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招權(quán)(招權(quán))
(1).攬權(quán);弄權(quán)。《漢書·刑法志》:“今不正其本,而置廷平以理其末也,政衰聽怠,則廷平將招權(quán)而為亂首矣?!?顏師古 注引 孟康 曰:“招,求也,招致權(quán)著己也?!?宋 張世南 游宦紀聞卷六:“ 秦會之 當(dāng)軸時,幾務(wù)之微瑣者皆欲預(yù)聞,此招權(quán)之常態(tài)。” 明 葉子奇 草木子·克儉:“憲使招權(quán),非得數(shù)千緡,不與行遣?!?br />(2).謂求附權(quán)貴而倚仗其勢。史記·季布欒布列傳:“ 楚 人 曹丘生 ,辯士,數(shù)招權(quán)顧金錢。” 裴駰 集解引 孟康 曰:“招,求也。以金錢事權(quán)貴,而求得其形勢以自炫燿也?!?span id="2zgcu5c" class="book">《漢書·季布傳》引此文, 顏師古 注:“言招求貴人威權(quán),因以請託,故得他人顧金錢也。”
《漢語大詞典》:弄機(弄機)
(1).猶弄權(quán)。三國志·魏志·蔣濟傳:“三官任一臣,非 周公旦 之忠,又非 管夷吾 之公,則有弄機敗官之敝?!?br />(2).古謂弄機杼,即織布。 南朝 陳 徐陵 《詠織婦》:“弄機行掩淚,彌令織素遲?!?/div>
《國語辭典》:奸臣  拼音:jiān chén
奸詐陰險的臣子。《水滸傳》第六四回:「朝廷不明,縱容奸臣當(dāng)?shù)?,讒佞專?quán)?!挂沧鳌讣槌肌埂?/div>
《國語辭典》:奸臣(姦臣)  拼音:jiān chén
奸詐陰險的臣子?!豆茏?。七臣七主》:「官無邪吏,朝無奸臣?!埂段倪x。曹囧。六代論》:「委天下之重于凡夫之手,托廢立之命于奸臣之口?!挂沧鳌讣槌肌?。
《漢語大詞典》:權(quán)奸(權(quán)姦)
亦作“ 權(quán)姦 ”。 指弄權(quán)作惡的奸臣。 宋 周密 齊東野語·誅韓本末:“且吾自誅權(quán)姦耳,而函首以遺之。” 明 李贄 《關(guān)王告文》:“蓋公以正大之氣壓狐媚之孤,雖不逆料其詐,而呼風(fēng)震霆,猶足破權(quán)奸之黨?!?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故三·結(jié)銜:“古來權(quán)奸,如出一轍。” 劉大杰 《中國文學(xué)發(fā)展史》第二冊第一章二:“﹝ 唐玄宗 ﹞并且用人唯親,把政權(quán)交給 李林甫 、 楊國忠 一類權(quán)奸?!?/div>
《漢語大詞典》:威惠
(1).猶威福。謂持勢弄權(quán)。后漢書·南匈奴傳論:“而 竇憲 矜三捷之効,忽經(jīng)世之規(guī),狼戾不端,專行威惠?!眳⒁姟?威福 ”。
(2).猶威恩。聲威和恩澤。三國志·魏志·王基傳:“為政清嚴有威惠。”資治通鑒·唐高祖武德元年:“今 隋 室無主,海內(nèi)鼎沸,以公威惠,號令 嶺 表?!?span id="fw7wbez" class="book">《明史·把匝剌瓦爾密傳》:“ 順帝 之世,天下多故, 云南 僻遠,王撫治有威惠。”
《國語辭典》:威?! ?span id="mhc97j7" class='label'>拼音:wēi fú
1.刑賞。語本《書經(jīng)。洪范》:「惟辟作福,惟辟作威?!?br />2.作威作福?!段倪x。吳質(zhì)。在元城與魏太子箋》:「下無威福之吏,邑?zé)o豪俠之杰?!埂度龂萘x》第四回:「董卓為相國,贊拜不名,入朝不趨,劍履上殿,威福莫比?!?/div>
《國語辭典》:躡足(躡足)  拼音:niè zú
1.踩別人的腳,或以此表示有所示意。如:「躡足附耳」。
2.以腳尖著地,輕輕的走。如:「他躡足而過,深恐吵醒了熟睡的爺爺。」
3.參與其中。《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躡足行伍之閒,而倔起什伯之中?!?/div>
《國語辭典》:奸賊(奸賊)  拼音:jiān zéi
危害國家或團體的人?!毒劳ㄑ?。卷四。拗相公飲恨半山堂》:「若見此奸賊,必手刃其頭,刳其心肝而食之?!?/div>
《漢語大詞典》:奸相(姦相)
亦作“奸相”。
(1).指弄權(quán)誤國的宰相。古今小說·沈小霞相會出師表:“ 沈鍊 教把稻草扎成三個偶人,用布包裹,一寫‘ 唐 奸相 李林甫 ’,一寫‘ 宋 奸相 秦檜 ’,一寫‘ 明 奸相 嚴嵩 ’,把那三個偶人做個射鵠。” 清 黃鷟來 《詠史》之一:“圣君戴奸相,頭風(fēng)愈狂狙。” 范文瀾 蔡美彪 等《中國通史》第三編第二章第二節(jié):“昏君 唐玄宗 、奸相 楊國忠 開 潼關(guān) 讓 安祿山 入 西京 。”
(2).指陰險狡詐的相貌。
《漢語大詞典》:市權(quán)(市權(quán))
謂弄權(quán),攬權(quán)。新唐書·奸臣傳上·李林甫:“ 林甫 居相位凡十九年,固寵市權(quán),蔽欺天子耳目,諫官皆持祿養(yǎng)資,無敢正言者?!?span id="wjmw2el" class="book">《明史·黃道周傳》:“陛下欲剔弊防奸,懲一警百,諸臣用之以借題修隙,斂怨市權(quán)?!?/div>
《漢語大詞典》:逆閹(逆閹)
亦作“ 逆奄 ”。 舊指弄權(quán)作惡的宦官。 清 方苞 《書〈涇陽王僉事家傳〉后》:“其所遇乃憂勤恭儉之君,親見其困於逆閹。” 清 方苞 《左忠毅公逸事》:“﹝公下獄,﹞ 史 ( 史可法 )朝夕獄門外,逆閹防伺甚嚴,雖家僕不得近?!?清 江藩 《漢學(xué)師承記·黃宗羲》:“ 思宗 即位,攜鐵錐草疏入京訟寃,至則逆奄已死。”
《漢語大詞典》:逆珰(逆璫)
舊指弄權(quán)作奸的宦官。明史·倪元璐傳:“總之東林之取憎於逆璫獨深,其得禍獨酷。” 清 歸莊 《工部尚書陳公行狀》:“近乃有蔑君父而事逆璫,建祠祝釐,稱神頌圣?!?/div>
《國語辭典》:政客  拼音:zhèng kè
1.以政治活動為專業(yè),缺乏政治理想,但求個人利益,不擇手段的政治人物。
2.積極從事政治活動,以從政為專業(yè)的人。為英語politician的意譯。
《漢語大詞典》:逞權(quán)(逞權(quán))
謂官吏任意弄權(quán)。 清 歐陽巨源 《〈官場現(xiàn)形記〉序》:“當(dāng)其修垣轅、治供具之時,即胥吏舞文匿案而逞權(quán)之時也?!?/div>
《漢語大詞典》:私朝
(1).謂大夫自家治事之朝。禮記·玉藻:“將適公所,宿齋戒……既服,習(xí)容,觀玉聲,乃出,揖私朝,煇如也,登車則有光矣。” 孔穎達 疏:“私朝,大夫自家之朝也。煇,光儀也。大夫行出至己之私朝,揖其屬臣煇如也。” 清 夏炘 學(xué)禮管釋·釋外有九室卿朝焉:“此朝即羣臣治事之朝,仍屬於公,不屬於私,其家之私朝則未入君朝前已先視之,亦揖而退,不及議事如人君之治朝?!?br />(2).謂人臣以朝廷為私有而弄權(quán)專政。韓非子·愛臣:“故人臣處國無私朝,居軍無私交,其府庫不得私貸於家?!?/div>
《漢語大詞典》:鬻權(quán)(鬻權(quán))
謂弄權(quán)以謀利。《商君書·修權(quán)》:“夫廢法度而好私議,則姦臣鬻權(quán)以約祿,秩官之吏,隱下而漁民?!?/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