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悲不可抑  拼音:bēi bù kě yì
悲傷難過到無法控制。如:「連續(xù)失去兩個孩子,讓他悲不可抑,整天足不出戶?!?/div>
《國語辭典》:悲喜兼集  拼音:bēi xǐ jiān jí
悲傷與歡喜的感覺交織在一起。唐。唐晅《唐晅手記》:「千里一遇,悲喜兼集?!挂沧鳌副步患埂?/div>
《國語辭典》:悲喜交并  拼音:bēi xǐ jiāo bìng
悲傷與歡喜的感覺交織在一起?!稌x書。卷八六。張軌傳》:「奉詔之日,悲喜交并。天恩光被,褒崇輝渥。」也作「悲喜交集」。
《國語辭典》:悲喜交加  拼音:bēi xǐ jiāo jiā
悲傷歡喜相繼而來。如:「看見兒子歷劫歸來,卻身負重傷,父親不禁悲喜交加?!?/div>
《國語辭典》:悲喜交切  拼音:bēi xǐ jiāo qiè
悲傷與歡喜的感覺交織在一起。晉。賈善翔《天上玉女記》:「遂披帷相見,悲喜交切?!挂沧鳌副步患?。
《國語辭典》:悲喜交至  拼音:bēi xǐ jiāo zhì
悲傷與歡喜的感覺交織在一起。《聊齋志異。卷二。蓮香》:「共話前生,悲喜交至?!挂沧鳌副步患?。
《國語辭典》:哀哀欲絕(哀哀欲絕)  拼音:āi āi yù jué
形容悲傷到了極點?!?a target='_blank'>紅樓夢》第一三回:「那寶珠按未嫁女之喪,在靈前哀哀欲絕?!?/div>
分類:悲傷極點
《國語辭典》:睹物興悲(睹物興悲)  拼音:dǔ wù xīng bēi
看到某些事物而興起悲傷之情。明。朱鼎《玉鏡臺記》第一二出:「猛然間睹物興悲,早不覺潸然流涕?!?/div>
分類:興起悲傷
《國語辭典》:觸物傷情(觸物傷情)  拼音:chù wù shāng qíng
看見眼前事物而心生悲傷之情?!?a target='_blank'>紅樓夢》第六七回:「惟有林黛玉看見他家鄉(xiāng)之物,反自觸物傷情?!?/div>
《國語辭典》:感嘆句(感嘆句)  拼音:gǎn tàn jù
以感嘆的呼聲表露出強烈感情的句子。其語調特殊,音高的變化也往往比較大,而句末多使用驚嘆號。如「原來是你!」、「這件事太美了!」
《漢語大詞典》:風木之悲
比喻父母亡故,不及侍養(yǎng)的悲傷。 明 顧大典 《青衫記·元白揣摩》:“早年失怙,常懷風木之悲;壯歲鼓盆,久虛琴瑟之樂?!?清 錢謙益 《南京浙江道監(jiān)察御史曹汝蘭授文林郎制·母李氏仍前贈》:“哀此風木之悲,用霈《蓼蕭》之澤。” 清 鈕琇 觚賸·兩大文章:“ 溫嶠 之絶裾,自忘其母,風木之悲何及,缾罍之恥奚償?”亦作“ 風木含悲 ”。 明 汪廷訥 《獅吼記·敘別》:“先父 公弼 ,作宦 黃州 ,因而流寓 岐亭 ,不幸風木含悲,年來獨與妻房 柳氏 ,諧其伉儷?!眳⒁姟?風樹 ”。
《漢語大詞典》:風樹(風樹)
《韓詩外傳》卷九:“ 皋魚 曰:‘……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yǎng)而親不待也?!焙笠蛞浴帮L樹”為父母死亡,不得奉養(yǎng)之典。晉書·孝友傳序:“聚薪流慟,銜索興嗟,曬風樹以隤心,頫寒泉而沬泣,追遠之情也。” 宋 范仲淹 《上執(zhí)政書》:“今親亡矣,縱使異日授一美衣,對一盛饌,尚當泣感風樹,憂思無窮。” 清 錢謙益 《太仆寺寺丞黃正賓授承德郎母王氏贈安人制》:“母儀邈矣,永懷風樹之凄涼?!?
《國語辭典》:號天哭地(號天哭地)  拼音:háo tiān kū dì
呼天喊地的放聲大哭。形容十分悲傷?!端疂G傳》第八回:「正在閣里寫了,欲付與泰山收時,只見林沖的娘子號天哭地叫將來?!?/div>
《漢語大詞典》:踣地呼天
猶言呼天搶地。形容極度悲傷。 清 周亮工 《書影》卷四:“﹝童子﹞踣地呼天,聲竭泣血,觀者如堵,無不隕涕?!?/div>
分類:悲傷
《漢語大詞典》:惻容(惻容)
悲傷的神情。 漢 應劭 《風俗通·愆禮·山陽太守汝南薛恭祖》:“且鳥獸之微,尚有回翔之思,啁噍之痛;何有死喪之感,終始永絶,而曾無惻容?”
分類:悲傷神情
《國語辭典》:哀而不傷(哀而不傷)  拼音:āi ér bù shāng
1.雖然悲傷但不過分?!墩撜Z。八佾》:「關雎,樂而不淫,哀而不傷?!?br />2.適中而無過與不及?!抖膛陌阁@奇》卷二一:「王爵與王惠哭做了一團,四個婦人也陪出了哀而不傷的眼淚?!?/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