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623,分42頁顯示  上一頁  1  2  3  4  6  7  8  9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道家
幽思
猖狂
動心
性靈
心腸
文思
肅清
中情
蒼莽
心術
意行
至言
一動
內(nèi)省
《國語辭典》:道家  拼音:dào jiā
1.先秦時期的一個思想派別。以老子、莊子為代表人物,主張順應自然,無為而治。后亦指崇尚黃帝、老莊之說者?!稘h書。卷三○。藝文志》:「道家者流,蓋出于史官,歷記成敗存亡禍福古今之道,然后知秉要執(zhí)本,清虛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術也?!埂段饔斡洝返诙兀骸噶髯珠T中,乃是儒家、釋家、道家、陰陽家、墨家、醫(yī)家,或看經(jīng)、或念佛,并朝真降圣之類?!?br />2.煉丹服藥、修道求仙之士。漢。王充《論衡。道虛》:「道家或以導氣養(yǎng)性,度世而不死?!埂赌淆R書。卷五四。高逸列傳。顧歡》:「今道家稱長生不死,名補天曹,大乖老、莊立言本理。」
3.指道教。唐。張敬忠 準敕勘復蜀州青城山常道觀奏:「觀還道家,寺依山外舊所,使道佛兩所各有區(qū)分者?!埂端问贰>硪黄呔?。食貨志下一》:「既而玉清昭應宮災,遂詔諭中外,不復繕修。自是道家之奉有節(jié),土木之費省矣?!?/div>
《國語辭典》:幽思  拼音:yōu sī
1.深沉的思念?!妒酚?。卷八四。屈原賈生傳》:「故憂愁幽思而作離騷。」?jié)h。王充《論衡。知實》:「心懷望沮,退而幽思?!?br />2.隱藏于內(nèi)心的思想感情。南朝梁。鐘嶸詩品序〉:「資生知之上才,體沉郁之幽思?!?/div>
《國語辭典》:猖狂  拼音:chāng kuáng
1.狂妄胡為?!肚f子。山木》:「不知義之所適,不知禮之所將,猖狂妄行,乃蹈乎大方?!埂段倪x。揚雄。趙充國頌》:「先零猖狂,侵漢西疆。」
2.形容氣勢猛烈。唐。元稹有酒〉一○章之八:「陰火然兮眾族沸渭,颶風作兮晝夜猖狂。」《水滸傳》第六六回:「班毛老子,猖狂燎盡白髭須?!?/div>
《國語辭典》:動心(動心)  拼音:dòng xīn
1.受誘惑而動搖心志?!睹献?。公孫丑上》:「如此則動心否乎?孟子曰:『否,我四十不動心。』」《老殘游記二編》第三回:「那個樣子,別說爺們看了要動心。連我自己看了都動心?!?br />2.內(nèi)心受感動?!稘h書。卷二二。禮樂志》:「夜,常有神光如流星,止集于祠壇,天子自竹宮而望拜,百官侍祠者數(shù)百人,皆肅然動心焉?!埂独蠚堄斡洝返诙兀骸钢皇堑胶髞?,全用輪指,那抑揚頓挫,入耳動心,恍若有幾十根弦,幾百個指頭,在那里彈似的?!?/div>
《國語辭典》:性靈(性靈)  拼音:xìng líng
1.天性靈智。南朝梁。劉協(xié)《文心雕龍。原道》:「惟人參之,性靈所鐘,是謂三才?!埂都t樓夢》第一回:「若說你性靈,卻又如此質(zhì)蠢,并更無奇貴之處?!?br />2.泛指精神、思想、情感等內(nèi)心的感受?!赌鲜?。卷七二。文學傳。序》:「大則憲章典誥,小則申抒性靈?!?/div>
《國語辭典》:心腸(心腸)  拼音:xīn cháng
1.心與腸,亦用以指心?!度龂萘x》第三三回:「吾欲托以后事,不期中年夭折,使吾心腸崩裂矣!」《永樂大典戲文三種。小孫屠。第五出》:「夫妻是宿緣,當與你作宛轉(zhuǎn),放下心腸休憂,管教你成姻眷?!?br />2.心地。如:「蛇蠍心腸」。宋。蘇軾 次韻曹輔寄壑源試焙新芽:「要知冰雪心腸好,不是膏油首面新。」《醒世恒言。卷二七。李玉英獄中訟冤》:「那焦氏生得有六七分顏色,女工針指,卻也百伶百俐,只是心腸有些狠毒。」
3.心意、想法。《儒林外史》第四一回:「今見二位先生,既無狎玩我的意思,又無疑猜我的心腸?!埂都t樓夢》第六七回:「紫鵑深知黛玉心腸,但也不敢說破?!?br />4.情緒、興致。《醒世恒言。卷二九。盧太學詩酒傲王侯》:「嚇得知縣已是六神無主,還有甚心腸去吃酒?!埂都t樓夢》第二九回:「心中正自后悔,無精打彩的,那里還有心腸去看戲?!?/div>
《國語辭典》:文思  拼音:wén sī
1.功業(yè)、道德?!稌?jīng)。堯典》:「放勛欽明,文思安安?!购蟪S靡苑Q頌帝王。
2.作文的思路。南朝梁。劉協(xié)《文心雕龍。神思》:「陶鈞文思,貴在虛靜。」唐。白居易題潯陽樓〉詩:「常愛陶彭澤,文思何高玄?!?/div>
《國語辭典》:肅清(肅清)  拼音:sù qīng
1.削平亂事,整飭綱紀?!段倪x。陸機。漢高祖功臣頌》:「二州肅清,四邦咸舉?!埂逗鬂h書。卷六七。黨錮傳。岑晊傳》:「褒善糾違,肅清朝府。」
2.冷靜寂寞?!段倪x。嵇康。琴賦》:「冬夜肅清,朗月垂光?!?/div>
《國語辭典》:中情  拼音:zhōng qíng
1.內(nèi)心?!冻o。屈原。離騷》:「荃不察余之中情兮,反信讒而齌怒?!埂段倪x。張衡。思玄賦》:「伊中情之信脩兮,慕古人之貞節(jié)?!?br />2.真實的情形。漢。陸賈《新語。術事》:「世俗以為自古而傳之者為重,以今之作者為輕,淡于所見,甘于所聞,惑于外貌,失于中情?!?/div>
《國語辭典》:蒼莽(蒼莽)  拼音:cāng mǎng
郊野景色看不清的樣子。《聊齋志異。卷三。夜叉國》:「開眼至一處,深山蒼莽?!?/div>
《國語辭典》:心術(心術)  拼音:xīn shù
1.思考、認知事物的方法。《漢書。卷二二。禮樂志》:「夫民有血氣心知之性,而無哀樂喜怒之常,應感而動,然后心術形焉?!埂度辶滞馐贰返谝蝗兀骸感〉苊砍R娗拜吪Z,有些風花雪月的字樣,被那些后生們看見,便要想到詩詞歌賦那條路上去,便壞了心術?!?br />2.居心、存心?!度龂萘x》第六○回:「先事曹操,便思謀害;后從孫權,便奪荊州;心術如此,安可同處乎?」《野叟曝言》第四二回:「鸞吹向日只知道始升博學能文,風流爾雅,不知他心術如何?」
3.心計、計謀。《西游記》第四三回:「八戒就使心術,要躲懶討乖。」《紅樓夢》第五五回:「你們素日那眼里沒人,心術利害,我這幾年難道還不知道?!?/div>
《漢語大詞典》:意行
(1).謂心之所思。管子·內(nèi)業(yè):“見利不誘,見害不懼,寬舒而仁,獨樂其身,是謂云氣,意行似天?!?br />(2).猶信步。 唐 劉禹錫 《蠻子歌》:“腰斧上高山,意行無舊路?!?宋 范成大 《與正夫朋元游陳侍御園》詩:“沙際春風捲物華,意行聊復到君家?!?清 錢謙益 《登南巖抵破山即事》詩:“意行曳杖隨所騁,遙林紅葉紛相請?!?br />(3).思想行為。韓非子·說疑:“亂主則不然,不知其臣之意行,而任之以國。” 宋 陳師道 《次韻德麟督叔弼季默詩及破余酒戒》:“意行無人非,駿發(fā)不中休?!?/div>
《國語辭典》:至言  拼音:zhì yán
最美善的言論、最合宜的道理?!肚f子。天地》:「至言不出,俗言勝也。」《后漢書。卷六○下。蔡邕傳》:「臣聞國之將興,至言數(shù)聞,內(nèi)知己政,外見民情?!?/div>
《漢語大詞典》:一動(一動)
(1).一次舉動;一個行動。左傳·昭公十五年:“禮,王之大經(jīng)也;一動而失二禮,無大經(jīng)矣。”二程遺書卷二四:“圣人一言一動無不合於天理如此?!?br />(2).一經(jīng)發(fā)動;一有所舉動。史記·淮南衡山列傳:“昔 文王 一動,而功顯于千世,列為 三代 ,此所謂因天心以動作者也?!?漢 賈誼 《屬遠》:“上之所得者甚少,而民毒苦之甚深,故 陳勝 一動而天下振?!?宋 羅大經(jīng) 《鶴林雨露》卷八:“大軍一動,萬命所懸,乃可置於度外乎?” 明 陳邦瞻 宋史紀事本末·陳亮恢復之議:“有所不動,一動而敵自鬭?!?br />(3).指思想、感情的突然觸動。朱子語類卷三一:“心自是仁,然私欲一動,便不仁了。” 明 胡居仁 居業(yè)錄·心性:“因心與理二,故一動便亂?!?span id="xdl1m6o" class="book">《兒女英雄傳》第四回:“俄延了半晌,忽然靈機一動,心中悟?qū)⑦^來?!?span id="8veci1j" class="book">《花月痕》第十回:“ 荷生 見了丫鬟説出‘ 呂仙閣 ’三字,心中一動?!?br />(4).猶動輒。如:他一動就罵人。如:這孩子一動就哭。
《國語辭典》:內(nèi)?。▋?nèi)?。 ?span id="brigbgm" class='label'>拼音:nèi shěng
宮中,皇帝居住之所?!逗鬂h書。卷一○?;屎蠹o上。和熹鄧皇后紀》:「宮禁至重,而使外舍久在內(nèi)省。」《三國演義》第三回:「侯覽將太后及太子并陳留王劫去內(nèi)省,從后道走北宮。」
《國語辭典》:內(nèi)?。▋?nèi)省)  拼音:nèi xǐng
自我觀察與反省?!蹲髠?。僖公十九年》:「今君德無乃猶有闕,而以伐人,若之何?盍姑內(nèi)省德乎?」也作「內(nèi)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