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大恩不謝(大恩不謝)  拼音:dà ēn bù xiè
恩德大得無法用言語表示感謝。有銘記于心,來日報答之意。《兒女英雄傳》第九回:「自古道:『大恩不謝』,此時我倒不能說那些客套虛文?!?/div>
《漢語大詞典》:負(fù)恩背義(負(fù)恩背義)
忘記別人對自己的恩德和好處,做出對不起別人的事。新唐書·列女傳·楊慶妻王氏:“ 太宗 攻 洛陽 , 慶 謀與 王 歸 唐 ,謝曰:‘ 鄭 以我奉箕箒者,綴公之心。今負(fù)恩背義,自為身謀,可若何?至 長安 ,則公家婢耳,愿送我還 東都 ?!?明 宋濂 《燕書》之十六:“君子曰:‘負(fù)恩背義,人弗戮,鬼斯戮之矣?!币嘧鳌?負(fù)恩忘義 ”。 元施惠《幽閨記·虎頭遇舊》:“緊降堦,釋縛扶將起,是兄弟負(fù)恩忘義。”
《國語辭典》:負(fù)義忘恩(負(fù)義忘恩)  拼音:fù yì wàng ēn
忘記別人對自己的恩惠與好處,反做出對不起恩人的事情。元。關(guān)漢卿《調(diào)風(fēng)月》第一折:「一個個背槽拋糞,一個個負(fù)義忘恩,自來魚雁無音信?!挂沧鳌竿髫?fù)義」。
《漢語大詞典》:感恩懷德(感恩懷德)
感激別人的恩德。《三國志·魏志·齊王芳傳》“勇過 聶政 ,功逾 介子 ,可謂殺身成仁,釋生取義者矣” 南朝 宋 裴松之 注:“古之舍生取義者,必有理存焉,或感恩懷德,投命無悔,或利害有機(jī),奮發(fā)以應(yīng)會,詔所稱 聶政 、 介子 是也?!?郭沫若 《孔雀膽》第一幕:“我想請大王饒恕他的活命,將來 建昌 一帶的人或許會感恩懷德?!币嘧鳌?感恩戴德 ”。《再生緣》第八十回:“我也終生感恩戴德,唯愿 劉小姐 修成正果,位列仙籍。” 郭澄清 《大刀記》第五章:“ 疤瘌四 一面向 石黑 送著感恩戴德的笑臉,一面油嘴滑舌地說開了?!?/div>
分類:感激恩德
《國語辭典》:功德無量(功德無量)  拼音:gōng dé wú liàng
1.功績、德業(yè)極大,不可計量?!杜f唐書。卷八九。狄仁杰傳》:「伏惟圣朝,功德無量,何必要營大像,而以勞費為名?!?br />2.佛教用語。形容善行所生的利益非常廣大?!段拿餍∈贰返诙寤兀骸钢徽f龍華寺里的和尚募化添造一座大殿,只少二千五百塊洋錢,要是肯捐,功德無量?!?/div>
《漢語大詞典》:公侯萬代(公侯萬代)
舊時感激他人恩德的祝頌之辭。言子孫萬代皆為公侯。 清 翟灝 通俗編·祝誦:“后漢書·文苑傳: 趙壹 罪幾死,以友人救得免, 壹 遺書謝恩,且為《窮鳥賦》。末云:‘且公且侯,子子孫孫?!矗航窀兄x恩德,率云‘公侯萬代’,本于此?!?/div>
《國語辭典》:歌功頌德(歌功頌德)  拼音:gē gōng sòng dé
歌頌功績和恩德。語本《史記。卷四。周本紀(jì)》:「民皆歌樂之,頌其德?!挂沧鳌父韫φb德」。
《國語辭典》:恩重如山  拼音:ēn zhòng rú shān
形容恩德極重?!段饔斡洝返诹呕兀骸干裆髦厝缟剑讶顺曛x不盡?!挂沧鳌付髦厍鹕健?。
分類:恩德極大
《國語辭典》:恩同再造  拼音:ēn tóng zài zào
恩情如同給予重生般的深重。《鏡花緣》第二五回:「此時難得伯伯到此,務(wù)望垂救!倘出此關(guān),不啻恩同再造。」
《國語辭典》:積厚流光(積厚流光)  拼音:jī hòu liú guāng
積德深厚,影響深遠(yuǎn)。語本《大戴禮記。禮三本》:「所以別積厚者流澤光,積薄者流澤卑也?!挂沧鳌阜e厚流廣」。
《國語辭典》:昊天罔極(昊天罔極)  拼音:hào tiān wǎng jí
蒼天無窮。比喻父母恩德如蒼天廣大,無以回報?!对娊?jīng)。小雅。蓼莪》:「欲報之德,昊天罔極?!埂抖昴慷弥脂F(xiàn)狀》第七四回:「虧得祖父撫養(yǎng)成人,以有今日。這昊天罔極之恩,無從補(bǔ)報萬一?!?/div>
《漢語大詞典》:皞天罔極(皡天罔極)
亦作“皞天罔極”。 謂父母尊長養(yǎng)育的恩德深廣。《漢書·鄭崇傳》:“朕幼而孤,皇太太后躬自養(yǎng)育,免于襁褓,教道以禮,至於成人,惠澤茂焉?!麍笾?,皞天罔極?!?顏師古 注:“詩·小雅·蓼莪之篇曰:‘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欲報之德,昊天罔極?!杂麍蟾改钢鞯?,心無已也。呼昊天者,陳己至誠也。皞字與昊同?!?/div>
《國語辭典》:背恩忘義(背恩忘義)  拼音:bèi ēn wàng yì
辜負(fù)別人給予的恩義,而不思報答。《漢書。卷七六。張敞傳》:「背恩忘義,傷心薄俗?!埂毒劳ㄑ浴>砣?。金明池吳清逢愛愛》:「小女蒙活命之恩,豈敢背恩忘義?」也作「背義忘恩」。
《漢語大詞典》:龍德在田(龍德在田)
易·乾:“‘見龍在田’,德施普也?!焙笠蛞浴褒埖略谔铩敝^恩德廣被。梁書·皇后傳·高祖丁貴嬪:“龍德在田,聿恭茲祀?!?/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