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為考慮容錯,系統(tǒng)已按“徵 → 徵征”轉(zhuǎn)換方式進(jìn)行查詢。
共1196,分80頁顯示  上一頁  1  3  4  5  6 下一頁
典故(續(xù)上)
徵蘭(又作:姞夢徵蘭)
渴望梅
哭征西
檣燕語留人
盧綰須征
木蘭征戍女
目送飛鴻
西征想潘
掃鬼方
十徵不就
湯征
魏征西
魏徵嫵媚
魏徵直言
武侯征南
典故
徵蘭
 
贈蘭
   
香返夢蘭
 
燕蘭夢
 
姞夢徵蘭
  
佩蘭應(yīng)夢
 
相關(guān)人物
鄭文公
 
燕姞


《春秋左傳正義》卷二十一〈宣公·傳三年〉~368~
冬。鄭穆公卒。初。鄭文公有賤妾。曰燕姞。夢天使與己蘭。曰。余為伯鯈。余而祖也。以是為而子。以蘭有國香。人服媚之如是。既而文公見之。與之蘭而御之。辭曰。妾不才。幸而有子。將不信。敢徵蘭乎。公曰。諾。生穆公。名之曰蘭。

簡釋

夢蘭:喻受恩寵,或指懷孕。唐杜甫《同豆廬峰貽主客李員外賢子輩知字韻》:“夢蘭他日應(yīng),折桂早年知?!?/p>


例句

竹似因談植,蘭疑入夢栽。 張諤 滿月

夢蘭他日應(yīng),折桂早年知。 杜甫 同豆盧峰知字韻

化蝶誠知幻,徵蘭匪契真。 蔣防 至人無夢

佩蘭初應(yīng)夢,奔月竟淪輝。 韓愈 梁國惠康公主挽歌詞二首之二

離前吉夢成蘭兆,別后啼痕上竹生。 駱賓王 艷情代郭氏答盧照鄰

典故  
將軍止渴
 
望林止渴
 
魏林
 
救渴將軍
   
遙止渴
 
庾嶺止渴
 
征徒異渴
 
嶺梅止渴
  
相關(guān)人物
曹操(魏武帝)


《世說新語箋疏》下卷下〈假譎〉~85~
魏武行役,失汲道,軍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饒子,甘酸,可以解渴?!故孔渎勚诮猿鏊?,乘此得及前源。

簡釋

渴望梅:喻指以空想安慰自己。唐羅隱《丁亥歲作》:“病想醫(yī)門渴望梅,十年心地反成灰?!?/p>


例句

少留攀桂樹,長渴望梅林。 崔備 清溪路中寄諸公

思君覽章句,還復(fù)如望梅。 李山甫 山中依韻答劉書記見贈

若能遙止渴,何暇泛瓊漿。 李嶠

羌吹應(yīng)愁起,征徒異渴來。 溫庭皓

望梅閤老無妨渴,畫餅尚書不救饑。 白居易 每見呂南二郎中新文輒竊有所嘆惜因成長句以詠所懷

病想醫(yī)門渴望梅,十年心地僅成灰。 羅隱 丁亥歲作

雖然未得和羹便,曾與將軍止渴來。 羅隱

典故
哭征西


《后漢書》卷十九〈耿弇列傳·(國子)耿秉〉~77~
明年秋,肅宗即位,拜秉征西將軍。遣案行涼州邊境,勞賜保塞羌胡,進(jìn)屯酒泉,救戊己校尉。建初元年,拜度遼將軍。視事七年,匈奴懷其恩信。徵為執(zhí)金吾,甚見親重。帝每巡郡國及幸宮觀,秉常領(lǐng)禁兵宿衛(wèi)左右。除三子為郎。章和二年,復(fù)拜征西將軍,副車騎將軍竇憲擊北匈奴,大破之。事并事憲傳。封秉美陽侯。食邑三千戶。秉性勇壯而簡易于事,軍行常自被甲在前,休止不結(jié)營部,然遠(yuǎn)斥候,明要誓,有警,軍陳立成,士卒皆樂為死。永元二年,代桓虞為光祿勛。明年夏卒,時年五十馀。賜以朱棺、玉衣,將作大匠穿●,假鼓吹,五營騎士三百馀人送葬。謚曰桓侯。匈奴聞秉卒,舉國號哭,或至梨面流血。

例句

猶聞隴上客,相對哭征西。 王維 故西河郡杜太守挽歌三首

典故
檣燕語留人
 
留不住征檣
 
暮檣留話江燕


《全唐詩》卷二百三十三〈發(fā)潭州〉
夜醉長沙酒,曉行湘水春。岸花飛送客,檣燕語留人。賈傅才未有,褚公書絕倫。高名前后事,回首一傷神。
典故
盧綰須征

相關(guān)人物
劉邦(漢高祖)
 
盧綰


《漢書》卷三十四《盧綰傳》
漢既斬豨,其裨將降,言燕王綰使范齊通計謀豨所。上使使召綰,綰稱病。又使辟陽侯審食其、御史大夫趙堯往迎綰,因驗問其左右。綰愈恐,閟匿,謂其幸臣曰:「非劉氏而王者,獨我與長沙耳。往年漢族淮陰,誅彭越,皆呂后計。今上病,屬任呂后。呂后婦人,專欲以事誅異姓王者及大功臣?!鼓朔Q病不行。其左右皆亡匿。語頗泄,辟陽侯聞之,歸具報,上益怒。又得匈奴降者,言張勝亡在匈奴,為燕使。于是上曰:「綰果反矣!」使樊噲擊綰。

例句

盧綰須征日,樓蘭要斬時。 杜甫 暮冬送蘇四郎徯兵曹適桂州

典故
木蘭征戍女

相關(guān)人物
木蘭


《樂府詩集》卷二十五《梁鼓角橫吹曲·木蘭詩》古詞
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愿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征。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朝辭爺娘去。暮宿黃河邊。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旦辭黃河去。暮宿黑山頭。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燕山胡騎聲啾啾。萬里赴戎機(jī)。關(guān)山度若飛。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將軍百戰(zhàn)死。壯士十年歸。歸來見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勛十二轉(zhuǎn)。賞賜百千彊??珊箚査?。木蘭不用尚書郎。愿馳千里足。送兒還故鄉(xiāng)。

例句

見說木蘭征戍女,不知那作酒邊花。 徐凝 和白使君木蘭花

典故
目送飛鴻
 
目送歸鴻
 
目送孤鴻
 
目送征鴻
 
揮五弦
 
送飛鳥
 
手揮五弦
 
失飛鴻
 
中散送飛鴻
 
揮弦送鴻
 
舉雙白眼送飛鴻
 
送目鳴琴
 
斷鴻遠(yuǎn)目
 
手揮七弦亦
 
手寄七弦桐,目送飛鴻

相關(guān)人物
嵇康


《昭明文選》卷二十四〈詩丙·贈答二·贈秀才入軍五首〉
息徒蘭圃,秣馬華山。流磻平皋,垂綸長川。目送歸鴻,手揮五弦。俯仰自得,游心泰玄。嘉彼釣叟,得魚忘筌。郢人逝矣,誰與盡言?

例句

身騎天馬多意氣,目送飛鴻對豪貴。 任華 寄李白

鴻飛滅處猶目送,蝶舞閑時夢忽成。 權(quán)德輿 奉和禮部尚書酬楊著作竹亭歌

醉來倚玉無馀事,目送歸鴻笑復(fù)歌。 錢起 仲春宴王補(bǔ)闕城東小池

越禽唯有南枝分,目送孤鴻飛向西。 顧況 送大理張卿(一題作送張衛(wèi)尉)

典故
西征想潘

相關(guān)人物
潘岳


《晉書》卷五十五《潘岳傳》
潘岳自太傅主簿除名,「選為長安令,作西征賦,述所經(jīng)人物山水,文清旨詣。」

例句

北上頻傷阮,西征未學(xué)潘。 鄭愔 貶降至汝州廣成驛

登高北望嗤梁叟,憑軾西征想潘掾。 駱賓王 疇昔篇

典故
掃鬼方
 
征鬼方


《周易》卷六《既濟(jì)》
九三,高宗伐鬼方,三年克之。

例句

鬼方生獫狁,時寇盧龍營。 儲光羲 次天元十載華陰發(fā)兵作時有郎官點發(fā)

恭憑神武策,遠(yuǎn)御鬼方人。 張說 將赴朔方軍應(yīng)制

遙知百戰(zhàn)勝,定掃鬼方還。 李白 登邯鄲洪波臺置酒觀發(fā)兵

憶昔從此路,連年征鬼方。 鮑溶 苦哉遠(yuǎn)征人(一本苦哉上有擬古二字)

典故
十徵不就


《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全陳文》卷九〈徐陵·荅周處士書〉~3450~2~
辱去年三月二十七日告,仰披華翰,甚慰翹結(jié),承歸來天目,得肆閒居,差有弄玉之俱仙,非無孟光之同隱,優(yōu)游俯仰,極素女之經(jīng)文,升降盈虛,盡軒皇之圖藝,雖復(fù)考盤在阿,不為獨宿,詎勞金液,唯飲玉泉,比夫煮石紛紜,終年不爛,燒丹辛苦,至老方成,及其得道冥真,何勞逸之相懸也。又承有方生,亦在天目,理當(dāng)仰稟明師,總斯秘要,豈如張陵弟子,自墜高巖,孫泰門人,競投滄海,何其樂乎?圣朝虛心版筑,尚想丘園,若彼能赴嘉招,便當(dāng)謹(jǐn)申高命。但其人往歲亦望至京師,觀此風(fēng)神,確乎難拔,故以忘懷爵祿,詎持犧牲之談,高視公卿,獨騁蠟蠟蛵之訓(xùn)?所恐有道三辟,公車十徵,若斯者終當(dāng)不屈,此既然矣,請復(fù)詳言。昔楚國兩龔,同時紆組,漢陰二老,相攜抱甕,兄之幽貞,若其鑿坯負(fù)石,方同形影,結(jié)綬彈冠,無容越楚,況乎糞土夔龍,膻臊名器,已行所不欲,非應(yīng)及人,忽承來音,良以多感,何則?潁陽巢父,不曾令薦許由,商洛園公,未聞求徵綺季,斯所未喻高懷,而躊躇于矛楯也。唯遲山阿近信,更惠芳音,如或誠言,謹(jǐn)便聞奏,第夙勞比劇,不復(fù)多呈。徐君白。

例句

九徵書未已,十辟譽(yù)彌彰。 王績 贈李徵君大壽

典故
湯征

相關(guān)人物
商湯


《孟子》卷二《梁惠王下》
「湯一征自葛始,天下信之,東面而征西夷怨,南面而征北狄怨,曰:『奚為后我』?!?/span>

例句

湯征隨北怨,舜詠起南風(fēng)。 袁朗 賦飲馬長城窟

典故
相關(guān)人物
曹操(魏武帝)


《三國志》卷一《魏書·武帝紀(jì)》
「冬,作銅雀臺?!鼓铣?#183;裴松之注:《魏武故事》載公十二月己亥令曰:「孤始舉孝廉,年少,自以本非巖穴知名之士,恐為海內(nèi)人之所見凡愚,欲為一郡守,好作政教,以建立名譽(yù),使世士明知之;故在濟(jì)南,始除殘去穢,平心選舉,違迕諸常侍。以為彊豪所忿,恐致家禍,故以病還。去官之后,年紀(jì)尚少,顧視同歲中,年有五十,未名為老,內(nèi)自圖之,從此卻去二十年,待天下清,乃與同歲中始舉者等耳。故以四時歸鄉(xiāng)里,于譙東五十里筑精舍,欲秋夏讀書,冬春射獵,求底下之地,欲以泥水自蔽,絕賓客往來之望,然不能得如意。后徵為都尉,遷典軍校尉,意遂更欲為國家討賊立功,欲望封侯作征西將軍,然后題墓道言『漢故征西將軍曹侯之墓』,此其志也?!?/span>

例句

青春帶文綬,去事魏征西。 韓翃 送戴迪赴鳳翔幕府

典故
魏徵嫵媚
 
我見青山多嫵媚

相關(guān)人物
魏徵


《新唐書》卷九十七〈魏徵列傳〉~3870~
后宴丹霄樓,酒中謂長孫無忌曰:「魏徵、王圭事隱太子、巢刺王時,誠可惡,我能棄怨用才,無羞古人。然徵每諫我不從,我發(fā)言輒不即應(yīng),何哉?」徵曰:「臣以事有不可,故諫,不從輒應(yīng),恐遂行之。」帝曰:「弟即應(yīng),須別陳論,顧不得?」徵曰:「昔舜戒群臣:『爾無面從,退有后言?!蝗裘鎻目?,方別陳論,此乃后言,非稷、?所以事堯、舜也?!沟鄞笮υ唬骸溉搜葬缗e動疏慢,我但見其嫵媚耳!」徵再拜曰:「陛下導(dǎo)臣使言,所以敢然;若不受,臣敢數(shù)批逆鱗哉!」
《冷齋夜話》卷一〈的對〉
東坡曰:世間之物,未有無對者,皆自然生成之象,雖文字之語亦然,但學(xué)者不思耳。如因事當(dāng)時為之語曰:「劉蕡下第,我輩登科」,則其前有:「雍齒且侯,吾屬何患。」太宗曰:「我見魏徵常嫵媚?!梗瑒t德宗乃曰:「人言盧杞是奸邪。」
典故
魏徵直言

相關(guān)人物
魏徵


《新唐書》卷九十七〈魏徵列傳〉~3876~
它日,宴群臣,帝曰:「貞觀以前,從我定天下,間關(guān)草昧,玄齡功也。貞觀之后,納忠諫,正朕違,為國家長利,徵而已。雖古名臣,亦何以加!」……帝后臨朝嘆曰:「以銅為鑒,可正衣冠;以古為鑒,可知興替;以人為鑒,可明得失。朕嘗保此三鑒,內(nèi)防己過。今魏徵逝,一鑒亡矣。朕比使人至其家,得書一紙,始半?,其可識者曰:『天下之事,有善有惡,任善人則國安,用惡人則國弊。公卿之內(nèi),情有愛憎,憎者惟見其惡,愛者止見其善。愛憎之間,所宜詳慎。若愛而知其惡,憎而知其善,去邪勿疑,任賢勿猜,可以興矣?!黄浯舐匀绱?。朕顧思之,恐不免斯過。公卿侍臣可書之于笏,知而必諫也。」
典故
武侯征南

相關(guān)人物
孟獲
 
諸葛亮(字孔明)


《三國志》卷三十五《蜀書·諸葛亮傳》
「三年春,亮率眾南征,其秋悉平?!鼓铣?#183;裴松之注引《漢晉春秋》:「亮至南中,所在戰(zhàn)捷。聞孟獲者,為夷、漢所服,募生致之。既得,使觀于營陳之閒,問曰:『此軍何如?』獲對曰:『向者不知虛實,故敗。今蒙賜觀看營陳,若祇如此,即定易勝耳?!涣列?,縱使更戰(zhàn),七縱七禽,而亮猶遣獲。獲止不去,曰:『公,天威也,南人不復(fù)反矣?!凰熘恋岢?。南中平,皆即其渠率而用之。」

例句

為報南蠻須屏跡,不同蜀將武侯功。 胡曾 草檄答南蠻有詠

《國語辭典》:夢蘭(夢蘭)  拼音:mèng lán
春秋鄭文公妾夢蘭而生穆公。見《左傳。宣公三年》。后因稱婦人有孕為夢蘭。清。宣鼎《夜雨秋燈錄。卷五。癡蘭院主》:「婆子驚詫,翌告于朱之夫人,則正于昨夕生一女公子,夢蘭而誕,彼此互述,始審生女之為素心后身,遂名曰紉蘭?!?/div>
《國語辭典》:燕姞夢蘭(燕姞夢蘭)  拼音:yān jí mèng lán
春秋時代鄭國文公的賤妾燕姞,夢見鄭國先君化為天使賜予蘭花。后得文公寵幸,侍寢而懷孕生穆公。見《左傳。宣公三年》。后遂以燕姞夢蘭比喻受寵或懷孕生子的吉兆。
《國語辭典》:蘭兆(蘭兆)  拼音:lán zhào
生男的預(yù)兆。參見「蘭夢」條。唐。駱賓王艷情代郭氏答盧照鄰〉詩:「離前吉夢成蘭兆,別后啼痕上竹生?!?/div>
《國語辭典》:蘭夢(蘭夢)  拼音:lán mèng
春秋鄭文公妾燕姞,夢天使賜予蘭,已而生子穆公。見《左傳。宣公三年》。后引喻為生男的預(yù)兆。也作「蘭兆」。
分類:征兆
《國語辭典》:蘭夢(蘭夢)  拼音:lán mèng
春秋鄭文公妾燕姞,夢天使賜予蘭,已而生子穆公。見《左傳。宣公三年》。后引喻為生男的預(yù)兆。也作「蘭兆」。
分類:征兆
《漢語大詞典》:望梅
(1).詞牌名。即《解連壞》,雙調(diào),一百零六字,仄韻。此調(diào)創(chuàng)自 柳永 ,以詞有“信有早梅,偏占陽和,及時送香來,望明艷遙知非雪”句,故名“望梅”。后因 周邦彥 詞有“好手能解連環(huán)”句,更名“解連環(huán)”。參閱《詞譜》卷三四。
(2).猶言望梅止渴。 清 納蘭性德 《募建普同塔引》:“然而畫餅奚裨,望梅曷補(bǔ)?!?/div>
《國語辭典》:望梅止渴  拼音:wàng méi zhǐ kě
曹操率兵行軍至途中,士兵乾渴難耐,曹操就騙士兵前有梅林,梅子又酸又甜,誘使士兵流出口水以解渴的故事。典出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假譎》。后比喻用空想來安慰自己。《警世通言。卷三四。王嬌鸞百年長恨》:「鸞拆書看了,雖然不曾定個來期,也當(dāng)畫餅充饑,望梅止渴?!埂冻蹩膛陌阁@奇》卷一五:「卻那里得這銀子來!只好望梅止渴,畫餅充饑。」也作「說梅止渴」、「望梅消渴」。
《漢語大詞典》:梅林止渴
猶言望梅止渴。典出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假譎:“ 魏武 行役,失汲道,軍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饒子,甘酸可以解渴?!孔渎勚?,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北周 庾信 《出自薊北門行》:“梅林能止渴,復(fù)姓可防兵?!?/div>
《國語辭典》:止渴  拼音:zhǐ kě
消除口渴,解渴。如:「白開水最能止渴,含糖飲料則會讓你愈喝愈渴?!埂度龂萘x》第二一回:「術(shù)嫌飯粗,不能下咽,乃命庖人取蜜水止渴?!?/div>
分類:解渴
《漢語大詞典》:渴望梅
據(jù)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假譎載, 魏 軍口喝而艱于行走, 曹操 詭稱前有梅林,士卒聞之,口齒生津,得以前行。后因以“渴望梅”比喻用空想安慰自己。 宋 辛棄疾 《沁園春·和吳子似縣尉》詞:“搔首踟躕,愛而不見,要得詩來渴望梅?!眳⒁姟?望梅止渴 ”。
分類:行走曹操
《國語辭典》:望梅止渴  拼音:wàng méi zhǐ kě
曹操率兵行軍至途中,士兵乾渴難耐,曹操就騙士兵前有梅林,梅子又酸又甜,誘使士兵流出口水以解渴的故事。典出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假譎》。后比喻用空想來安慰自己?!毒劳ㄑ浴>砣?。王嬌鸞百年長恨》:「鸞拆書看了,雖然不曾定個來期,也當(dāng)畫餅充饑,望梅止渴。」《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五:「卻那里得這銀子來!只好望梅止渴,畫餅充饑?!挂沧鳌刚f梅止渴」、「望梅消渴」。
《國語辭典》:說梅止渴(說梅止渴)  拼音:shuō méi zhǐ kě
比喻用空想來安慰自己。參見「望梅止渴」條。宋。李清照 打馬賦:「說梅止渴,稍蘇奔競之心;畫餅充饑,少謝騰驤之志?!?/div>
《漢語大詞典》:魏征西
據(jù)三國志·魏志·武帝紀(jì)“冬,作 銅雀臺 ” 裴松之 注引《魏武故事》載, 曹操 年輕時“欲望封侯作征西將軍”,故以“魏征西”指 曹操 ,亦用以尊稱軍府長官。 唐 韓翃 《送戴迪赴鳳翔幕府》詩:“青春帶文綬,去事 魏 征西?!?/div>
分類:曹操年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