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退然
(1).柔和;柔弱。禮記·檀弓下:“ 文子 其中,退然如不勝衣?!?鄭玄 注:“中,身也;退,柔和貌。” 清 歸莊 《書蔣孝子》:“﹝ 蔣生 ﹞退然如不勝衣,而辭氣藹然,謹(jǐn)厚樸雅人也?!?魯迅 《墳·文化偏至論》:“夫 中國 在昔,本尚物質(zhì)而疾天才矣,先王之澤,日以殄絶,逮蒙外力,乃退然不可自存。”
(2).謙卑;恬退。 唐 柳宗元 《與太學(xué)諸生喜詣闕留陽城司業(yè)書》:“太學(xué)生聚為朋曹,侮老慢賢……有凌傲長上,而誶駡有司者。其退然自克,特殊於眾人者無幾耳?!?span id="6w1zizq" class="book">《宋史·吳芾傳》:“﹝ 吳芾 ﹞與 秦檜 舊故,至是 檜 已專政, 芾 退然如未嘗識(shí)?!?清 姜承烈 《〈書影〉序》:“顧先生退然不敢自居,取昔人所云‘老年讀書僅存影子於胸’之義,故名曰‘影’?!?/div>
《漢語大詞典》:隱默(隱默)
(1).安靜恬退。南史·沈約傳:“ 儀 淳深隱默,守道不移,風(fēng)操貞整,不妄交納。” 明 歸有光 《潘用中墓志銘》:“君為人溫良隱默,外內(nèi)皆稱為誠長者。”
(2).指安靜恬退之士。 唐 張籍 《奉和舍人叔直省時(shí)思琴》:“達(dá)人掌樞近,常與隱默同。”
(3).沉默不出;緘默不言。 宋 范仲淹 《奏為薦胡瑗李覯充學(xué)官》:“臣聞臣之至忠莫先於舉士,君之盛德莫大於求賢,泰通之朝,豈敢隱默!” 清 采蘅子 《蟲鳴漫錄》卷一:“設(shè)有以此論為 朱子 述者,當(dāng)必樂聞其説,亟為改正,無所用其隱默也?!?/div>
《漢語大詞典》:范張(范張)
(1). 東漢 范式 、 張劭 的并稱。二人友善,重義守信,有死友之稱。后常以 范 張 比喻生死不渝的至友。見后漢書·獨(dú)行傳·范式。 南朝 梁 劉孝標(biāo) 《廣絕交論》:“ 范 張 欵欵於下泉, 尹 班 陶陶於永夕?!?元 辛文房 唐才子傳·戴叔倫:“ 范 張 之期,曾不虛月?!?br />(2). 范蠡 、 張良 的并稱。古代以為名臣功成恬退的典范。 南朝 梁 江淹 《后讓太傅揚(yáng)州牧表》:“追跡 范 張 ,濯纓 汾 射 ,臣之志也?!?/div>
《國語辭典》:朝隱(朝隱)  拼音:cháo yǐn
身在朝廷而恬靜淡薄,有如隱退。《文選。夏侯湛。東方朔畫贊》:「染跡朝隱,和而不同?!埂逗鬂h書。卷五九。張衡傳》:「庶前訓(xùn)之可鉆,聊朝隱乎柱史。」
《漢語大詞典》:隱操(隱操)
恬退的操守。南齊書·高逸傳·褚伯玉:“ 伯玉 ,少有隱操,寡嗜慾?!?span id="kn23q8v" class="book">《宋史·隱逸傳上·李瀆》:“直史館 孫冕 言其隱操,請(qǐng)加搜采?!?明 閔文振 《仰山脞錄·董蘿石》:“ 海寧 蘿石 董公 澐厲 隱操有志,正學(xué)行義,多可稱。”
分類:恬退操守
《漢語大詞典》:沈退
沉靜恬退。晉書·束晳傳:“﹝ 晳 ﹞性沉退,不慕榮利。” 清 宋大樽 《茗香詩論》:“顧 晉 有 陶靖節(jié) 之高趣,入 宋 終身不仕;又有 束晳 之沉退, 張翰 之慮禍, 張協(xié) 之屏居草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