蓬心不稱如花貌,也教我金屋難藏沒字碑?!?/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