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習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
全部
26
典故
1
詞典
1
分類詞匯
24
共26,分2頁顯示
上一頁
1
1
2
分類詞匯
(續(xù)上)
遺緬
置之腦后
逐流忘返
忘生舍死
公爾忘私
背恩忘義
撇忘
適性忘慮
三忘
刳形去皮
留芳百世
《漢語大詞典》:
遺緬(遺緬)
謂忘卻其遠。 唐
韋應(yīng)物
《自蒲塘驛回駕經(jīng)歷山水》
詩:“性愜形豈勞,境殊路遺緬?!?/div>
分類:
忘卻
《國語辭典》:
置之腦后(置之腦後)
拼音:
zhì zhī nǎo hòu
不注意,不放在心上。《文明小史》第六回:「孔黃二人自問無愧,遂亦置之腦后。」
分類:
凡事
記憶
忘卻
根本
不重
重視
《漢語大詞典》:
逐流忘返
隨波流蕩而忘卻歸來。謂隨逐時俗,而不知返歸根本。 章炳麟
《文學說例》
:“不通斯例,則古義不完,逐流忘返,則謬説滋起。”亦作“ 逐宕失返 ”。 張爾田
《〈詞莂〉序》
:“雖絜缾庸受,逐宕失返,若夫越世扶衰,有足徵也?!?/div>
分類:
隨波
波流
流蕩
忘卻
歸來
逐時
時俗
不知
返歸
根本
《國語辭典》:
忘生舍死(忘生捨死)
拼音:
wàng shēng shě sǐ
拚命,不顧生死。元。關(guān)漢卿《哭存孝》第四折:「呀!可怎生帳前空掛著虎皮袍,枉了你忘生舍死立唐朝?!挂沧鳌干嵘馈埂ⅰ干崴劳?。
分類:
忘卻
性命
不怕
犧牲
《國語辭典》:
公爾忘私(公爾忘私)
拼音:
gōng ěr wàng sī
為了公事而忘了私人的利益。明。陸采《懷香記》第三七出:「國爾忘家,公爾忘私,待國事太平,我家事自行停當?!挂沧鳌腹健?、「公耳忘私」。
分類:
一心
為公
忘卻
私事
《國語辭典》:
背恩忘義(背恩忘義)
拼音:
bèi ēn wàng yì
辜負別人給予的恩義,而不思報答。《漢書。卷七六。張敞傳》:「背恩忘義,傷心薄俗?!埂毒劳ㄑ浴>砣?。金明池吳清逢愛愛》:「小女蒙活命之恩,豈敢背恩忘義?」也作「背義忘恩」。
分類:
背棄
恩德
忘卻
道義
《漢語大詞典》:
撇忘
撇開,忘卻。
《
白雪遺音·馬頭調(diào)·秋色橫空
》
:“孤單單失了群的鴻雁聲兒軟,不由人的想思,叫奴難撇忘?!?/div>
分類:
撇開
忘卻
《漢語大詞典》:
適性忘慮(適性忘慮)
謂順悅情性忘卻憂慮。 宋
胡仔
《苕溪漁隱叢話前集·半山老人》
:“
《遁齋閑覽》
云: 荊公 碁品殊下,每與人對局,未嘗致思,隨手疾應(yīng),覺其勢將敗,便斂之,謂人曰:‘本圖適性忘慮,反苦思勞神,不如且已?!?/div>
分類:
悅情
情性
忘卻
憂慮
《漢語大詞典》:
三忘
謂將士出征當忘卻三事:忘家、忘親、忘身。
《
史記·司馬穰苴列傳
》
:“將受命之日,則忘其家;臨軍約束,則忘其親;援枹鼓之急,則忘其身。”
分類:
將士
出征
忘卻
三事
《漢語大詞典》:
刳形去皮
謂忘卻形體和家國,而任乎自然。
《
莊子·山木
》
:“吾愿君刳形去皮,灑心去欲,而游於無人之野?!?郭象 注:“刳形,欲令無其身,忘其國,而任其自化也。” 成玄英 疏:“刳形,忘身也。去皮,忘國也?!?/div>
分類:
忘卻
形體
家國
自然
《國語辭典》:
留芳百世
拼音:
liú fāng bǎi shì
芳名永遠存留于后世。如:「鄭老醫(yī)師一輩子懸壺濟世,救人無數(shù),又熱心慈善事業(yè),這種善行真可留芳百世?!?/div>
分類:
美好
形象
永不磨滅
不會
忘卻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