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建地  拼音:jiàn dì
建筑用地。如:「附近的稻田最近改為建地,以后再也看不到隨風起伏的稻浪了?!?/div>
《漢語大詞典》:轉(zhuǎn)輪藏(轉(zhuǎn)輪藏)
佛教語。能旋轉(zhuǎn)的藏置佛經(jīng)的塔形木結(jié)構(gòu)建筑,下大上小,依次為藏座、藏身和天宮樓閣,繪有佛像、圖案等。通高十米左右,多為八角形,分若干層次,可左右旋轉(zhuǎn)。 唐 圓仁 《入唐求法巡禮行記》卷三:“窟戶樓上有轉(zhuǎn)輪藏,六角造之,見於窟記。” 宋 洪邁 《夷堅甲志·曹氏入冥》:“汝為吾轉(zhuǎn)輪藏已盡用了。”
《國語辭典》:烽火臺(烽火臺)  拼音:fēng huǒ tái
古代用來點燃煙火以示警的建筑物。《三國演義》第七三回:「選高阜處置一烽火臺,每臺用五十軍守之?!?/div>
《國語辭典》:抄手  拼音:chāo shǒu
1.兩臂交叉于胸前。表示施禮?!端疂G傳》第三回:「酒保抄手道:『官人要甚東西,分付賣來?!弧?br />2.四川方言。一種面食。用面粉做成薄皮,內(nèi)包肉餡,煮熟后即可食用。也稱為「餛飩」。
《漢語大詞典》:木柱
一根四方的木材,立放以支持建筑構(gòu)件(如墻身或大梁),尤指在樓角
滾木球場的球柱;尤指已打倒的球柱
《漢語大詞典》:檐翼
古式建筑的飛檐。 元 劉詵 《追和白樂天三月三十日作》:“池痕亂微雨,檐翼語殘日?!?/div>
分類:建筑飛檐
《漢語大詞典》:營飾(營飾)
建筑裝璜。 清 薛福成 《出使四國日記·光緒十七年二月初五》:“今觀此堂,碝磩高甍,層構(gòu)巍然,頗極營飾之美?!?/div>
分類:建筑
《漢語大詞典》:仙構(gòu)(仙構(gòu))
指道觀建筑。 唐 王勃 《乾元殿頌序》:“授鳳書而稽碧落,仙構(gòu)罕存;按龜籙而質(zhì)黃圖,金模間起?!?/div>
分類:道觀建筑
《國語辭典》:廡殿(廡殿)  拼音:wǔ diàn
一種中國傳統(tǒng)建筑的屋頂形式。沿中軸形成前后左右四面斜坡,為屋頂建筑式樣中的最高等級,僅宮殿及寺廟得以使用。
《國語辭典》:須彌座(須彌座)  拼音:xū mí zuò
佛教用語。指佛座。唐。王勃梓州飛烏縣白鶴寺碑〉:「俯會眾心,競起須彌之座?!?/div>
《漢語大詞典》:霄閣(霄閣)
封建王朝為表彰功臣而建筑的高閣,繪有功臣圖像。也稱凌云閣、凌煙閣。 晉 陸云 《牛責季友文》:“陳讜言於洪范,圖遺形於霄閣。”
《國語辭典》:工地  拼音:gōng dì
進行建筑、生產(chǎn)、開發(fā)等工程事務的地方。如:「基于工安考量,進入工地必須戴安全帽。」
《國語辭典》:梁架  拼音:liáng jià
一種傳統(tǒng)建筑的骨架。通常在柱間上面部分以矮柱和梁重疊構(gòu)成,用來支撐屋面的長條形木。如:「這棟破木屋經(jīng)過風吹雨打后,只有梁架尚稱完好?!?/div>
《漢語大詞典》:燕榭
供人游宴的臺榭。榭,建筑在臺上的高屋。 宋 范成大 《次韻甄云卿晚登浮丘亭》:“賓筵舊壓三千客,燕榭新高十二城?!?/div>
《國語辭典》:小式  拼音:xiǎo shì
沒有斗栱或不帶紀念性的建筑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