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古色古香  拼音:gǔ sè gǔ xiāng
形容年代久遠(yuǎn),具有古雅色彩的書畫、器物、建筑、藝術(shù)品等。如:「博物館里收藏許多古色古香的藝術(shù)品?!?/div>
《國語辭典》:高樓大廈(高樓大廈)  拼音:gāo lóu dà xià
高大堂皇的建筑物。元。無名氏《九世同居》第一折:「親戚同高樓大廈,朋友共肥馬輕車?!埂冻蹩膛陌阁@奇》卷二二:「原來都弄做了瓦礫之場,至高樓大廈,一間也不見了?!挂沧鳌父咛么髲B」。
《漢語大詞典》:高層建筑
超過一定高度和層樓的多層建筑。在中國指超過十層的住宅建筑和超過24米高的其他民用建筑。1972年國際高層建筑會議將高層建筑分為四類:(1)九至十六層(最高50米);(2)十七至二十五層(最高75米);(3)二十六至四十層(最高100米);(4)四十層以上(高于100米)。
《漢語大詞典》:槅門
舊式建筑中的一種比較講究的門,上部做成窗欞,糊紙或裝玻璃,對開或中間對開、兩邊單開。
《漢語大詞典》:動遷(動遷)
因原建筑拆除而搬遷。《文匯報》1984.10.27:“ 南市區(qū) 西凌家宅 從今天開始動遷,近二千八百戶居民將向棚屋告別?!?span id="x8lmsfe" class="book">《新民晚報》1984.11.19:“有關(guān)部門要建造一個黨史資料館,于是在淮海電影院對面這塊地方動遷了近三百戶居民,一家商店,一所中學(xué),一個劇團(tuán)?!?/div>
《國語辭典》:動遷戶(動遷戶)  拼音:dòng qiān hù
指因建筑物被拆除后的搬遷戶。
《國語辭典》:風(fēng)火墻(風(fēng)火牆)  拼音:fēng huǒ qiáng
防火墻。屋舍的外墻。元。湯式〈哨遍。圣遍飛龍當(dāng)日套。七煞〉:「瓦礫披刬蕩的平,風(fēng)火墻壘砌得疾?!?/div>
《漢語大詞典》:法隆寺
日本現(xiàn)存最古的完整木結(jié)構(gòu)建筑。在奈良縣。建于公元607年。由東西兩院組成。西院由金堂(佛殿)、五重塔、大講堂和鐘樓等組成;東院由觀音殿、回廊、舍利殿、繪殿和傳法堂等組成。其布局、結(jié)構(gòu)、形式受中國南北朝建筑風(fēng)格的影響。
《漢語大詞典》:灰漿(灰漿)
(1).石灰、水泥或青灰等加水?dāng)嚢瓒傻臐{,用來粉刷墻壁。
(2).即砂漿。建筑上砌磚石用的粘結(jié)物質(zhì)。
《漢語大詞典》:鴻圖華構(gòu)(鴻圖華構(gòu))
宏大華美的建筑景觀。 明 張居正 《宮殿紀(jì)》:“ 高皇帝 定鼎 金陵 , 文皇帝 建都 燕 薊 ,我皇上龍飛 襄 郢 ,三大都在寰宇間,皆據(jù)百二之雄勝,萃岳瀆之靈秀。鴻圖華構(gòu),鼎峙於南北?!?/div>
《漢語大詞典》:滑冰場(滑冰場)
人工建筑的滑冰場所。在平坦地面上澆水,使結(jié)成光滑的冰面。亦指以水泥作地面,供穿滑輪冰鞋滑行的旱冰場。 葉圣陶 《登雁塔》:“單知其中有個運(yùn)動場,面積七百多畝,有田徑賽場,各種球場,風(fēng)雨操場,滑冰場。”
《國語辭典》:華屋山丘(華屋山丘)  拼音:huá wū shān qiū
華屋,指人生時所住的華美屋宇;山丘,指人死后埋葬的隆起土堆。語本三國魏。曹植箜篌引〉:「生存華屋處,零落歸山丘。」后引申為壯麗的建筑化為土丘,比喻興亡盛衰的迅速。
《漢語大詞典》:基坑
建筑工地在打地基或進(jìn)行地下施工時挖掘的槽或坑。也稱“基槽”
《漢語大詞典》:觀眾席
公用建筑(如劇院)中指定供觀眾用的部分;旁聽席。指旁觀者和旁聽者集合的地方
建筑中劃作觀眾坐位的部分
《漢語大詞典》:宏玩
大型的玩賞之物。指園林、建筑等。隋書·食貨志:“ 煬皇 嗣守鴻基,國家殷富,雅愛宏玩,肆情方騁,初造 東都 ,窮諸巨麗。”