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606,分41頁顯示  上一頁  11  12  13  14  15  17  18  19  20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玄想
虛元
思潮
滯積
詠志
表情
遺道
中毒
性起
分涂
傳統(tǒng)
懷心
選理
玄靜
總結
《國語辭典》:玄想  拼音:xuán xiǎng
不著邊際地幻想。如:「她老喜歡呆坐玄想?!?/div>
《漢語大詞典》:虛元
(1).指道家思想。元,同“ 玄 ”。 宋 文瑩 《玉壺清話》卷四:“公深慕虛元,樸素恬簡,病革,盥沐衣羽衣,焚香端坐而逝,首不少欹。” 元 劉祁 歸潛志卷十二:“ 魏 晉 閒士尚虛元,其閒不為風俗所移者, 徐邈 、 卞壼 ?!眳⒁姟?虛玄 ”。
(2).指構成物質世界的本元。即太虛之元氣。 明 宋濂 《黃仁淵靜字辭》:“云行雨施出自天,神功不宰超虛元。”
《漢語大詞典》:虛玄
(1).虛幻玄妙。 唐 孔穎達 《〈周易正義〉序》:“其 江 南義疏十有餘家,皆辭尚虛玄,義多浮誕。” 明 宋濂 《章氏三子制字說》:“學貴能辨,辨則不戾。視德為虛玄而不驗之於實德者,其所謂德,非吾之所謂德。” 胡適 《幾個反理學的思想家》:“宗教皆創(chuàng)自 亞剌伯 民族, 印度 亦受其影響,故一為神秘,一為虛玄,簡直是半人半鬼的民族。”
(2).指道家思想。晉書·儒林傳序:“有 晉 始自中朝,迄於 江 左,莫不崇飾華競,祖述虛玄?!?span id="7d4ajxt" class="book">《南史·何敬容傳》:“是年, 簡文 頻於 玄圃 自講《老》《莊》二書…… 敬容 謂 孜 曰:‘昔 晉氏 喪亂,頗由祖尚虛玄, 胡 賊遂覆 中夏 。’”
(3).形容寂靜。 晉 張協(xié) 《七命》:“臨重岫而攬轡,顧石室而迴輪,遂適沖漠之所居。其居也,崢嶸幽藹,蕭瑟虛玄?!?/div>
《國語辭典》:思潮  拼音:sī cháo
1.一時代、一地方大眾思想的趨勢。
2.起伏不定的思緒。
《國語辭典》:滯積(滯積)  拼音:zhì jī
1.因滯銷而積存的貨物?!蹲髠?。襄公九年》:「國無滯積,亦無困人?!?jié)h。潘勖〈冊魏公九錫文〉:「粟帛滯積,大業(yè)惟興?!?br />2.郁積困頓的感覺。漢。蔡邕瞽師賦〉:「舒滯積而宣郁,何此聲之悲痛兮。」
《漢語大詞典》:詠志(詠志)
謂以詩歌抒發(fā)心志。《詩刊》1977年第11期:“在歷代詩人筆下,對山的詠唱,決不是對自然美的單純描摹,它們無不……‘登山則情滿于山’,感物以詠志耳?!?br />謂以詩歌抒發(fā)思想感情。 三國 魏 曹操 《步出夏門行》:“星漢燦爛,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詠志。”《詩·衛(wèi)風·考槃》“考槃在澗,碩人之寬。獨寐寤言,永矢弗諼” 唐 孔穎達 疏:“美君子執(zhí)德弘信道篤也,歌所以詠志,長以道自誓,不敢過差其言?!?/div>
《國語辭典》:表情  拼音:biǎo qíng
由臉部的表現(xiàn)和身體的動作,所表達的喜怒、哀樂、好惡等情感。如:「他臉上流露出興奮的表情?!?/div>
《漢語大詞典》:遺道(遺道)
(1).指前人留傳下來的思想觀點、政治主張、治理方法等。史記·周本紀:“ 公季 脩 古公 遺道,篤於行義,諸侯順之?!?br />(2).猶言失去道義。晏子春秋·問下二一:“ 叔向 問 晏子 曰:‘世亂不遵道,上辟不用義;正行則民遺,曲行則道廢。正行而遺民乎?與持民而遺道乎?此二者之于行何如?’” 晉 棗腆 《答石崇》詩:“上德無欲,遺道不為?!?唐 韓愈 《上考功崔虞部書》:“夫今之人,務利而遺道,其學其問,以之取名致官而已!”
《國語辭典》:中毒  拼音:zhòng dú
1.人或動物由于某些有害的化學物質進入體內,導致生理機能障礙或死亡的現(xiàn)象?;颊咭话銜袗盒?、嘔吐、腹瀉、頭痛、眩暈等癥狀。
2.思想受到蠱惑,信服邪說謬論。如:「不要隨便接受秘密宗教,以免中毒而誤了自己的前途?!?/div>
《國語辭典》:性起  拼音:xìng qǐ
1.情緒激動而失去控制?!端疂G傳》第一二回:「強奪小人的刀,又用拳打小人,因此一時性起,將那人殺死?!埂度龂萘x》第一一回:「呂布陣上張遼截住廝殺,惱得呂布性起,挺戟驟馬,沖出陣來?!?br />2.中國佛教華嚴宗的基本思想之一。謂一切現(xiàn)象都是從真如法性生起。華嚴宗認為真如本質上是清凈無染的,并能生出無量無邊的功德。但眾生由于無明,熏染真如,而生起煩惱輪回的世界。不論是清凈的功德或煩惱都是由真如所生。
《漢語大詞典》:分涂(分塗)
亦作“ 分涂 ”。亦作“ 分途 ”。
(1).猶分道;分路。 晉 葛洪 抱樸子·疾謬:“其行出也,則逼狹之地,恥於分涂,振策長驅,推人於險,有不即避,更加攄頓?!?唐 李商隱 《次陜州先寄源從事》詩:“離思覊愁日欲晡,東 周 西 雍 此分涂。”
(2).喻事物性質或人的思想觀點出現(xiàn)差別,產生分歧。 清 劉大櫆 《周書巖詩序》:“古之賢才無歧徑,而后之賢才有分途?!?清 彭紹升 《南畇先生遺書后序》:“道之歧出不統(tǒng)久矣。 宋 之世, 朱 與 陸 分涂。 明 之世, 王 與 羅 異轍?!?羅惇曧 《文學源流·總論》:“自茲以還,體格逾備,駢散乃漸以分涂矣?!?/div>
《國語辭典》:傳統(tǒng)(傳統(tǒng))  拼音:chuán tǒng
世代相傳,有傳承延續(xù)性質的社會因素,如風俗、道德、習慣、信仰、思想等。如:「勤儉是中國人的傳統(tǒng)美德?!?/div>
《漢語大詞典》:懷心(懷心)
(1).居心,思想上。 漢 劉向 說苑·至公:“今棄法而背令,而釋犯法者,是為理不端,懷心不公也?!?br />(2).猶歸心。 漢 趙曄 吳越春秋·勾踐伐吳外傳:“ 勾踐 曰:‘吾思士卒之怒久矣,而未有稱吾意者。今鼃蟲無知之物,見敵而有怒氣,故為之軾。’於是軍士聞之,莫不懷心樂死,人致其命。”
(3).懷柔之心。漢書·禮樂志:“流星鄖,感惟風,籋歸云,撫懷心?!?顏師古 注:“懷心,懷柔之心也?!?/div>
《漢語大詞典》:選理(選理)
文選詩文的思想和條理。語出 唐 杜甫 《宗武生日》詩:“熟精文選理,休覔綵衣輕?!?清 姚瑩 《論詩絕句》之一:“熟精《選》理盡研辭,誰識 蕭摩 是小兒?” 清 張佩綸 《論閨秀》詩之五:“《北征》指向 叔皮 尋,詩賦同流《選》理深?!?/div>
《漢語大詞典》:玄靜
(1).亦作“ 玄靖 ”。謂清靜無為的思想境界。 漢 蔡邕 《彭城姜伯淮碑》:“赫赫圣皇,仍獲其聘,委策辟國,守此玄靜?!?a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后漢書·左雄傳》:“至於 文景 ,天下康乂。誠由玄靖寬柔,克慎官人故也。”晉書·裴秀傳:“玄靜守真,性入道奧?!?清 劉獻廷 《廣陽雜記》卷三:“道德通玄靜,真常守太清?!?br />(2).猶安定,平靜。晉書·夏侯湛傳:“海內無虞,萬國玄靜?!?/div>
《國語辭典》:總結(總結)  拼音:zǒng jié
總歸結、總結束。如施政報告、會務報告等,末后多有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