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24詞典 1分類詞匯 23
《國語辭典》:乖戾  拼音:guāi lì
1.不和諧,不一致?!逗鬂h書。卷三六。范升傳》:「各有所執(zhí),乖戾分爭?!?br />2.行為不合人情。如:「性情乖戾」。
《漢語大詞典》:舛謬(舛謬)
亦作“ 舛繆 ”。
(1).差錯;錯誤。 晉 郭璞 《〈山海經(jīng)〉敘》:“其山川名號,所在多有舛謬,與今不同?!?span id="yt2hr5e" class="book">《北史·韓麒麟傳》:“抄百餘人名,各讀一徧,隨即覆呼, 法撫 猶有一二舛謬, 顯宗 了無誤錯?!?span id="qlknm08" class="book">《舊唐書·德宗紀(jì)上》:“得非刑法舛繆,忠良鬱湮,暴賦未蠲,勞師靡息?!?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辛十四娘:“我為汝作冰,有何舛謬?”
(2).悖謬;荒謬。 宋 趙與時 賓退錄卷五:“雖間有小疵,多不害大體;惟東西二 周 一節(jié)極其舛謬,深誤學(xué)者。” 明 沈德符 野獲編·兵部·仇鸞談兵之舛:“其間意氣之驕盈,議論之舛謬,概難枚舉。”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獻一·停止閏月:“然 光先 實於歷法毫無所解,所言皆舛謬?!?span id="cb7lvad" class="book">《清史稿·高宗紀(jì)三》:“左副都御史 孫灝 奏請明年停止巡幸,上斥其識見舛繆?!?br />(3).錯亂。 唐 吳兢 貞觀政要·論災(zāi)祥:“皇天降災(zāi),將由視聽弗明,刑罰失度,遂使陰陽舛謬?!?span id="ma8sgpz" class="book">《清史稿·禮烈親王代善傳》:“五年三月,詔詢諸貝勒:‘國人怨斷獄不公,何以弭之?’ 岳托 奏:‘刑罰舛謬,實在臣等?!?/div>
《漢語大詞典》:背戾
悖謬;相反。北齊書·神武帝紀(jì)下:“ 魏帝 密詔 神武 曰: 宇文黑獺 自平破 秦 隴 ,多求非分……但表啟未全背戾,進討事涉怱怱?!?金 王若虛 《文辨》:“ 邵氏 云:讀 司馬子長 之文,茫然若與其事相背戾。” 明 李贄 《答耿司寇書》:“既已長篇大篇書行世間,又令別人勿傳,是何背戾也?” 呂叔湘 《中國文法要略》第十八章:“凡是上下兩事不諧和的,即所謂句意背戾的,都屬于轉(zhuǎn)折句。”
分類:悖謬相反
《漢語大詞典》:舛戾
錯誤;悖謬。《宋史·律歷志十五》:“其餘不過遞相祖述,依約乘除,捨短取長,移疏就密而已,非有卓然特達之見也;一時偶中,即復(fù)舛戾?!?span id="vtd8um2" class="book">《明史·周冕傳》:“臣觀其藁,率誕謾舛戾,請得一一折之?!?/div>
分類:錯誤悖謬
《漢語大詞典》:乖誕(乖誕)
悖謬;不合情理。 宋 歐陽修 《論更改貢舉事件札子》:“雖能成文而理識乖誕者……先去之。”紅樓夢第八三回:“不知者疑為性情乖誕,其實因肝陰虧損,心氣衰耗,都是這個病在那里作怪?!?/div>
《漢語大詞典》:背謬(背謬)
悖謬;荒謬。明史·王守仁傳:“才美者樂其任意,庸鄙者借其虛聲,傳習(xí)轉(zhuǎn)訛,背謬彌甚。”紅樓夢第一二○回:“既是假語村言,但無魯魚亥豕以及背謬矛盾之處。” 魯迅 《華蓋集續(xù)編·海上通信》:“倘使說話有背謬之處,適足以加重罪孽,如何是好呢。”
《漢語大詞典》:亂妄(亂妄)
悖謬。荀子·修身:“不是師法而好自用,譬之是猶以盲辨色,以聾辨聲也,舍亂妄無為也?!?/div>
分類:悖謬
《國語辭典》:不通  拼音:bù tōng
1.文字不合文法。如:「文理不通」。
2.不明事理?!段倪x。阮籍。為鄭沖勸晉王箋》:「何必勤勤小讓也哉?沖等不通大體,敢以陳聞?」《紅樓夢》第四二回:「你又說不通的話了。這個上頭那里又用的著草蟲!或者翎毛倒要點綴一兩樣。」
3.不明瞭、不精通。唐。杜佑《通典。卷一四。選舉二。歷代制中》:「年未三十,不通一經(jīng)者,不得為官?!?br />4.不共、不相通?!抖Y記。內(nèi)則》:「男女不通衣裳,內(nèi)言不出,外言不入。」
5.阻塞、滯礙。《文選。司馬相如。難蜀父老》:「舟車不通,人跡罕至?!埂度龂萘x》第九八回:「今陳倉轉(zhuǎn)運不通,其馀小路盤涉艱難,吾算隨軍糧草,不敷一月用度,如之奈何?」
《漢語大詞典》:乖剌
(1).違忤;不和諧。《楚辭·東方朔〈七諫·怨世〉》:“吾獨乖剌而無當(dāng)兮,心悼怵而耄思?!?洪興祖 補注:“剌,戾也?!?span id="ziyxppn" class="book">《漢書·劉向傳》:“朝臣舛午,膠戾乖剌?!?顏師古 注:“言意志不和,各相違背。” 唐 白居易 《桐花》詩:“風(fēng)候一參差,榮枯遂乖剌?!?魯迅 《墳·我們現(xiàn)在怎樣做父親》:“倘如舊說,抹煞了‘愛’一味說‘恩’,又因此責(zé)望報償,那便不但敗壞了父子間的道德,而且也……播下乖剌的種子。”
(2).悖謬失當(dāng)。 唐 劉知幾 史通·探賾:“進奸雄而退處士,此之乖剌,復(fù)何為乎?” 宋 陸游 《南唐書·歐陽廣傳》:“措置乖剌,大失人心。”
《漢語大詞典》:謬戾(謬戾)
亦作“ 謬盭 ”。 悖謬乖戾。 漢 嚴遵 道德指歸論·得一:“是故使天有為,動不順一,為高得卑,為清得裂,陰陽謬戾,綱弛紀(jì)絶?!?明 王世貞 《〈藝苑卮言〉敘》:“其辭旨固不甚謬盭於本,特其漶漫散雜,亡足采者,非以解頤,足鼓掌耳?!币槐咀鳌?謬戾 ”。 魯迅 《集外集拾遺補編·對于北京女子師范大學(xué)風(fēng)潮宣言》:“可知公論尚在人心,曲直早經(jīng)顯見,偏私謬戾之舉,究非空言曲説所能掩飾也?!?/div>
分類:悖謬乖戾
《漢語大詞典》:乖盭
(1).分離。 唐 柳宗元 《封建論》:“天下乖盭,無君君之心?!?br />(2).悖謬反常。 唐 李翱 《雜說》:“日月暈蝕,星辰錯行,是天之文乖盭也?!?清 孫鼎臣 《凌豐叔哀辭》:“有李梅而冬實兮,或中夏而霣霜;維四時之大信兮,庸乖盭而失常?!?/div>
《漢語大詞典》:亂命(亂命)
(1).左傳·宣公十五年:“ 魏武子 有嬖妾無子, 武子 疾,命 顆 曰:‘必嫁是?!膊。瑒t曰:‘必以為殉?!白?, 顆 嫁之,曰:‘疾病則亂,吾從其治也?!焙笾溉伺R死前神志昏迷時留下的遺言為“亂命”。 唐 趙璘 因話錄·宮:“凡人子能遵理命,已是至孝,況能稟亂命而不改者,此則尤可嘉之。”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素秋:“是真吾弟之亂命矣,其將謂我人頭畜鳴者耶!”
(2).悖謬的命令。《東周列國志》第二回:“望吾王收回亂命,庶可免亡國之殃也?!?蔡東藩 許廑父 《民國通俗演義》第十一回:“ 老袁 欺人太甚,既召他進京,又令他南返,不但失信 芝祥 ,并且失信 直人 ,這等亂命,我尚可副署么?”
《漢語大詞典》:暴悖
(1).殘暴悖逆的人。《史記·秦始皇本紀(jì)》:“義威誅之,殄熄暴悖,亂賊滅亡?!?br />(2).昏憒悖謬。 太平天囯 洪秀全 《原道覺世訓(xùn)》:“皇上帝獨一無他也, 漢文 以為有五,其亦暴悖之甚矣?!?/div>
《漢語大詞典》:貪繆(貪繆)
貪婪悖謬???,通“ 謬 ”。 宋 歐陽修 《再論置兵御賊札子》:“其餘未經(jīng)打破州縣,一任老病貪繆之官壞之?!?宋 周密 齊東野語·洪君疇:“貪繆之相,誤國殄民?!?/div>
分類:貪婪悖謬
《漢語大詞典》:暗謬(暗謬)
亦作“ 暗繆 ”。 愚昧而悖謬。舊唐書·陸贄傳:“得賢有鑑識之名,失實當(dāng)暗謬之責(zé)。”宋史·河渠志二:“都水使者 王孝先 暗繆,望別擇人?!?/div>
分類:愚昧悖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