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明白通暢。
《世說新語·德行》“ 謝太傅 絶重 褚公 ” 劉孝標(biāo) 注引
《文字志》:“ 安 弘粹通遠(yuǎn),溫雅融暢。”一本作“ 融畼 ”。 宋
黃庭堅(jiān) :“讀書勿求多,唯要貫穿,使義理融暢,則下筆時(shí)不寒吃也?!?明
唐順之 《答喻吳皋御史》:“賦篇偉麗,但摹擬選賦太似,而真意或稍不融暢耳?!?br />(2).暖和舒暢。 宋 趙時(shí)庚
《金漳蘭譜·天地愛養(yǎng)》:“夫春為青帝,回馭陽氣,風(fēng)和日暖,蟄雷一震而土脈融暢,萬匯叢生?!?清
袁枚 《新齊諧·吹銅龍送枉死魂鍋上有守飯童子》:“鬼無樂趣,每苦寒冷,必欲就人身傍,吸其生氣,始得融暢?!?br />(3).恬適。 宋 王暐
《道山清話》:“公與坐客各舉兩大白,公曰:‘説得通透后,令人心神融暢?!?/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