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164詞典 2分類詞匯 162
《國語辭典》:如癡似醉  拼音:rú chī sì zuì
形容人神情恍惚,陶醉于其中。元。馬致遠(yuǎn)《漢宮秋》第二折:「自從西宮閣下,得見了王昭君,使朕如癡似醉,久不臨朝?!挂沧鳌溉缱砣绨V」。
《漢語大詞典》:擾懼(擾懼)
驚恐慌亂。晉書·姚興載記上:“先帝登遐,人情擾懼?!?span id="fodpfvn" class="book">《宋書·劉鍾傳》:“時大軍外討,京邑擾懼?!?/div>
《國語辭典》:人心惶惶  拼音:rén xīn huáng huáng
形容人心動搖,驚恐不安的樣子?!段拿餍∈贰返谒娜兀骸负煤靡粋€安慶城,本來是沒事的,被他這一鬧,卻鬧得人心惶惶,民不安枕了?!挂沧鳌溉诵幕驶省?。
《漢語大詞典》:喪魂失魄(喪魂失魄)
失魂落魄。形容驚恐之極或心神不定的樣子。 魯迅 《墳·未有天才之前》:“自從新思潮來到 中國 以后,其實何嘗有力,而一群老頭子,還有少年,卻已喪魂失魄的來講國故了?!?歐陽予倩 《潘金蓮》第五幕:“自你一氣出門以后,我是和喪魂失魄一般,就活著也沒有意思!”
《漢語大詞典》:狼顧麇驚(狼顧麕驚)
比喻驚恐萬狀。新唐書·岑文本傳:“ 文本 説 孝恭 曰:‘自 隋 無道,四海救死,延頸以望真主……大王誠縱兵剽係,恐 江 嶺 以南,向化心沮,狼顧麕驚。’”
分類:驚恐
《漢語大詞典》:狼狽周章(狼狽周章)
倉皇驚恐。 茅盾 《對于文壇的一種風(fēng)氣的看法》:“造成作家們此種忐忑不安、狼狽周章的心情,其直接的原因,不能不說是外來的束縛?!?/div>
分類:倉皇驚恐
《漢語大詞典》:口呿眸眙
口張目瞪。形容驚恐。太平廣記卷四九○引《東陽夜怪錄》:“ 自虛 茫然如失,口呿眸眙,尤所不測?!?/div>
分類:張目驚恐
《漢語大詞典》:驚吪(驚吪)
驚恐吪傳。 清 曹寅 《題玉峰相國〈感蝗賦〉后》:“今歲 江 浙 間多蝗,不食稼,而小民驚吪日甚,使公在,不知更當(dāng)如何?”
分類:驚恐
《國語辭典》:眊眊稍稍  拼音:mào mào shāo shāo
目光閃爍,有意回避的樣子?!缎咽酪鼍墏鳌返诎税嘶兀骸敢浑p眼先不肯與他做主,眊眊稍稍,七大八小起來?!?/div>
《漢語大詞典》:目眐心駭(目眐心駭)
因驚恐而楞住的樣子。《轟天雷》第八回:“六人從容就戮,不多時將六人盡數(shù)斬了,劊子手將血淋淋六個頭顱獻(xiàn)上,看的人都目眐心駭?!币嘧鳌?目瞪心駭 ”。《轟天雷》第十回:“當(dāng)時土木工匠們弄得目瞪心駭,不知所為,都停著工看?!?/div>
分類:驚恐
《漢語大詞典》:面若死灰
形容因心情極度沮喪或驚恐而臉色灰暗。《淮南子·修務(wù)訓(xùn)》:“﹝ 申包胥 ﹞晝吟宵哭,面若死灰,顏色霉墨,涕液交集?!币嘧鳌?面如死灰 ”。太平廣記卷三四八引《傳異記·李全質(zhì)》:“西走 百歇橋 二十里,水深而冰薄……行從等面如死灰,信轡委命而行?!?span id="gqhyp1k" class="book">《上海灘》1990年第1期:“只見柜里空空如也,他登時面如死灰,大叫:‘上當(dāng)了,上當(dāng)了?!?/div>
《漢語大詞典》:楞怔
眼睛發(fā)直,發(fā)楞。表示神志不清或驚恐失措。兒女英雄傳第三四回:“不想走到跟前,卻早不見了那盞燈,他揉了揉眼睛道:‘莫不是我睡得楞怔,眼離了?’” 馬烽 西戎 《呂梁英雄傳》第四回:“他女人起先嚇呆了,楞怔了半天,才急忙跑過去往外扯。” 梁斌 《紅旗譜》二四:“ 江濤 眼看哥哥拖著腳鐐,頭也不回,走回監(jiān)獄,楞怔著眼睛呆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