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xué)習(xí)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
全部
623
詞典
17
分類詞匯
606
共606,分41頁顯示
上一頁
8
9
10
11
1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14
15
16
17
下一頁
分類詞匯
(續(xù)上)
正志
亡為
飭身
修養(yǎng)
逸想
格心
手語
蘊積
涵蓄
業(yè)力
思至
批判
情變
誅心
心用
《漢語大詞典》:
正志
(1).正確的思想。
《
荀子·解蔽
》
:“壹于道則正,以贊稽物則察;以正志行察論,則萬物官矣?!?br />(2).正當(dāng)?shù)闹鞠颉?span id="0ogogda" class="book">《
漢武帝內(nèi)傳
》:“此子勤心已久,而不遇良師,遂欲毀其正志?!?元
袁裒
《求志賦》
:“求正志之所藴兮,庶無忝於祖武?!?br />(3).端正志向。 宋
張載
《正蒙·三十》
:“以 孔子 之圣而下學(xué)於困,則其蒙難正志,圣德日躋,必有人所不及知而天獨知之者矣?!?/div>
分類:
正當(dāng)
正確
端正
志向
思想
《漢語大詞典》:
亡為(亡爲(wèi))
古代道家的一種哲學(xué)思想。主張一切順應(yīng)自然的變化。
《
漢書·董仲舒?zhèn)?/a>》
:“ 孔子 曰:‘亡為而治者,其 舜 虖!’”
分類:
亡為
道家
哲學(xué)
思想
主張
順應(yīng)
自然
《漢語大詞典》:
飭身(飭身)
警飭己身,使自己的思想言行謹嚴合禮。 漢
劉向
《
說苑·辨物
》
:“既知天道,行躬以仁義,飭身以禮樂?!?明
李東陽
《擬楊文懿公謚議》
:“昔 孔文子 失於飭身而不聞謚懿?!?清
姚鼐
《四川川北道按察副使鹿公墓志銘》
:“有懿夫人,飭身約己。佐公清節(jié),誼不為侈?!?/div>
分類:
己身
自己
思想
言行
謹嚴
嚴合
合禮
《國語辭典》:
修養(yǎng)(修養(yǎng))
拼音:
xiū yǎng
1.修治涵養(yǎng)使學(xué)問道德臻于精美完善。元。
張養(yǎng)浩
〈
壽子
〉詩:「由弗修養(yǎng),道乃違叛?!埂都t樓夢》第五三回:「賈敬素不茹酒,也不去請他。于后十七日祀祖已完,他便仍出城去修養(yǎng)?!?br />2.品德、風(fēng)度。如:「他是一位很有修養(yǎng)的人?!?/div>
分類:
修養(yǎng)
學(xué)習(xí)
休息
息調(diào)
道家
正確
思想
培養(yǎng)
養(yǎng)高
調(diào)養(yǎng)
仿效
高尚
理論
修煉
待人處世
煉養(yǎng)
品質(zhì)
養(yǎng)性
知識
和正
態(tài)度
藝術(shù)
水平
《國語辭典》:
逸想
拼音:
yì xiǎng
超出塵世的思想。宋。
朱熹
登閣
詩:「憑欄生逸想,投跡遠人群?!?/div>
分類:
超塵
出世
思想
《國語辭典》:
格心
拼音:
gé xīn
改過向善之心?!抖Y記。緇衣》:「夫民,教之以德,齊之以禮,則民有格心。」
分類:
歸正
匡正
思想
《國語辭典》:
手語(手語)
拼音:
shǒu yǔ
1.以手勢示意。唐。裴铏《昆崙奴》:「知郎君穎悟,必能默識,所以手語耳?!埂读凝S志異。卷三。夜叉國》:「徐再與手語,夜叉似微解?!?br />2.以手的姿勢或動作示意的語言。用來教誨聾啞兒童,為聾啞與聾啞、或聾啞與諳手語的常人間溝通思想的工具。
分類:
聾啞
彈奏
手勢
奏琴
琴瑟
示意
行教
意思
教學(xué)
樂器
樂聲
傳遞
表達
思想
達情
情意
《漢語大詞典》:
蘊積(藴積)
(1).蘊藏;積聚。 梁啟超
《〈史記·貨殖列傳〉今義》
:“ 中國 數(shù)千年未闢之地利,藴積以俟今日?!?span id="wurtljf" class="book">《文匯報》1983.2.22:“火山底下蘊積的地壓越大,熔巖噴射得越高?!?br />(2).指郁結(jié)在心中的某種思想感情。 三國 魏
曹植
《陳審舉表》
:“使臣得一散所懷,攄舒藴積,死不恨矣?!?唐
劉禹錫
《〈彭陽唱和集〉后引》
:“輸寫藴積,相視泫然。”
分類:
蘊積
蘊藏
郁結(jié)
積聚
心中
思想
感情
《國語辭典》:
涵蓄
拼音:
hán xù
1.蘊藏于內(nèi)而不宣露在外。也作「含蓄」。
2.詞意未盡,耐人尋味。也作「含蓄」。
分類:
包含
思想
言語
積聚
詩文
感情
文意
意思
輕易
流露
不露
耐人尋味
《國語辭典》:
業(yè)力(業(yè)力)
拼音:
yè lì
1.語言、動作等各方面所表現(xiàn)的行為?!端螘>砦迤?。蔡廓傳。史臣曰》:「蔡廓雖業(yè)力弘正,而年位未高,一世名臣,風(fēng)格皆出其下。」
2.佛教用語。指會產(chǎn)生苦樂果報的行為力量。南朝梁。
沈約
佛記序
:「分五道于人天,設(shè)重牢于厚地,各隨業(yè)力,的焉不差?!顾巍?a href='PoemIndex.aspx?author=34522' target='_blank'>陸游
西林傅庵主求定庵
詩二首之二:「業(yè)力驅(qū)人舉世忙,西林袖手一爐香。」
分類:
業(yè)力
佛教語
言語
思想
善惡
惡報
報應(yīng)
能力
《漢語大詞典》:
思至
(1).謂靈感到來,思想集中。
《
后漢書·朱穆傳
》
:“及壯耽學(xué),鋭意講誦,或時思至,不自知亡失衣冠,顛隊阬岸。”
(2).謂由思考而得。 南朝 梁
沈約
《謝靈運傳論》
:“至於高言妙句,音韻天成,皆闇與理合,匪由思至。”
分類:
靈感
思考
到來
思想
集中
《國語辭典》:
批判
拼音:
pī pàn
1.在公文上批示或判決?!度龂萘x》第五七回:「統(tǒng)手中批判,口中發(fā)落,耳內(nèi)聽詞,曲直分明,并無分毫差錯?!?br />2.是非的判斷。哲學(xué)上有二義:一為對一種學(xué)說基本假設(shè)正確與否的判斷。二為對我們認識能力所能達到界限的判斷。
分類:
批判
評論
批示
判斷
評斷
錯誤
思想
言行
批駁
否定
《國語辭典》:
情變(情變)
拼音:
qíng biàn
情感的變化。如:「我們希望經(jīng)過情變后,對于感情的看法能更成熟?!鼓铣?。劉協(xié)《文心雕龍。明詩》:「故鋪觀列代,而情變之?dāng)?shù)可監(jiān)?!?/div>
分類:
情變
思想
情理
感情
變化
《漢語大詞典》:
誅心(誅心)
謂揭露、指責(zé)人的思想、用心。 明
沈周
《石田雜記》
:“傳聞于天下,以為王公誅心之鉞也。”
《
兒女英雄傳
》
第五回:“如今 安公子 正在個疑鬼疑神的時候,遇見了這等一個神出鬼沒的腳色,一番話説得言言逆耳,字字誅心,叫那 安公子 怎樣的開口?” 夏衍
《觀劇偶感》
:“諷喻之妙,在于誅心?!?/div>
分類:
揭露
指責(zé)
思想
用心
《漢語大詞典》:
心用
(1).思想行為。
《
南史·顧憲之傳
》
:“四海之大,庶黎之眾,心用參差,難卒澄之?!?br />(2).猶稱心,信任。 王瑩
《寶姑》
:“在他家這些傭人中,我看 張媽 要算得婆婆心用的了。”
分類:
思想
稱心
信任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