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習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
全部
19
詞典
3
分類詞匯
16
共16,分2頁顯示
1
2
2
下一頁
分類詞匯
陣圖
勢能
字舞
彈力
塑性
詞尾
塑性加工
虎克定律
標準桿
彈性限度
冰前刮雪
彈簧秤
彈性勢能
扭力
可塑性
《國語辭典》:
陣圖(陣圖)
拼音:
zhèn tú
作戰(zhàn)時擺列軍陣的圖?!端问?。卷三六五。岳飛傳》:「澤大奇之,曰:『爾勇智才藝,古良將不能過;然好野戰(zhàn),非萬全計?!灰蚴谝躁噲D。」《三國演義》第四六回:「不看陣圖、不明兵勢,是庸才也?!?/div>
分類:
陣營
軍隊
隊形
作戰(zhàn)
兵力
諸葛亮
部署
形變
八陣圖
圖式
《國語辭典》:
勢能(勢能)
拼音:
shì néng
參見「位能」條。
分類:
所處
位置
彈性
形變
《漢語大詞典》:
字舞
運用隊形變化,組成各種字樣的舞蹈。 唐
段安節(jié)
《
樂府雜錄·舞工
》
:“舞者,樂之容也……古之能者不可勝記,即有健舞、軟舞、字舞、花舞、馬舞?!?唐
王建
《宮詞》
之十七:“每遍舞時分兩向,‘太平萬歲’字當中?!?宋 顧文薦
《負暄雜錄·傀儡子》
:“字舞者,以身亞地布成字也。今慶壽錫燕,排場作‘天下太平’字者是也?!?/div>
分類:
運用
隊形
形變
字樣
舞蹈
《國語辭典》:
彈力(彈力)
拼音:
tán lì
物體受外力作用產(chǎn)生形變時,本身所具有的恢復原狀的力量。如:「彈簧具有很強的彈力。」
分類:
彈力
彈射
彈跳
形變
變時
產(chǎn)生
使物
恢復
復原
原狀
《國語辭典》:
塑性
拼音:
sù xìng
物體受超過其彈性限度的力作用,而造成永久形變且改變原有的彈性參數(shù),這樣的變形叫做塑性變形。
分類:
塑性
超過
彈性
力作
造成
永久
形變
原有
《國語辭典》:
詞尾(詞尾)
拼音:
cí wěi
一種詞綴詞素。從詞的結(jié)構(gòu)來看,一個詞除去詞干后所剩的部分稱為「詞尾」。如「孩子們」的「們」。
分類:
詞尾
附加
后面
形變
詞素
《國語辭典》:
塑性加工
拼音:
sù xìng jiā gōng
利用物體的塑形變性制出各種形狀的成品。相對于切削加工而言。如輥軋、擠制、抽拉、鍛造、板金工作等。
分類:
用物
形變
變性
成品
《國語辭典》:
虎克定律
拼音:
hǔ kè dìng lǜ
彈簧或彈性物體在其彈性限度內(nèi),形變與恢復力成正比。
分類:
彈簧
彈性
形變
恢復
正比
《國語辭典》:
標準桿(標準桿)
拼音:
biāo zhǔn gǎn
高爾夫球比賽時,每洞規(guī)定的標準桿數(shù)視球場的球道長短和地形變化而定。一般而言,超過五百碼的球道訂為五桿,三百碼的訂為三桿。球場的十八洞球道總長約七千三百碼,因此,十八洞的標準桿通常為七十二桿。
分類:
高爾夫球
比賽
規(guī)定
球場
長短
地形
形變
《國語辭典》:
彈性限度(彈性限度)
拼音:
tán xìng xiàn dù
物體受到外力作用時,會產(chǎn)生形變,不致使物體產(chǎn)生永久形變的最大外力,稱為該物體的彈性限度。
分類:
外力
力作
產(chǎn)生
形變
不致
致使
使物
永久
《國語辭典》:
冰前刮雪(冰前刮雪)
拼音:
bīng qián guā xuě
冷上加冷。比喻使原已不大好的情形變得更糟?!度龑毺O(jiān)西洋記通俗演義》第三一回:「正叫做個冰前刮雪,火上澆油,把個張?zhí)鞄煕]奈何,只得撇了青鬃馬,跨上草龍,騰空而起?!?/div>
分類:
上加
已不
不大
大好
情形
形變
《國語辭典》:
彈簧秤(彈簧秤)
拼音:
tán huáng chèng
利用彈簧受力后產(chǎn)生形變的原理,作為測量物體重量的儀器。
分類:
彈簧
產(chǎn)生
形變
原理
測量
體重
重量
儀器
《國語辭典》:
彈性勢能(彈性勢能)
拼音:
tán xìng shì néng
對彈性物體作功后,彈性物體所蓄積之能,稱為「彈性勢能」。如弓被拉開后,即具有彈性勢能,而可將箭推射出去。
分類:
彈性
形變
變時
相互作用
《國語辭典》:
扭力
拼音:
niǔ lì
引擎或馬達運轉(zhuǎn)時所產(chǎn)生的扭轉(zhuǎn)力矩。引擎的扭力越大,汽車起步加速越快。
分類:
物理學
使物
扭轉(zhuǎn)
形變
《國語辭典》:
可塑性
拼音:
kě sù xìng
1.物質(zhì)在外力或高溫、高壓等條件作用下,逐漸產(chǎn)生變化而又不致喪失原有性質(zhì)。如塑料、金屬均具有很高的可塑性。
2.生物體因外在環(huán)境、壓力諸因素的改變,而能隨之作適當調(diào)整,以因應(yīng)變化的特性。亦可指個體具有從環(huán)境中獲得經(jīng)驗或?qū)W習的能力而言。
分類:
可塑性
物質(zhì)
生物
外力
性質(zhì)
高溫
環(huán)境
形變
影響
破裂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