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愾惜(愾惜)
感嘆惋惜。 清 李慈銘 《越縵堂讀書記·吳侍郎行狀》:“今 吳中 遭亂,先生遺書當已不保,可愾惜也?!?/div>
《漢語大詞典》:邑憐(邑憐)
不快和惋惜。荀子·解蔽:“不慕往,不閔來,無邑憐之心?!?楊倞 注:“邑,與‘悒’同。悒,怏也。憐,讀為‘吝’,惜也。言棄無益之事,更無悒怏吝惜之心?!?/div>
分類:不快惋惜
《國語辭典》:在所不惜  拼音:zài suǒ bù xí
不在乎任何代價。如:「只要能把病治好,花多少錢,我都在所不惜?!?/div>
《國語辭典》:拍膝嗟嘆(拍膝嗟嘆)  拼音:pāi xī jiē tàn
感嘆惋惜?!?a target='_blank'>儒林外史》第四一回:「莊濯江拍膝嗟嘆道:『這樣盛典,可惜來遲了,不得躬逢其盛!我將來也要怎的尋一件大事,屈諸位先生大家會一會,我就有趣了!』」
《國語辭典》:令人扼腕  拼音:lìng rén è wàn
1.讓人感到惋惜。如:「他英年早逝,真令人扼腕?!?br />2.讓人感到憤怒。如:「歹徒殺人不眨眼的惡行,真是令人扼腕?!?/div>
分類:惋惜憤怒
《國語辭典》:半為憐春半惱春(半為憐春半惱春)  拼音:bàn wéi lián chūn bàn nǎo chūn
感嘆想要挽留良辰美景但卻無法挽留的惋惜悲愁情懷?!?a target='_blank'>紅樓夢》第二七回:「怪奴底事倍傷神,半為憐春半惱春;憐春忽至惱忽去,至又無言去不聞?!?/div>
《國語辭典》:終身遺憾(終身遺憾)  拼音:zhōng shēn yí hàn
一生都感到悔恨與惋惜。如:「沒見到父親最后的一面,是他終身遺憾的事。」
《國語辭典》:搖頭嘆息(搖頭嘆息)  拼音:yáo tóu tàn xí
表示遺憾、難過或惋惜。如:「他搖頭嘆息道:『自作孽,不可活。我們怎能怪別人呢?』」
《國語辭典》:唉呀  拼音:āi yā
嘆詞。表示驚訝或痛苦、惋惜的語氣。如:「唉呀!他把我心愛的花瓶打破了!」
《國語辭典》:悼辭(悼辭)  拼音:dào cí
對于死者表示哀悼惋惜的言詞或文章。也作「悼詞」。
《國語辭典》:炳燭夜游(炳燭夜游)  拼音:bǐng zhú yè yóu
因惋惜光陰易逝,故持燭夜里游玩。比喻及時行樂。三國。魏。曹丕〈與吳質書〉:「古人思炳燭夜游,良有以也。」也作「秉燭夜游」。
《漢語大詞典》:頓足搓手(頓足搓手)
著急惋惜的樣子。 梁啟超 《變法通議·論科舉》:“不懷顧犬補牢之義,徒效淵魚叢爵之愚,猶復頓足搓手,日日嘆息曰:‘無人才!無人才!’天下之人,豈任受之?”
分類:著急惋惜
《漢語大詞典》:惶惋
惶惑惋惜。 晉 干寶 搜神記卷十七:“主帥大怒,令緣門入。從人窺門內,見大小械百餘,出門還説如此。帥大惶惋?!?/div>
分類:惶惑惋惜
《漢語大詞典》:憾惜
遺憾惋惜。 葉圣陶 《線下·一個青年》:“雖然這兩紙很不妨公開,然而終究覺得秘密一點更為溫馨;又想如或被蠹魚蟑螂污損了,更是不可堪的憾惜。” 葉圣陶 《城中·病夫》:“他遲疑了一會,以憾惜的聲氣說道?!?/div>
分類:遺憾惋惜
《國語辭典》:嗐聲跺腳(嗐聲跺腳)  拼音:hài shēng duò jiǎo
嘆氣頓腳。形容人焦急、氣憤或惋惜的樣子。《紅樓夢》第五○回:「鳳姐也不等說完,便嗐聲跺腳的說:『偏不巧!我正要作個媒呢,又已經許了人家?!弧?/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