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635或641—702 【介紹】: 唐河南偃師人,名弘敏,以字行。擢明經(jīng)第。授蒲州司法參軍,為政寬仁,終代不辱一人,累進司刑丞。武則天時,酷吏構陷無辜,公卿震恐,莫敢正言,獨有功犯顏累諫,以是重辟嘗得減死,天下稱為仁人。歷遷秋官郎中、司刑少卿。為獄持平守正,凡三坐大辟,將死,泰然不憂,赦之,亦不喜,帝以此重之。官終司仆少卿。卒,追謚忠正。
全唐文·卷一百六十三
有功名宏敏。避諱以字行。國子博士文遠孫。舉明經(jīng)。補蒲州司法參軍。襲封東莞縣男。武后朝累轉司刑少卿。改司仆。長安二年卒。年六十二。贈司刑卿。中宗立。加贈越州都督。
鄭仁誨 朝代:五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955 【介紹】: 五代時太原晉陽人,字日新。初事后唐將陳紹光。紹光因醉欲殺人,左右皆奔走,仁晦獨植立不動,并無懼色。紹光稱嘆其器量,擲劍于地。后歸鄉(xiāng)里,事母以孝聞。郭威與之善,及為樞密使,乃召用之,軍中機劃,多所參決。威建后周,累遷樞密使,加同平章事。為人端厚謙損,雖權位崇重,而不自矜伐,頗為士大夫所稱。卒謚忠正。
楊承信 朝代:唐末宋初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921—964 【介紹】: 宋時沙陀人,字守真。楊承勛弟。幼以父任為牙校。契丹滅后晉,以承信繼父職,為平盧軍節(jié)度使。仕后漢,歷安、鄜二州節(jié)度。入后周,累戰(zhàn)功,攉忠正軍節(jié)度、同平章事。宋初加兼侍中。征李筠,命為澤州西面都部署,筠平,移鎮(zhèn)河中。乾德元年進封趙國公。累歷藩鎮(zhèn),刻勵為政而不苛,且多藝能。
王審琦 朝代:唐末宋初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925—974 【介紹】: 宋洛陽人,字仲寶。有方略,善騎射。后周末,以軍功累遷殿前都虞候。宋初,擢殿前都指揮使,從太祖征李筠,又副石守信討平李重進。建隆二年,釋兵權,出為忠正軍節(jié)度使。開寶二年,為御營四面都巡檢,從太祖征太原。次年,改鎮(zhèn)許州,留京師。六年,加同平章事。卒謚懿。

人物簡介

簡介
李浚慶(???,1500年—1572年),朝鮮王朝中期大臣。字原吉,號東皋、南堂、紅蓮居士、蓮坊老人,本貫廣州。他歷仕中、仁、明、宣四朝,官至領議政,謚號忠正,配享朝鮮宣祖廟庭。有《東皋遺稿》傳世。
《國語辭典》:忠正  拼音:zhōng zhèng
忠誠正直。《漢書。卷三六。楚元王劉交傳》:「竊聞故前將軍蕭望之等,皆忠正無私,欲致大治?!埂段倪x。何晏。景福殿賦》:「招忠正之士,開公直之路?!?/div>
《分類字錦》:忠正孝友
唐書肅宗紀:乾元元年十月,立成王俶為皇太子,舉忠正孝友堪東宮官者。
分類:宮僚
《漢語大詞典》:一至
(1).一到。管子·幼官:“三千里之外,諸侯世一至?!?漢 王充 論衡·恢國:“ 黃帝 堯舜 ,鳳凰一至?!?span id="t1iyyqg" class="book">《京本通俗小說·拗相公》:“老夫只恐大限一至,不能發(fā)言,故今日為君敘及此也?!?span id="ij9riet" class="book">《宋史·晁迥傳》:“方盛暑,為蠲宿直,三五日一至院?!?br />(2).竟至;乃至。戰(zhàn)國策·齊策一:“ 靖郭君 之於寡人,一至此乎?”紅樓夢第一一二回:“ 賈政 嘆口氣道:‘我不料家運衰敗,一至如此!’”
(3).猶言小善,偏材。 三國 魏 劉劭 人物志·九徵:“一至謂之偏材。偏材,小雅之質也?!?劉昞 注:“未能兼濟,各守一行。” 晉 葛洪 抱樸子·廣譬:“理盡者不可責有餘,一至者不可求兼濟?!?南朝 梁 任昉 《為齊明帝讓宣城郡公表》:“愚夫一至,偶識量己?!?br />(4).指忠正鯁直。《晉書·王沈傳》:“若達一至之言,説刺史得失,朝政寬猛,令剛柔得適者,給穀千斛?!?a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北史·高道悅傳》:“居法樹平肅之規(guī),處諫著必犯之節(jié)。王公憚其風鯁;朕實嘉其一至。”
《漢語大詞典》:忠邪
忠正與奸邪。 晉 殷仲文 《罪釁解尚書表》:“宜其極法,以判忠邪。”舊唐書·李嶠傳:“今忠邪既辨,具物惟新,賞罰倘乖,下人安勸?” 郭沫若 《屈原》第三幕:“哼,我是問心無愧,我是視死如歸,曲直忠邪,自有千秋的判斷。”
分類:忠正奸邪
《漢語大詞典》:清濟(清濟)
濟水 清澈,詩文中常與濁 河 并舉,用以喻忠正。戰(zhàn)國策·燕策一:“吾聞 齊 有清 濟 、濁 河 ,可以為固。”《文選·謝朓〈始出尚書省〉詩》:“紛虹亂朝日,濁 河 穢清 濟 ?!?李善 注:“ 孔安國 《尚書》注曰:‘ 濟水 入 河 ,并流十數(shù)里,清濁異色,混為一流?!嘤髯嬓爸x忠正也。” 唐 杜甫 《寄狄明府博濟》詩:“ 狄公 執(zhí)政在末年,濁 河 終不污清 濟 ?!?/div>
《漢語大詞典》:忠毅
忠正剛毅。 南朝 宋 謝靈運 《撰征賦》:“匪 條侯 之忠毅,將七國之陵正?!?span id="baneyqh" class="book">《新唐書·李嗣業(yè)傳》:“ 嗣業(yè) 忠毅憂國,不計居產?!?明 方孝孺 《關王廟碑》:“故發(fā)而為忠毅之業(yè),巍巍赫赫,與日月并明,與陰陽同用?!?郭小川 《駱駝商人挽歌》:“大風砂里,忠毅的旅人呵!”
分類:忠正剛毅
《漢語大詞典》:貞良(貞良)
(1).忠良,忠正誠信。墨子·明鬼下:“必擇國之父兄慈孝貞良者,以為祝宗。”史記·秦始皇本紀:“尊卑貴賤,不踰次行;姦邪不容,皆務貞良?!?span id="xztib7q" class="book">《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侍中、尚書、長史、參軍,此悉貞良死節(jié)之臣,愿陛下親之信之,則 漢 室之隆,可計日而待也?!?br />(2).指忠良的人。后漢書·崔琦傳:“不能結納貞良,以救禍敗?!?唐 嚴從 《擬三國名臣贊序》:“貞良甘退而莫進,賢士卷藝以深潛。” 明 趙南星 《與李玄白書》:“奬勵貞良,乃國家所以自為計?!?br />(3).貞節(jié)賢良。亦指貞節(jié)賢良的女子。 漢 劉向 列女傳·魯寡陶嬰:“嗚呼哉兮,死者不可忘,飛鳥尚然兮,況於貞良,雖有賢雄兮,終不重行?!?span id="ux9dsnb" class="book">《華嚴經(jīng)·十地品》:“邪婬之罪,亦令眾生墮三惡道,若生人中,得二種果報:一者,妻不貞良;二者,不得隨意眷屬?!?明 張四維 《雙烈記·就婚》:“但愿你 伯鸞 高節(jié), 德耀 貞良?!?/div>
《漢語大詞典》:蕙纕
香草作的佩帶。系之以示芳潔忠正。《楚辭·離騷》:“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攬茝?!?元 張宇 《初漠賦》:“策茝旆而聯(lián)蕙纕兮,謁 靈君 於輝晃?!?元 張翥 《寄題顧仲瑛玉山》詩:“漏屋愁荷蓋,塵衣惜蕙纕。”
《漢語大詞典》:貞諒(貞諒)
忠正誠信。隸釋·漢太尉劉寬碑:“復遷 南陽 大守,壹行質省簡易之教,推貞諒以示下,顯眾善以厲否?!?唐 白居易 《唐故銀青光祿大夫范陽張公墓志銘》序:“立朝直清貞諒,肅然有正人風?!?span id="bjar6og" class="book">《明史·汪文輝傳》:“希指生事之人進,則忠直貞諒之士遠?!?/div>
《漢語大詞典》:忠德
忠正有德行。亦謂忠正有德行的人。《后漢書·袁紹傳》:“常侍 張讓 等滔亂天常,侵奪朝威,賊害忠德,扇動姦黨。”《晉書·簡文帝紀》:“賴宰輔忠德,道濟 伊望 ,羣后竭誠,協(xié)契斷金,內外盡匡翼之規(guī),文武致匪躬之節(jié),冀因斯道,終克弘濟?!?/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