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164詞典 2分類詞匯 162
《國語辭典》:凜凜(凜凜)  拼音:lǐn lǐn
1.寒冷。漢。蔡琰胡茄十八拍〉詩一八首之五:「冰霜凜凜兮身苦寒,饑對肉酪兮不能餐?!埂段倪x。潘岳。寡婦賦》:「夜漫漫以悠悠兮,寒凄凄以凜凜?!?br />2.態(tài)度嚴(yán)肅,令人敬畏的樣子。如:「威風(fēng)凜凜」。
《國語辭典》:凜然(凜然)  拼音:lǐn rán
態(tài)度正直,人格嚴(yán)正。漢。楊惲 報孫會宗書:「夫西河魏土,文侯所興,有段干木、田子方之遺風(fēng),凜然皆有節(jié)概,知去就之分。」唐。劉禹錫蜀先主廟詩:「天地英雄氣,千秋尚凜然?!挂沧鳌竸C如」。
《國語辭典》:鶴唳(鶴唳)  拼音:hè lì
鶴鳴。形容驚恐不安的情況?!稌x書。卷一一四。苻堅(jiān)載記下》:「聞風(fēng)聲鶴唳,皆謂晉師之至?!?/div>
《國語辭典》:鶴唳風(fēng)聲(鶴唳風(fēng)聲)  拼音:hè lì fēng shēng
形容極度的驚恐疑懼。參見「風(fēng)聲鶴唳」條。明。張景《飛丸記》第七出:「還是你鶴唳風(fēng)聲自驚慌?!?/div>
《國語辭典》:森然  拼音:sēn rán
1.林木茂盛的樣子。唐。陳鴻《東城老父傳》:「竹柏森然,香煙聞于道?!?br />2.陰森寒冷的樣子。唐。無名氏《李暮》:「水木森然,髣髴如有鬼神之來。」《紅樓夢》第一○一回:「只覺身后咈咈哧哧似有聞嗅之聲,不覺頭發(fā)森然豎了起來?!?/div>
《國語辭典》:失守  拼音:shī shǒu
1.失去應(yīng)有的操守?!蹲髠?。成公十五年》:「雖不能圣,敢失守乎?」
2.有虧職守?!蹲髠?。宣公十年》:「失守宗廟,敢告?!?br />3.城市或陣地被敵人攻占。唐。元稹唐故河陰留后河南元君墓志銘〉:「斯宇也,尚書府君受賜于隋氏,乃今傳七代矣。敢有失守,以貽太夫人憂,死無以見先人于地下!」《三國演義》第二六回:「前者下邳失守,所請三事,已蒙恩諾?!?/div>
《國語辭典》:遑遑  拼音:huáng huáng
心神不定的樣子?!段倪x。陶淵明。歸去來辭》:「寓形宇內(nèi)復(fù)幾時,曷不委心任去留,胡為遑遑欲何之?」也作「皇皇」、「惶惶」。
《漢語大詞典》:驚猜(驚猜)
驚恐猜疑。 唐 高適 《奉和鶻賦》:“望鳳沼而輕舉,紛羽族以驚猜?!?宋 蘇轍 《次韻沈立少卿白鹿》詩:“白鹿何年養(yǎng),驚猜未肯馴?!?清 俞樾 《茶香室續(xù)鈔·李太白軼事》:“養(yǎng)奇禽千計(jì),呼皆就掌取食,了無驚猜?!?/div>
分類:驚恐猜疑
《國語辭典》:規(guī)規(guī)(規(guī)規(guī))  拼音:guī guī
1.失神的樣子?!肚f子。秋水》:「于是埳井之蛙聞之,適適然驚,規(guī)規(guī)然自失也。」南朝梁。劉孝標(biāo)〈廣絕交論〉:「而翟公方規(guī)規(guī)然,勒門以箴容,何所見之晚乎。」
2.識見淺短拘泥的樣子。晉。陶淵明〈飲酒詩〉二○首之一三:「規(guī)規(guī)一何愚,兀傲差若穎?!骨濉辆础粗劢?jīng)丹霞山記〉:「夫圣人之心,華邃鴻遠(yuǎn),包孕天地,豈若拘儒之規(guī)規(guī)者哉!」
《漢語大詞典》:驚絕(驚絶)
(1).令人驚嘆的精美絕倫之物。南史·魚弘傳:“﹝ 魚弘 ﹞侍妾百餘人,不勝金翠,服翫車馬,皆窮一時之驚絶?!?br />(2).謂令人驚嘆絕倒。 宋 歐陽修 《湖州長史蘇君墓志銘》:“時發(fā)其憤悶於詩歌,至其所激,往往驚絶。” 象升 《〈振素庵詩集〉序》:“叢稿繽棼,積案上殆滿,拾一二紙讀焉,則其詞多驚絶可喜者?!?br />(3).十分驚恐。 魯迅 《墳·摩羅詩力說》:“書成行世,校長見之大震,終逐之;其父亦驚絶,使謝罪返校?!?/div>
分類:驚嘆驚恐
《國語辭典》:吐舌  拼音:tǔ shé
伸出舌頭。表示驚訝的動作?!都t樓夢》第四一回:「劉姥姥聽了,搖頭吐舌道:『我的佛祖!倒得十來只雞來配他。怪道這個味兒?!弧?/div>
《漢語大詞典》:驚憂(驚憂)
驚恐憂愁。 宋 洪邁 《夷堅(jiān)丁志·水陽陸醫(yī)》:“吾平生不服涼劑,今雖心躁,元不作渴,蓋因避寇驚憂失飢所致?!?清 吳敏樹 《京師寄家人書》:“又聞人傳説,秋禾早傷,日夕驚憂,恐吾鄉(xiāng)里閒事,即未可測?!?魯迅 《書信集·致姚克》:“頃接十日函,始知 天津 報上,謂我已生腦炎,致使吾友驚憂,可謂惡作劇?!?/div>
分類:驚恐憂愁
《國語辭典》:怔忪  拼音:zhēng zhōng
驚懼害怕的樣子。唐。黃滔〈代陳蠲謝崔侍郎啟〉:「怔忪莫寧,惶惑無已?!挂沧鳌刚鲝场?。
分類:驚恐不安
《漢語大詞典》:驚弓(驚弓)
聞弓弦聲而驚恐。 聞一多 《紅豆》詩之十九:“我是只驚弓的斷雁。”參見“ 驚弓之鳥 ”。
《國語辭典》:驚弓之鳥(驚弓之鳥)  拼音:jīng gōng zhī niǎo
魏國射箭能手更羸僅是拉動弓弦,不用箭,一只受過箭傷的大雁便因過度驚懼而落下的故事。典出《戰(zhàn)國策。楚策四》。比喻曾受打擊或驚嚇,心有馀悸,稍有動靜就害怕的人?!稌x書。卷七一。王鑒傳》:「黷武之眾易動,驚弓之鳥難安?!埂镀缏窡簟返诎艘换兀骸附B是驚弓之鳥,嚇了一跳。」也作「傷弓之鳥」。
《國語辭典》:震悸  拼音:zhèn jì
驚怖恐懼。宋。歐陽修〈謝進(jìn)士及第啟〉:「祇服寵靈,實(shí)增震悸?!?/div>
《漢語大詞典》:恐動(恐動)
驚恐?jǐn)_動。三國志·魏志·張既傳:“ 太祖 徙民以充 河北 , 隴西 、 天水 、 南安 民相恐動,擾擾不安?!?晉 干寶 搜神記卷五:“是歲夏,大疫,百姓竊相恐動?!?span id="by4icoa" class="book">《宋書·何承天傳》:“若但讁此三人,殆無所肅,開其一端,則互相恐動?!?span id="5w3t44g" class="book">《資治通鑒·隋煬帝大業(yè)十一年》:“ 突厥 狂悖,勢何能為! 蕭瑀 遽相恐動,情不可恕?!?/div>
分類:驚恐擾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