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guó)語辭典》:所思  拼音:suǒ sī
所思慕的人?!冻o。屈原。九歌。山鬼》:「被石蘭兮帶杜衡,折芳馨兮遺所思?!埂段倪x。江淹。雜體詩。張司空》:「延佇整綾綺,萬里贈(zèng)所思。」
《國(guó)語辭典》:神交  拼音:shén jiāo
1.彼此心意投合,但憑精神相交,不涉形跡。唐。徐堅(jiān)《初學(xué)記。卷一八。交友第二。敘事》:「神交,冥契:袁宏山濤別傳曰:『陳留阮籍,譙國(guó)嵇康,并高才遠(yuǎn)識(shí),少有悟其契者,濤初不識(shí),一與相遇,便為神交?!弧埂度龂?guó)演義》第八二回:「孤與子瑜可謂神交,非外言所得間也?!?br />2.彼此慕名而未謀面的交誼?!度辶滞馐贰返谝蝗兀骸肝覂扇松窠灰丫?,不比泛常。」
《漢語大詞典》:葵心
(1).葵菜的菜心。 宋 道潛 《次韻子瞻飯別》:“鈴閣追隨半月強(qiáng),葵心菊腦厭甘涼?!?br />(2).葵花向日而傾,比喻向往思慕之心。 唐 元稹 《有酒》詩之四:“葵心傾兮何向,松影直而孰明。” 宋 蘇軾 《奉和陳賢良》:“望窮海表天還遠(yuǎn),傾盡葵心日愈高?!?清 孔尚任 《桃花扇·鬧榭》:“蒲劍何須試,葵心未肯差。”
《漢語大詞典》:哀慕
謂因父母、君上之死而哀傷思慕。梁書·處士傳·范元琰:“父 靈瑜 ,居父憂,以毀卒。 元琰 時(shí)童孺,哀慕盡禮?!?唐 劉肅 《大唐新語·極諫》:“ 太宗 崩,﹝ 徐充容 ﹞哀慕而卒?!?明 陳子龍 《謁禹陵》詩:“玄女精靈盡,黃熊哀慕長(zhǎng)?!?清 曾國(guó)藩 《李勇毅公神道碑銘》:“公因哀慕未忘,而嬰疾轉(zhuǎn)篤,請(qǐng)假四十日調(diào)養(yǎng)?!?/div>
《國(guó)語辭典》:懷春(懷春)  拼音:huái chūn
語出《詩經(jīng)。召南。野有死麇》:「有女懷春,吉士誘之。」指春情發(fā)動(dòng),思及婚嫁。晉。陸機(jī) 演連珠五○首之三一:「幽居之女,非無懷春之情?!?/div>
《漢語大詞典》:靈修(靈修)
亦作“ 靈脩 ”。
(1).指 楚懷王 。楚辭·離騷:“指九天以為正兮,夫唯靈脩之故也。” 王逸 注:“靈,神也。脩,遠(yuǎn)也。能神明遠(yuǎn)見者,君德也,故以諭君?!?span id="yug12ub" class="book">《漢書·揚(yáng)雄傳上》:“靈修既信 椒蘭 之唼佞兮,吾纍忽焉而不蚤睹?” 顏師古 注引 服虔 曰:“靈修, 楚王 也?!?鄭澤 《壬寅春日謁屈子祠》詩:“犀甲 吳 戈悲 戰(zhàn)國(guó) ,女蘿山鬼怨靈修?!?br />(2).泛指君主。 清 錢謙益 《資德大夫忠憲高公神道碑銘》:“公之忠君愛國(guó),死而彌篤。靈修美人之思,有餘恫焉!” 清 陳廷焯 《〈白雨齋詞話〉自序》:“美人香草,貌託靈脩。”
(3).指賢德明哲的人。 明 黃哲 《過梁昭明太子墓》詩:“靈修忽爾逝,歲晏勞予心?!?br />(4).指美好的聲名。 清 魏源《雜詩》之三:“感此大化奔,懼為造物腐。靈修不早立,百歲如過雨?!?br />(5).指思慕的戀人。 清 方朝 《大江吟》:“青鳥欲語意夷猶,天路險(xiǎn)阻懷靈修。白日西馳不我留,長(zhǎng)歌徙倚增離憂?!?清 龔自珍 《鶯啼序》詞:“予懷渺渺,靈修尚隔中央,只恐棄我如土?!眳㈤?span id="7e76e6n" class="book">《詩·秦風(fēng)·蒹葭》。
(6).指神靈。《宋史·樂志十二》:“靈修戾止,詔以毛血?!?明 沈貞 《樂神曲·城隍》:“民不驚兮志定,眷靈修兮作民命。”
《國(guó)語辭典》:向慕(嚮慕)  拼音:xiàng mù
仰慕。如:「我向慕那些不計(jì)得失、奉獻(xiàn)社會(huì)的無名英雄?!?/div>
《國(guó)語辭典》:仰慕  拼音:yǎng mù
敬仰思慕?!逗鬂h書。卷六三。李杜列傳。李固》:「昔堯殂之后,舜仰慕三年,坐則見堯于墻,食則睹堯于羹?!箷x。張華勵(lì)志詩〉:「隰朋仰慕,予亦何人。」
《國(guó)語辭典》:引頸(引頸)  拼音:yǐn jǐng
伸長(zhǎng)脖子?!度龂?guó)演義》第七六回:「今樊城被困,引頸望救,不如令人將書射入樊城,以寬軍心?!埂冻蹩膛陌阁@奇》卷四:「其人不聽,以劍加我頸,逼要從他,我引頸受之,曰:『要死便死,吾志不可奪!』」
《漢語大詞典》:翹然(翹然)
(1).特出貌。 宋 洪邁 《夷堅(jiān)丙志·汪大郎馬》:“ 汪大郎 得良馬,毛骨精神,翹然出類?!?清 王韜 《〈蘅花館詩錄〉自序》:“原不必別創(chuàng)一格,號(hào)稱初祖,然后翹然殊于眾也。” 梁?jiǎn)⒊?《論中國(guó)之將強(qiáng)》:“蓋無論何國(guó)學(xué)堂,茍有 支那 人在弟子籍者,未有不翹然秀出於儕輩也?!?br />(2).昂首企足貌。多用以形容期待或思慕。新唐書·陳子昂傳:“則莫如擇仁可以恤孤,明可以振滯,剛不避強(qiáng)御,智足以照姦者,然后以為使,故輶軒未動(dòng)而天下翹然待之矣?!?span id="xendysu" class="book">《新唐書·李渤傳》:“臣恐宰相羣臣,藴晦術(shù)略,啟沃有所未盡,使陛下翹然思 文 、 武 、 禹 、 湯 而不獲也?!?br />(3).挺直貌。 宋 梅堯臣 《和原甫陪永叔題枯菊》:“衰敗未忍去,根荄尚翹然?!?瞿秋白 《餓鄉(xiāng)紀(jì)程》十六:“卻有兀傲猖狂的古樹,翹然矗立于其中?!?/div>
《國(guó)語辭典》:葵傾(葵傾)  拼音:kuí qīng
葵花向日而傾,故用以比喻仰慕之切?!端问?。卷一四○。樂志十五》:「干官云擁,群后葵傾?!?/div>
《漢語大詞典》:攀慕
(1).謂對(duì)去世帝王的哀悼思慕。《梁書·簡(jiǎn)文帝紀(jì)》:“大行皇帝奄棄萬國(guó),攀慕號(hào)躃,厝身靡所?!?宋 蘇軾 《天章閣權(quán)奉安神宗皇帝御容祝文》:“將往宅於靈宮,永懷攀慕;愿少安於祕(mì)殿,無盡瞻依?!?清 惲敬 《太子少師體仁閣大學(xué)士戴公墓志銘》:“ 高宗純皇帝 賓天……公夙夜攀慕?!眳⒁姟?攀髯 ”。
(2).泛指哀悼。 北周 庾信 《周大將軍上開府廣饒公鄭常墓志銘》:“以 大象 元年薨於州鎮(zhèn)……吏民攀慕,飛走變色?!?/div>
《漢語大詞典》:攀髯
傳說 黃帝 鑄鼎于 荊山 下,鼎成,有龍下迎, 黃帝 乘之升天,群臣后宮從上者七十馀人。馀小臣不得上龍身,乃持龍髯,而龍髯拔落,并墮 黃帝 之弓。百姓遂抱其弓與龍髯而號(hào)哭。事見史記·封禪書。后用為追隨皇帝或哀悼皇帝去世的典故。 唐 元稹 《為令狐相國(guó)謝賜金石凌紅雪狀》:“臣職司復(fù)上,戀切攀髯,方當(dāng)匍匐而前,敢有赫曦之懼?!?宋 歐陽修 《辭特轉(zhuǎn)吏部侍郎表》:“犬馬未報(bào),但虞填壑之有時(shí);弓劍忽遺,遽嘆攀髯之莫及?!?清 錢德震 《送白學(xué)士祭告孝陵及南岳》詩:“攀髯千古事,歸胙百官情。”亦作“ 攀龍 ”、“ 攀胡 ”。 晉 陶潛 《命子》詩之三:“於赫 愍侯 ,運(yùn)當(dāng)攀龍。撫劍風(fēng)邁,顯茲武功?!?span id="qxz7wv2" class="book">《舊唐書·哀帝紀(jì)》:“皇太后義深鳴鳳,痛切攀龍,亦欲專奉靈輿,躬及園寢,兼進(jìn)追摧之道,用終克盡之儀?!?宋 歐陽修 《辭覃恩轉(zhuǎn)左丞表》:“國(guó)恩未報(bào),但虞填壑以遺羞;金鼎已成,豈謂攀胡之莫及?!?/div>
《國(guó)語辭典》:怨慕  拼音:yuàn mù
傷感思念?!段倪x。陸機(jī)。贈(zèng)從兄車騎詩》:「感彼歸涂艱,使我怨慕深?!固啤T 耳L鶯傳》:「然而善屬文,往往沉吟章句,怨慕者久之?!?/div>
《漢語大詞典》:慕向(慕嚮)
亦作“ 慕向 ”。 思慕向往。漢書·公孫弘傳贊:“﹝ 武帝 ﹞方欲用文武,求之如弗及,始以蒲輪迎 枚生 ,見 主父 而嘆息,羣士慕嚮,異人并出?!?span id="foscjv2" class="book">《北史·儒林傳序》:“及定 山 東,降至尊而勞萬乘,待 熊安生 以殊禮,是以天下慕嚮,文教遠(yuǎn)覃。” 宋 陳師道 《送邢居實(shí)序》:“士之從吾游者,始若慕向,繼以怒辱,昔欲唾其面而今愿交,去來紛然,生固自若也?!?明 何良俊 四友齋叢說·史十二:“ 張莊簡(jiǎn) 號(hào) 定庵 , 曹憲副 時(shí)中 亦號(hào) 定庵 ,蓋慕嚮 莊簡(jiǎn) 也。”
見“ 慕嚮 ”。
分類:思慕向往
《漢語大詞典》:歌思
歌頌思慕。典出列子·仲尼:“ 堯 乃微服游於康衢,聞兒童謡曰:‘立我蒸民,莫非爾極。不識(shí)不知,順帝之則。’” 南朝 宋 鮑照 《從過舊宮》詩:“宮陛留前制,歌思溢今衢?!?/div>
分類:歌頌思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