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guó)語辭典》:懷安(懷安)  拼音:huái ān
茍且安逸?!度龂?guó)志。卷一一。魏書。管寧傳》:「徒欲懷安,必肆其志,不惟古人亦有翻然改節(jié)以隆斯民乎!」
《漢語大詞典》:勿剪
《詩(shī)·召南·甘棠》:“蔽芾甘棠,勿翦勿伐, 召伯 所茇。”后以比喻德政。三國(guó)志·蜀志·彭羕傳:“今明府……體 公劉 之德,行勿翦之惠?!?a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文選·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詩(shī)序〉》:“元宰比肩於 尚父 ,中鉉繼踵乎 周南 ;分陜流勿翦之歡,來仕允克施之譽(yù)?!?呂延濟(jì) 注:“ 周公 , 邵公 分 陜 界而治,人皆歡悅,故《詩(shī)》云:‘蔽芾甘棠,勿翦勿伐, 邵伯 所茇’也?!眳⒁姟?勿拜 ”。
分類:德政
《漢語大詞典》:勿拜
《詩(shī)·召南·甘棠》:“蔽芾甘棠,勿翦勿拜, 召伯 所説。” 鄭玄 箋:“‘拜’之言‘拔’也。” 召伯 有德政,人民愛之,不忍拔除 召伯 曾在其蔭下休息的甘棠樹。后以“勿拜”指德政。 唐 李白 《趙公西侯新亭頌》:“ 白 以為 謝公 德不及后世,亭不留要衝,無勿拜之言,鮮登高之賦。”
《國(guó)語辭典》:立碑  拼音:lì bēi
豎立石碑,以紀(jì)念德政、表彰德行、記錄重大事件等。《北史。卷七六。列傳。周羅睺》:「獄訟庭決,不關(guān)吏手,人懷其惠,立碑頌德。」《清史稿。卷二二五。列傳。額亦都》:「順治十一年,世祖命立碑旌功,親為制文,詳著其戰(zhàn)閥,以為『忠勇忘身,有始有卒,開拓疆土,厥積懋焉?!弧?/div>
《漢語大詞典》:皇化
皇帝的德政和教化。南史·何尚之傳:“屢誅大臣,有虧皇化。” 唐 李白 《感時(shí)留別從兄徐王延年從弟延陵》詩(shī):“七葉運(yùn)皇化,千齡光本支?!?span id="iqyvby5" class="book">《舊五代史·唐書·明宗紀(jì)八》:“洎纂鴻圖,每敷皇化?!?/div>
《漢語大詞典》:三異(三異)
指 漢 中牟 令 魯恭 行德政而出現(xiàn)的三種奇跡。后漢書·魯恭傳:“﹝ 魯恭 ﹞拜 中牟 令。 恭 專以德化為理,不任刑罰…… 建初 七年,郡國(guó)螟傷稼,犬牙緣界,不入 中牟 。 河南 尹 袁安 聞之,疑其不實(shí),使仁恕掾 肥親 往廉之。 恭 隨行阡陌,俱坐桑下,有雉過,止其傍。傍有童兒, 親 曰:‘兒何不捕之?’兒言‘雉方將雛’。 親 瞿然而起,與 恭 訣曰:‘所以來者,欲察君之政耳。今蟲不犯境,此一異也;化及鳥獸,此二異也;豎子有仁心,此三異也。久留,徒擾賢者耳。’還府,具以狀白 安 ?!?金 趙秉文 《中牟陽(yáng)冰篆》詩(shī):“ 中牟 三異今則四,斷碑殘缺 陽(yáng)冰 書?!?/div>
《漢語大詞典》:歸德(歸德)
(1).歸附于德政。逸周書·大聚:“譬之若冬日之陽(yáng),夏日之陰,不召而民自來,此謂歸德。” 漢 應(yīng)劭 《風(fēng)俗通·十反·太尉沛國(guó)劉矩》:“京師歸德,四方影附?!?三國(guó) 魏 李康 《運(yùn)命論》:“ 西河 之人,肅然歸德?!?br />(2).謂歸順。后漢書·袁安傳:“伏念南單于 屯 ,先父舉眾歸德,自蒙恩以來,四十餘年?!?/div>
《漢語大詞典》:載德(載德)
謂記載其德政。新唐書·忠義傳上·高叡:“舉明經(jīng),稍遷 通義 令,有治勞,人刻石載德?!?/div>
分類:記載德政
《漢語大詞典》:樹德(樹德)
施行德政;立德。 漢 劉向 說苑·至公:“ 孔子 聞之曰:‘善為吏者樹德,不善為吏者樹怨。’”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序志》:“是以君子處世,樹德建言,豈好辯哉?不得已也!” 唐 白居易 《養(yǎng)竹記》:“竹似賢,何哉?竹本固,固以樹德;君子見其本,則思善建不拔者?!眳⒁姟?樹德務(wù)滋 ”。
《國(guó)語辭典》:樹德務(wù)滋(樹德務(wù)滋)  拼音:shù dé wù zī
施行德政,務(wù)求更多。《書經(jīng)。泰誓下》:「樹德務(wù)滋,除惡務(wù)本?!?/div>
《漢語大詞典》:憩棠
《詩(shī)·召南·甘棠》:“蔽芾甘棠,勿翦勿敗, 召伯 所憩?!贝藶?周 人懷念 召伯 德政的頌詩(shī)。后因以“憩棠”喻地方官的德政。 宋 梅堯臣 《送棣州唐虞部》詩(shī):“風(fēng)俗已如此,憩棠無訟爭(zhēng)?!眳⒁姟?愛樹 ”。
《國(guó)語辭典》:愛樹(愛樹)  拼音:ài shù
相傳周武王時(shí)燕召公曾決訟于甘棠樹下,教化鄉(xiāng)民,死后鄉(xiāng)人追懷召公而不忍砍伐其樹。典出《詩(shī)經(jīng)。召南。甘棠》。后比喻把愛心推及他人。《文選。潘岳。馬汧督誄》:「思人愛樹,甘棠不剪?!?/div>
《漢語大詞典》:夜?jié)O(夜?jié)O)
亦作“ 夜魚 ”。 呂氏春秋·具備:“ 巫馬旗 短褐衣弊裘而往觀化於 亶父 ,見夜?jié)O者,得則舍之。 巫馬旗 問焉,曰:‘漁為得也,今子得而舍之何也?’對(duì)曰:‘ 宓子 不欲人之取小魚也。所舍者小魚也。’ 巫馬旗 歸告 孔子 曰:‘ 宓子 之德至矣?!币?jié)O,夜間捕魚。后用為地方官施德政的典實(shí)。 南朝 齊 謝朓 《夏始和劉潺陵》詩(shī):“良宰勖夜?jié)O,出入事朝汲?!?南朝 梁 劉潛 《為江侍中薦士表》:“若夜魚不欺,朝琴在奏,則殘殺自去, 汾 射 可追?!?/div>
《漢語大詞典》:九敘(九敍)
謂九功各順其理,皆有次序。泛指德政。書·大禹謨:“九功惟敍,九敍惟歌?!?孔 傳:“言六府三事之功有次敍,皆可歌樂,乃德政之致?!?宋 周必大 《謝賜歷日表》:“九敍惟歌,使咸知於帝力?!?太平天囯 黃際世 《建天京于金陵論》:“臣等識(shí)闇觀天,情深愛日,對(duì)高天之祝,敬頌三多;效 啟 辨之歌,勿忘九敍?!眳⒁姟?九功 ”。
《國(guó)語辭典》:九功  拼音:jiǔ gōng
1.古稱六府、三事為九功,是養(yǎng)民、教民的九項(xiàng)事功?!稌?jīng)。大禹謨》:「政在養(yǎng)民,水、火、金、木、土、谷惟修,正德、利用、厚生惟和,九功惟敘。」《左傳。文公七年》:「六府、三事,謂之九功。水、火、金、木、土、谷,謂之六府;正德、利用、厚生,謂之三事?!?br />2.周代時(shí)九種職業(yè)所應(yīng)繳交的賦稅?!吨芏Y。天官。大府》:「大府掌九貢、九賦、九功之貳,以受其貨賄之入?!固?。賈公彥。疏:「謂九職之功,大宰以九職任之,成孰斂其稅,則是九功也?!?/div>
《國(guó)語辭典》:愛樹(愛樹)  拼音:ài shù
相傳周武王時(shí)燕召公曾決訟于甘棠樹下,教化鄉(xiāng)民,死后鄉(xiāng)人追懷召公而不忍砍伐其樹。典出《詩(shī)經(jīng)。召南。甘棠》。后比喻把愛心推及他人?!段倪x。潘岳。馬汧督誄》:「思人愛樹,甘棠不剪?!?/div>
《漢語大詞典》:愛棠(愛棠)
左傳·襄公十四年:“ 武子 之德在民,如 周 人之思 召公 焉,愛其甘棠,況其子乎?” 杜預(yù) 注:“ 召公 奭 聽訟,舍於甘棠之下, 周 人思之,不害其樹,而作勿伐之詩(shī),在《召南》?!焙笠浴皭厶摹睘榉Q頌地方官德政之典。 唐 劉禹錫 《奉送裴司徒令公自東都留守再命太原》詩(shī):“愛棠餘故吏,騎竹見新童?!?/div>
《漢語大詞典》:元猷
謂善政,德政。 唐 李德裕 《謝所進(jìn)瑞橘賦宣付史館狀》:“臣目覩佳瑞,慚無潤(rùn)色之工;心感元猷,莫盡揄?yè)P(yáng)之美?!?/div>
分類:善政德政
《漢語大詞典》:春腳
(1).舊時(shí)稱頌有德政的地方官吏。 宋 劉克莊 《賀新郎·戊戌壽張守》詞:“不要 漢 廷夸擊斷,要史家、編入循良傳。春腳到,福星見?!眳⒁姟?有腳陽(yáng)春 ”。
(2).指春天的時(shí)光。 宋 李昴英 《蘭陵王》詞:“孤酌,住春腳,便彩局誰忺,寶軫慵學(xué)?!?/div>
《國(guó)語辭典》:有腳陽(yáng)春(有腳陽(yáng)春)  拼音:yǒu jiǎo yáng chūn
唐代宋璟為太守時(shí),愛民恤物,時(shí)人稱為「有腳陽(yáng)春」。見五代。王仁?!堕_元天寶遺事。卷下。天寶下。有腳陽(yáng)春》。后稱頌官吏愛護(hù)百姓,施行德政。宋。李昂英〈摸魚兒。怪朝來〉詞:「丹山碧水含離恨,有腳陽(yáng)春難駐。」明。張景《飛丸記》第一九出:「有腳陽(yáng)春司讞聽,謾說道官清民靖?!挂沧鳌戈?yáng)春有腳」。
《漢語大詞典》:行德
實(shí)行德政。呂氏春秋·愛士:“人主其胡可以無務(wù)行德愛人乎?”史記·殷本紀(jì):“ 武丁 修政行德,天下咸驩, 殷 道復(fù)興?!?span id="vgg5bcc" class="book">《漢書·董仲舒?zhèn)?/a>》:“故 堯 舜 行德則民仁壽, 桀 紂 行暴則民鄙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