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時望(時望)  拼音:shí wàng
一時的人望?!稌x書。卷七四。列傳?;敢汀罚骸钢x安以時望輔政,為群情所歸?!?/div>
《國語辭典》:時文(時文)  拼音:shí wén
1.八股文的別名。參見「八股文」條。
2.現(xiàn)代通行的文體。
《國語辭典》:趨時(趨時)  拼音:qū shí
1.隨時勢而轉(zhuǎn)移?!痘茨献印T馈罚骸赣碇厱r也,履遺而弗取,冠掛而弗顧,非爭其先也?!?br />2.追求時尚、趕時髦。《文明小史》第二十八回:「愚兄別的不肯趨時,只這吸煙,雖說因病,也要算是趨時的了?!?/div>
《國語辭典》:干時(干時)  拼音:gān shí
求合于時世?!段倪x。曹植。求自試表》:「干時求進(jìn)者,道家之明忌也?!挂沧鳌父墒馈?。
《漢語大詞典》:時輩(時輩)
當(dāng)時有名的人物。后漢書·竇章傳:“ 章 謙虛下士,收進(jìn)時輩,甚得名譽(yù)?!?唐 王維 《休假還舊業(yè)便使》詩:“時輩皆長年,成人舊童子?!?清 唐孫華 《三迭隨庵韻》之一:“百疊紅牋修版謁,嬾隨時輩鬭精神?!?/div>
《漢語大詞典》:時才(時才)
(1).治世的才干。 宋 歐陽修 《薦王安石呂公著札子》:“ 安石 久更吏事,兼有時才?!?宋 王安石 《沖卿席上》詩:“嗟予乏時才,始愿乃丘壑?!?br />(2).指當(dāng)時有才干的人。 宋 吳曾 《能改齋漫錄·記事》二:“吾子皆時才,異日臨事,當(dāng)自知之?!?/div>
《漢語大詞典》:時君(時君)
(1).當(dāng)時或當(dāng)代的君主。 漢 張衡 《四愁詩》序:“﹝ 屈原 ﹞思以道術(shù)相報貽於時君,而懼讒邪,不得以通?!?宋 陳亮 《勉強(qiáng)行道大有功》:“夫淵源正大之理,不於事物而達(dá)之,則 孔 孟 之學(xué)真迂闊矣,非時君不用之罪也。” 明 張綸 《林泉隨筆》:“ 蘇 氏此説雖主為時君用人而言,非正為此書而發(fā)?!?br />(2).龜?shù)膭e名。 晉 葛洪 抱樸子·登涉:“稱時君者,龜也?!?/div>
《國語辭典》:語錄(語錄)  拼音:yǔ lù
言論的實錄或摘錄。佛家祖師說法時,僧徒直接記載問答口語,以白話敘述,不加文飾,稱為「語錄」。后宋代儒者講學(xué),門人弟子所記下的語言筆錄,也稱為「語錄」,如《朱子語錄》。宋。陸游 跋兼山先生易說:「郭立之從程先生游最久,程先生病革,猶與立之有問答語,著于語錄?!?/div>
《漢語大詞典》:時風(fēng)(時風(fēng))
(1).應(yīng)時的風(fēng)。《書·洪范》:“曰謀,時寒若;曰圣,時風(fēng)若。” 晉 陸機(jī) 《遨游出西域》詩:“逝物隨節(jié)改,時風(fēng)肅且熠。”
(2).比喻良好的教化。后漢書·文苑傳上·杜篤:“今國家躬脩道德,吐惠含仁,湛恩沾洽,時風(fēng)顯宣。”
(3).當(dāng)時或當(dāng)代的社會風(fēng)氣。 唐 韋應(yīng)物 《答故人見諭》詩:“時風(fēng)重書札,物情敦貨遺?!?唐 元稹 《送林復(fù)夢赴韋令辟》詩:“野性便荒飲,時風(fēng)忌酒徒?!?清 黃宗羲 《壽張奠夫八十序》:“或謂五年之中,時風(fēng)眾勢,不聞有所鼓動,其故何也?”
《國語辭典》:今文  拼音:jīn wén
漢代經(jīng)學(xué)家指當(dāng)時流行的隸書,稱為「今文」。相對于籀書的「古文」而言。《史記。卷一二一。儒林傳。伏生傳》:「孔氏有《古文尚書》,而安國以今文讀之,因以起其家。」唐。韓愈〈南陽樊紹述墓志銘〉:「表、箋、狀、策……今文贊銘,凡二百九十一篇?!?/div>
《國語辭典》:時會(時會)  拼音:shí huì
1.無常期的會見?!吨芏Y。秋官。大行人》:「時會以發(fā)四方之禁,殷同以施天下之政。」
2.時運(yùn)?!段倪x。班彪。北征賦》:「故時會之變化兮,非天命之靡常?!?/div>
《國語辭典》:提綱(提綱)  拼音:tí gāng
1.舉網(wǎng)。唐。杜甫又觀打魚〉詩:「蒼江魚子清晨集,設(shè)網(wǎng)提綱萬魚急?!?br />2.唐宋委官運(yùn)送貨物及賦稅于京師,稱為「綱」,如茶綱、馬綱、花石綱之類。管領(lǐng)其事稱為「提綱」。唐。方干 送婺州許錄事詩:「曙星沒盡提綱去,暝角吹殘鎖印歸。」
3.提舉內(nèi)容綱要。如:「提綱挈領(lǐng)」。
4.文章或說話內(nèi)容的大要。如:「討論提綱」。
《漢語大詞典》:時議(時議)
當(dāng)時的輿論。 唐 王勃 《別盧主簿序》:“吾儕服其精博,時議稱其典要?!?宋 王安石 《還自河北應(yīng)客》詩:“北人雖異論,時議或非疏?!?span id="zb1tbna" class="book">《明史·外國傳二·安南》:“ 騏 ( 馬騏 )恣虐激變,罪尤重,而 謙 ( 弋謙 )實無罪,皆同論,時議非之?!?/div>
《漢語大詞典》:違時(違時)
(1).謂違背當(dāng)時的形勢或時代的趨勢。國語·魯語上:“動不違時,財不過用?!?span id="yqomogy" class="book">《管子·霸言》:“圣人能輔時,不能違時?!?漢 蔡邕 《陳太丘碑》:“儉約違時,懸車致仕,徵辟交至,遂不屑就?!?宋 胡锜 《代良耜謝表》:“臣敢不戒其趨末,毋或違時?!?br />(2).不合時令。 宋 曾鞏 《亳州謝到任表》:“使天地人神,莫不順序;雨暘寒燠,罔或違時?!?明 劉基 《御柳》詩之一:“御柳青青陰緑池,迎春擢秀不違時?!?br />(3).貽誤時機(jī)。 唐 李復(fù)言 《續(xù)玄怪錄·李衛(wèi)公靖》:“兒子二人未歸。行雨符到,固辭不可,違時見責(zé)??v使報之,亦已晚矣。”
《國語辭典》:時尚(時尚)  拼音:shí shàng
正在流行,被人喜愛的事物。如:「追求時尚,可掌握時代脈動,但也不可過于盲從?!?/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